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俊

作品数:10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植被
  • 2篇地表
  • 2篇地表温度
  • 2篇植被恢复
  • 2篇沙化土
  • 2篇生态
  • 2篇太湖
  • 2篇太湖流域
  • 2篇流域
  • 2篇湖流
  • 2篇环境一号
  • 2篇环境一号卫星
  • 2篇降水
  • 2篇风沙化
  • 2篇风沙化土地
  • 1篇单窗算法
  • 1篇地区生态
  • 1篇多目标规划
  • 1篇新建铁路
  • 1篇演替

机构

  • 10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南京市国土资...
  • 1篇江苏省水文水...

作者

  • 10篇孙俊
  • 8篇沈渭寿
  • 7篇李海东
  • 7篇孙明
  • 4篇张慧
  • 2篇王桥
  • 2篇林乃峰
  • 2篇邹长新
  • 2篇赵卫
  • 1篇杨兆平
  • 1篇袁磊
  • 1篇江峰琴
  • 1篇纪迪
  • 1篇佘光辉
  • 1篇程建敏
  • 1篇张涛

传媒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环境一号卫星热红外通道反演太湖流域地表温度的3种方法比较被引量:14
2011年
利用太湖流域2010年3月26日过境的1景环境一号卫星热红外数据(轨道号为451/77),根据同步modis数据反演大气水汽含量参数,分别利用覃志豪单窗算法、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基于影像的Artis反演算法反演太湖流域地表温度,通过与同期的MOD11_L2级modis温度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探寻适合于环境卫星热红外通道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以达到对环境一号卫星热红外数据定量化应用示范的目的。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算法,普适性单通道算法精度较高,与modis温度产品温差较小,为+1.23 K,而环境一号卫星过境时间与modis温度产品时差为39 min,因此该方法的反演精度可以接受。
孙俊张慧王桥沈渭寿孙明
关键词:环境一号卫星地表温度单窗算法太湖流域
雅鲁藏布江源区近35年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为揭示雅江源区风沙化土地发育的气候变化背景,通过对雅江源区周边4个基本气象站1973-200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进行等权平均取值,采用气候线性趋势分析法,研究了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因子近35 a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雅江源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6.12 mm,日平均气温为2.77℃、最高气温为10.72℃、最低气温为-4.81℃,年日照时数为3 295.16 h,年平均风速为2.92 m/s。(2)近35 a来,雅江源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1986年以后,平均气温线性升温率为0.77℃/10 a,高于近35 a来的平均值0.47℃/10 a和珠峰地区5站平均线性升温率为0.234℃/10 a。(3)年平均降水量的波动较大,增加趋势不明显,平均增长率为0.43 mm/10 a。降水量主要集中于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9.72%。年平均日照时数波动性较大,上升趋势不显著。以5月和10月较高,1月最低。年平均风速下降趋势明显,以3月最大,为3.67 m/s,11月最小,为2.20 m/s。可见,雅江源区是中国同期升温最显著的区域。
李海东沈渭寿佘光辉程建敏孙俊孙明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化土地砂生槐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6
2011年
基于样方调查和等级聚类分析,研究了雅鲁藏布江中游风沙化土地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砂生槐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风沙化土地植物群落可分为砂生槐群落、固沙草群落、砂生槐<固沙草群落、砂生槐-固沙草群落、藏沙蒿+砂生槐群落和砂生槐+藏沙蒿群落6种类型.自然恢复演替从流动沙丘上分布的砂生槐对流沙的初步固定开始,随后固沙草开始侵入群落,逐渐形成了砂生槐-固沙草群落.另一种演替途径开始于固沙草群落,砂生槐在演替过程中出现在固沙草群落中,最后亦达到砂生槐-固沙草群落阶段.在一些半固定沙地阶段,藏沙蒿开始侵入群落,形成砂生槐+藏沙蒿群落.雅鲁藏布江风沙化土地的顶极群落是以砂生槐为优势种的灌丛群落.随着坡度增加,砂生槐群落盖度和高度有降低的趋势.生物结皮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皮覆盖处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演替阶段的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流动沙地砂生槐灌丛冠幅、株高和萌蘖枝数量最高,其次是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最低.各阶段枯死枝数量说明固定沙地阶段以后砂生槐种群有衰退的趋势.
杨兆平沈渭寿孙明孙俊李海东
关键词:风沙化土地恢复演替砂生槐群落结构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太湖流域地表温度与地表类型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我国新发射的环境一号小卫星数据,以2010年3月26日环境一号卫星的红外波段为例,尝试根据同步MODIS数据反演大气水汽含量参数,采用Jimenez-Munoz和Sobrino的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经MODIS地表温度产品验证,地表温度反演精度满足要求.将人工目视解译的2009年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地表温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林地和农田、草地植被指数相同时,林地的地表温度比农田和草地低,因此林地比农田和草地的调节温度效果好,在城市中增加林地的面积,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最大.
孙俊张慧王桥沈渭寿
关键词: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环境一号卫星太湖流域
后发地区生态承载力及其评价方法研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被引量:10
2011年
