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路路

作品数:53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专利
  • 1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聚氨酯
  • 12篇水性
  • 12篇水性聚氨酯
  • 12篇纳米
  • 11篇润滑
  • 11篇渗透汽化
  • 11篇改性
  • 7篇乳液
  • 7篇润滑剂
  • 7篇聚氨酯乳液
  • 6篇合金
  • 5篇水性聚氨酯乳...
  • 5篇减摩
  • 5篇硅氧烷
  • 5篇硅氧烷改性
  • 5篇
  • 4篇有机硅
  • 4篇有机硅氧烷
  • 4篇渗透汽化分离
  • 4篇涂料

机构

  • 53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淮南师范学院

作者

  • 53篇姚路路
  • 27篇崔鹏
  • 22篇徐玉福
  • 8篇胡献国
  • 6篇吴翠明
  • 6篇叶辉
  • 5篇魏凤玉
  • 4篇尤涛
  • 4篇何兵
  • 4篇田明
  • 4篇刘雪霆
  • 4篇张先龙
  • 3篇陈亚中
  • 3篇靳庆华
  • 3篇朱昊
  • 3篇宋影
  • 2篇路绪旺
  • 2篇窦焰
  • 2篇杨则恒
  • 2篇吴昊

传媒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聚氨酯工业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第七届全国膜...
  • 1篇第五届全国化...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剂均相法合成芳香族水性聚氨酯乳液
2006年
探讨了用溶剂均相法合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方法,并在反应速率、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等方面与常用的本体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溶剂均相法合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反应速率比本体法的反应速率慢,需在反应体系中加入0.1%的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胺复合催化剂加以改进。改进后的溶剂均相法反应重现性好,对环境的敏感度低。实验结果还表明,用二乙烯三胺代替乙二胺扩链,材料的拉伸强度和耐水性均有改善。
姚路路吕建平刘文宏崔鹏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复合催化剂耐水性
苯酐聚酯型水性聚氨酯渗透汽化膜制备及性能被引量:2
2017年
以聚邻苯二甲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56)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4-丁二醇(BDO)和乙二胺(EDA)为硬段,合成了系列软段中含有苯环结构的苯酐聚酯型水性聚氨酯(WPU)膜.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对膜进行了表征.对于苯/环己烷混合液(质量比50/50,50℃),测定膜的吸附分离性能和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并与软段不含苯环的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A-2000)的脂肪族聚酯型水性聚氨酯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含有苯环结构的PH-56为软段的膜比PHA-2000为软段的膜热稳定性和分离性能更好;软段为PH-56的膜在环己烷中几乎不溶胀,且当膜结构中软段质量分数从55.0%增加到73.6%时,渗透汽化分离因子从6.90缓慢减小为4.91,而通量从6.91kg·μm/(m^2·h)明显增加到23.8kg·μm/(m^2·h).
陈亚中朱昊姚路路叶辉崔鹏
关键词:苯酐聚酯多元醇渗透汽化溶胀度
有机硅氧烷改性WPU/PVA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氧烷改性WPU/PVA膜的制备方法,首先以二异氰酸酯、低聚物二元醇、小分子多元醇和含羧基的小分子二元醇为聚合单体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用有机硅氧烷改性聚氨酯预聚体后经季铵化反应和多元胺扩链得到有机硅氧烷...
吴翠明姚路路崔鹏顾晶晶
水性聚氨酯膜渗透蒸发分离苯/环己烷的条件及过程被引量:4
2016年
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2000)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膜,并对苯/环己烷混合液渗透蒸发性能进行测试,讨论了苯/环己烷混合体系的渗透蒸发分离过程特点。结果表明,当膜厚度增大时,分离因子提高而渗透通量随之下降,这个变化趋势在膜较薄时很明显,达到一定厚度后则变化比较平缓;膜下游侧真空度提高会同时提高膜的分离因子和通量;增大料液中苯的浓度,提高料液温度会提高通量并降低分离因子。液体被分离组分在渗透蒸发膜中经历了吸附溶胀—膜内汽化—气体扩散的质量传递过程,"干区"对分离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姚路路叶辉宋影崔鹏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渗透蒸发
钛合金表面化学镀耐磨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表面化学镀耐磨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了碱洗、酸洗、微粒改性、化学镀、后处理等几个步骤。所制备的涂层均匀致密、耐磨性好,能显著提高钛合金耐磨性能;耐磨颗粒在涂层中的分散性好,涂层与基体结合力强;制备...
徐玉福罗志恒尤涛姚路路曹海邻
文献传递
水性聚氨酯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分离苯/环己烷被引量:7
2015年
以低聚物多元醇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硬段,合成脂肪族或芳香族水性聚氨酯(WPU)膜;对温度为50℃,质量分数为50%苯/环己烷混合溶液进行渗透汽化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芳香族WPU膜的分离效果优于脂肪族WPU膜,但渗透性能略差;采用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作为软段合成的WPU膜的分离和渗透效果均较为理想;对于PBA基WPU膜,软段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离因子越小,渗透通量越大;软段PBA-2000含量从51.6%增加到65.1%,硬段为IPDI的WPU膜的分离因子由4.91减小到4.64,渗透通量由0.28kg/(m^2·h)增加到0.45 kg/(m^2·h)。硬段为TDI的WPU膜的分离因子由6.11减小到5.33,渗透通量由0.095 kg/(m^2·h)增加到0.42 kg/(m^2·h)。
宋影姚路路王泽叶辉崔鹏
关键词:渗透汽化
一种双层结构的生物质表面交联型保水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结构的生物质表面交联型保水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水缓释肥的内层为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与脲醛或改性的脲醛线性树脂聚合形成半互穿网络型的高保水性、缓释性肥料,外层采用表面交联技术包覆生物质材料,达到了保水缓...
窦焰胡颖兰崔鹏姚路路
生物可降解环保型线切割乳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环保型线切割乳化液及其制备方法,乳化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去离子水60‑80份,三乙醇胺油酸皂5‑12份,胶体石墨粉0.001‑0.02份,生物柴油0.2‑8份,吐温60乳化剂0.05‑2...
徐玉福刘志超姚路路尤涛胡献国
文献传递
GPTMS改性PBA基水性聚氨酯膜的制备
本文通过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自制的PBA基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以制备渗透汽化膜。制备过程是将水性聚氨酯链段上一定比例的羧基—COOH和GPTMS端环氧基团开环缩合,制备杂化水性聚氨酯膜。
姚路路王立元艾新宇崔鹏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渗透汽化通量
渗透汽化分离苯/环己烷条件及过程的研究
本研究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2000)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膜,以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膜的结构进行表征,结合溶胀吸附性能和渗透汽化结果,讨论了苯/环己烷混合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
姚路路叶辉宋影崔鹏
关键词:渗透汽化传质过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