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英定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血吸虫
  • 5篇日本血吸虫
  • 5篇吸虫
  • 3篇钉螺
  • 3篇湖北钉螺
  • 2篇多态
  • 2篇野外
  • 2篇饲养
  • 2篇传代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胚胎
  • 1篇胚胎抗原
  • 1篇未成熟
  • 1篇未成熟虫卵
  • 1篇未成熟卵
  • 1篇毛蚴
  • 1篇免疫血清
  • 1篇抗原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夏英定
  • 4篇汪世平
  • 3篇李庆华
  • 2篇冯其梅
  • 2篇周云飞
  • 2篇张树菊
  • 2篇吴平
  • 2篇高冬梅
  • 1篇刘雪琴
  • 1篇田智
  • 1篇温志立
  • 1篇尹铁球
  • 1篇吴昌义
  • 1篇徐绍锐
  • 1篇陈秀春
  • 1篇李娟

传媒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湖北钉螺人工感染、室内传代与模拟野外饲养的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人工方法将湖北钉螺制备成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确定钉螺感染的最佳条件,建立钉螺人工感染传代的室内株,为研究其感染活性、遗传变异和疫苗等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尼龙绢筛集卵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常规法孵化毛蚴。将钉螺与毛蚴按不同比例进行感染,感染方式分为个体感染和集体感染。个体感染随机分6组(Ⅰ~Ⅵ组),每组200只钉螺,每只钉螺置单孔内分别感染,钉螺感染毛蚴比例分别为1:0,1:5,1:10,1:15,1:20,1:25;集体感染随机分6组(Ⅶ~Ⅻ组),每组200只钉螺,按组别集中感染,Ⅶ~Ⅻ组钉螺感染毛蚴比例分别同Ⅰ~Ⅵ组。然后对每组钉螺的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量进行比较,确定最佳感染方法和比例。以第1代人工感染性钉螺逸出的尾蚴感染实验动物,获取成熟虫卵并孵化毛蚴,然后采用个体感染方式,以1:15的比例继续感染钉螺,获得第2代人工感染性钉螺。比较第1代与第2代人工感染性钉螺的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数。通过动物感染实验,比较人工第1代、第2代感染性钉螺与自然感染性钉螺日本血吸虫成虫发育率、每克粪卵数(fecaleggspergram,FEPG)及每克肝卵数(livereggspergram,LEPG)。结果:个体感染Ⅰ~Ⅵ组的钉螺感染数分别为0±0,22.7±4.2,31.7±4.5,53.0±5.3,39.3±5.9,32.7±4.7;钉螺死亡数分别为21.7±3.1,25.0±3.6,31.3±4.9,44.7±6.5,78.3±9.5,89.7±13.6;钉螺平均逸蚴量为0±0,308.0±96.6,428.1±146.2,527.0±171.1,571.4±148.9,602.9±356.3。集体感染Ⅶ~Ⅻ组,钉螺感染数分别为0±0,12.3±2.5,18.7±4.7,28.3±4.2,33.3±4.7,29.3±5.5;钉螺死亡数分别为22.7±3.8,23.7±4.5,28.3±5.5,47.0±9.5,75.7±8.5,86.3±12.2;钉螺平均逸蚴量为0±0,244.5±57.3,292.3±74.8,347.1±100.8,477.2±142.1,447.3±161.4。用人工制备的第1代感染性钉螺对血吸虫进行人工传代研究,成功获得了人工第2代感染性钉螺,感染率为24.65%,钉螺死亡�
夏英定汪世平刘雪琴高冬梅李庆华吴平陈秀春冯其梅周云飞张树菊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毛蚴传代
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人工传代及线粒体atp6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1.采用人工方法建立钉螺室内外生存的条件,获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湖北钉螺,以实现日本血吸虫的室内传代与保种。   2.研究湖南省日本血吸虫不同地域自然隔离群线粒体ATP合成酶FO亚单位6(atp6)基因部分...
夏英定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
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免疫血清抗卵胚反应的观察
2009年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免疫血清在抗卵胚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途径免疫新西兰家兔的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兔血清,通过免疫酶染色定位观察免疫血清与未成熟卵胚的反应。结果证明未成熟卵免疫血清能特异地识别虫卵早期胚胎抗原,与未成熟虫卵卵胚出现较强的免疫反应。结论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免疫产生的抗卵胚作用与未成熟虫卵胚胎抗原所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有关。
李庆华汪世平高冬梅夏英定徐绍锐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免疫血清SCHISTOSOMA未成熟虫卵胚胎抗原
湖北钉螺人工感染、室内传代与模拟野外饲养的初步观察
目的通过人工方法制备感染性钉螺,确定感染时钉螺与毛蚴的最佳比例,并进行传代观察其活性变化,以研究人工感染钉螺的可行性。方法用尼龙绢筛集卵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在适当的条件下孵化毛蚴。将钉螺与毛蚴按不同比例进行感染,感...
夏英定汪世平吴平温志立李庆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文献传递
湖南省日本血吸虫线粒体atp6基因部分序列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湖南省日本血吸虫不同地域自然隔离群线粒体ATP合成酶F0亚单位6基因(atp6)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为湖南不同地域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的遗传特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试剂盒抽提基因组总DNA,以特异性引物对线粒体atp6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筛选出差异带型并进行测序,用DNAStar 5.0及Mega 4.0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湖南省5个流行区的日本血吸虫PCR扩增后获得了483 bpatp6部分序列,检测出17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3.52%,雌雄虫之间的差异为0.0%~1.3%,不同地理来源虫株间的差异率为0.0%~1.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湖南不同地域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的种系发育不能按照其来源归为相应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论湖南不同地域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的atp6基因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是否由于生存环境的选择压力造成了同一地理来源日本血吸虫个体之间atp6基因的遗传差异,其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夏英定汪世平李娟吴昌义田智尹铁球周云飞张树菊冯其梅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PCR-SSC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