在区域生态承载力及其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后发地区敏感的生态环境、强烈的发展愿景和以产业区域转移为主的后发优势战略,阐明了后发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判定标准和衡量对象,构建了后发地区生态承载力概念模型;与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相结合,运用多目标规划,建立了后发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目前海西区生态系统所承受的人类干扰总体上较轻,重点产业发展尚未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健康等级构成威胁。若海西区土地产出率升至2007年上海市土地产出率的75%,海西区及其多数分区生态系统可以持续支撑其重点产业中长期发展。海西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承载状况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生态服务功能的持续发挥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保障。
赵卫沈渭寿张慧孙明孙俊
关键词:区域生态生态承载力多目标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
新建铁路敦煌至格尔木线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生态系统完整性是资源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反映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身结构、功能与稳定性的程度。评价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保护脆弱生态系统免受人类干扰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建铁路敦煌至格尔木线为例,通过沿线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结合铁路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程度分析,借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叠加运算与分析,综合评价了铁路建设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
邹长新李海东林乃峰孙俊
关键词:生态脆弱度环境影响评价
雅鲁藏布江高寒河谷流动沙地适生植物种筛选和恢复效果被引量:26
2012年
通过4a的人工模拟飞播试验研究(2008—2011年),观测了北方优良沙生植物种和西藏乡土沙生植物种在雅鲁藏布江中游高寒河谷流动沙地上的出苗、保存、生长和繁殖情况,筛选和确定了西藏高寒流动沙地人工模拟飞播的适生植物种。结果表明:籽蒿、花棒、沙拐枣、杨柴和砂生槐在高寒河谷流动沙地的适应性较好。籽蒿在播后第2年便有花序和种子出现,花棒和沙拐枣在第3年开花结实,籽蒿、花棒和沙拐枣均能完成生活史。籽蒿的再繁殖能力较弱,花棒和沙拐枣的再繁殖能力较强。不同类型沙丘的形态特征对人工模拟飞播效果影响较大,最适宜型(第Ⅰ类)流动沙地的人工模拟飞播效果最好,植被盖度达35%;较适宜型(第Ⅱ类)流动沙地的效果较好,植被盖度达30%;不适宜型(第Ⅲ类)流动沙地的效果最差,植被盖度尚不足10%;基本适宜型(第Ⅳ类)流动沙地的效果较差,但采用沿等高线人工脚踩回头撒播法,植被盖度可达20%。不同沙丘部位的人工模拟飞播效果差异明显。
沈渭寿李海东林乃峰张涛袁磊孙明孙俊纪迪
关键词:流动沙地植被恢复
1957—2007年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被引量:29
2010年
通过对近51 a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进行等权平均取值,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近51 a降水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以20世纪80年代为最少,2000年后年降水量与20世纪90年代和60年代基本持平。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近51 a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年降水量存在准3 a、8—11 a和30 a的周期,以准11 a周期最为突出。降水量变化以春季增长趋势最显著,可在干旱季补充土壤水分,减轻风沙化土地的发生发展。秋季和冬季增长趋势不明显,夏季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就季节降水变化的时间尺度和周期性而言,2007年后四季降水表现为,春季在20—30 a时间尺度上将处于偏高期,夏季在8—12 a时间尺度上将处于偏低期,秋季在8—12 a时间尺度上将处于偏低期,冬季在20—30 a时间尺度上将出现向降水偏高的过渡期。
李海东沈渭寿赵卫孙明孙俊
关键词:降水量周期小波分析植被恢复
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监测方案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若尔盖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若尔盖湿地生态退化加剧,威胁区域和流域生态安全。在若尔盖湿地生态退化趋势与生态安全理论框架研究的基础上,对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生态安全监测的初步方案,为若尔盖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借鉴和依据。
邹长新江峰琴李海东孙俊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
雅鲁藏布江源区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被引量:17
2010年
雅鲁藏布江源区是世界上最高的江河源,其生态功能状况直接影响其水源涵养功能以及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日喀则和拉萨等地区的生态安全。源区内土壤发育程度低,气候干旱多风、植被稀疏,风沙地貌发育。论文以雅鲁藏布江源区所在的马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借助RS和GIS技术,解译了1990年、2000年和2008年3期近20 a遥感影像,并结合DEM数据,分析风沙化土地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对准确把握源区内风沙化土地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2008年,源区共有风沙化土地1 376.22 km2,其中,固定沙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36.03%,半固定沙地占28.10%,流动沙地占9.39%,裸露砂砾地和半裸露砂砾地分别占14.64%和11.84%;②源区风沙化土地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1990年为1 281.78km2,2000年为1 359.7km2,2008年为1 376.22km2,近20 a增加了94.44 km2;③从高程上看,分布在海拔4 600~4 800 m范围内的风沙化土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76.13%;从坡向上看,分布在平坦地区的风沙化土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56.97%,其次为西南坡和南坡,比例分别为11.20%和8.66%。
孙明沈渭寿李海东张慧孙俊
关键词:风沙化土地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