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敏
- 作品数:19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草原文化的绿色之思及其符号表征——蒙古族题材电影的生态思想与镜像符号研究
- <正>生态思想倡导天人和谐,生态文化呼唤天人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是生态文艺(文化)中最根本的内涵,是生态批评反复探寻和积极倡导的①。而在电影理论方面,意大利电影符号学理论家...
- 孙书敏邬冬娅
- 文献传递
- 北大文研班与新中国早期文学理论话语建构——以蒋孔阳《文学的基本知识》为中心被引量:1
- 2015年
- 新中国早期文学理论话语建构经历三个阶段:自上而下对文学理论话语内容的选择;国家通过知识分子思想引导和改造,在精英阶层完成理论内容的初步接受,进而完成外国文学理论的初步中国化;由知识分子撰写基础读物,将经过筛选的文学理论话语内容传播到全国。由此,苏联的季靡菲耶夫文学理论成为新中国文学理论的主流话语。作为此接受过程的历史遗留物,蒋孔阳的《文学的基本知识》很好地完成了新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建构和传播任务,但其同时与新理论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作了不遗余力地斗争,其独立精神值得赞赏。
- 孙书敏
- 关键词:文学理论话语建构
- 消失与再造:当代城市文化的游牧思想
- 2014年
- 全球性城市化进程中游牧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渐消失,但游牧思想作为"前现代"象征和"后现代"思想模式顽强地生长在城市文化中;它的生成折射了城市与游牧在空间范畴的矛盾性共生关系,并决定了镶嵌性、商业性和混杂性成为其存在的形态特征;它在本质上是全球化背景下游牧社会民族认同不断强化所形成的文化再生产,但它并非被动地臣服于工业经济法则,而是拥有内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并在城市规划、日常生活和文学艺术领域发挥着独特的调适性作用。
- 丁琪孙书敏
- 关键词:城市文化同构性文化再造民族认同
- 蒙古族题材故事影片中的“草原”符号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蒙古族认为大地是万物之母,也是保护子女、五畜、五谷的女神。所以把大地称为额和德勒黑,意为大地母亲。蒙古人把大地作为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来崇拜,这与他们依赖自然草原生活有密切联系,草原不仅造就马背民族的生命,而且赋予了马背民族的独特品格。草原是母亲,孕育着强大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意识。蒙古族人对草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草原儿女保卫着他们的家园,并且先于其他民族掌握了一种生态理念。在工业文明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蒙古族题材故事影片将草原精神及生态观以电影符号的形式淋漓尽致展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 孙书敏
- 关键词:故事影片草原题材超自然力量情感意识生命意识
- 理论旅行与效果历史: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的当代意义
- 从效果历史所显示的当代意义来看,作为文化文本的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具有三重视域融合效果.首先,《德国古典美学》传达出西方古典美学发展的高峰——德国古典美学在当代中国毛泽东时代的历史存活中的理解和表达,形成了《德国古典美...
- 孙书敏
- 关键词:文化内涵
- 文献传递
- 理论旅行与效果历史: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的当代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从效果历史所显示的当代意义来看,作为文化文本的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具有三重视域融合效果。首先,《德国古典美学》传达出作为西方古典美学发展高峰的德国古典美学在毛泽东时代历史存活中的理解和表达,形成了《德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效果历史视域。同时它也传达出蒋孔阳修改、出版此书时改革开放初期视域对当时历史的理解,构成了效果历史的第二个视域。第三个视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德国古典美学》作为思想理论资源参与当代美学理论建构以彰显其与当代历史文化对话的可能。多维历史视域叠加共同构成了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文本的历史事实及其理解的历史,其效果历史呈现出复杂的当代意义及其贡献,也部分地呈现出西方文化的理论旅行在中国学者的接受和阐释中参与架构中国当代精神的过程。
- 孙书敏
- 关键词:效果历史理论旅行
- 蒋孔阳、北京大学文艺理论研究班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转型
- 内容蒋孔阳早期的《文学的基本知识》参与架构了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又在其内部发生了裂变,生长着下一个时代的历史问题。这部著作是建国以来苏联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建构的典范著作,同时又在当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孙书敏
- 当代蒙古族物质文化空间与民族精神
- 蒙古族聚居区的区域空间内首先存在着草原物质文化空间.比较典型的草原上,仍然坚守着原始时代的游牧生活,保持和创造着草原上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活动.以勒勒车、马、蒙族包、火种、牛羊圈等作为主要物质文化载体的生活,仍然以一...
- 孙书敏
- 关键词:蒙古族物质文化民族精神
-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动物崇拜与文化想象——以狼、马为例
- <正>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任何生命体于蒙古族而言都是可与之相依为命的伙伴。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更是造就了蒙古族人崇拜动物生命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深入到社会文化领域,反映到社会意识范畴,进而形成了图腾崇拜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
- 孙书敏聂晨曦
- 文献传递
- 周作人女性观研究中的相似因果性和单线因果性
- 2011年
- 对周作人女性观的研究中,存在着相似因果性和单线因果性的典型范式。它们并非材料上或逻辑上的错误,而是与因果诠释图式上的目的性、同质性、非整体性等具有紧密的表征关联。审视周作人女性观研究的方法论,有助于辨析一些较为普遍认可的学术神话,更好地还原周作人女性观的本质观念。
- 孙书敏徐翔
- 关键词:女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