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妤
- 作品数:31 被引量:61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IS-LM模型中政策乘数的解析被引量:6
- 2003年
- 运用四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和政策的传导机制,特别是财政政策乘数的变形,给出了挤出效应的衡量。在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结构参数一直在明显变化。通过详细讨论结构参数变动对政策效果的影响,得出当前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有利于财政政策效果的发挥、货币需求对收入的高度敏感降低了货币政策效果的结论。
- 孙华妤
- 关键词:财政政策乘数经济转型
- 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负面冲击与钉住汇率制度危机的理论分析被引量:13
- 2003年
- 本文通过一个货币模型说明在国际资本有相互替代和流动的可能性、国内政策和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的条件下,如果外部国际收支账户冲击的规模足够大、持续时间足够长,钉住汇率亦不能够坚持,从而发生货币危机。得到的政策建议是,如果外部冲击来自资本账户,则加强资本管制,有助于钉住平价的维持;如果外部冲击来自经常账户,就要放松资本管制,才有助于维持钉住平价。另外,资产的替代程度与国际流动性对于汇率平价的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国际收支账户持续为负时,资产的替代程度的增加,可以延缓储备的耗竭,有利于钉住汇率平价的维持。把资产组合的调整速度和资产的替代性都包括在资本流动性概念中,是有缺陷的假设。
- 孙华妤马跃
- 关键词:资本账户经常账户钉住汇率制度货币模型
- 汇率的四个事实——伯格斯坦《汇率的四个神话》背后的事实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根据中日两国汇率与贸易差额的历史数据,说明名义汇率和平均汇率不是影响贸易差额的决定性因素,用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来改善其他国家的贸易平衡的主张不被事实支持。由于国内物价可能在人民币升值后被迫下降,国内商品价格不能完全抵偿土地、环境、资源等成本,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必然导致中国经济偏离健康发展的轨迹。
- 孙华妤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贸易差额升值财政政策
-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
- 1998年
- 自从“凯恩斯革命”以来,财政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社会总产出,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措施之首选。由于财政政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再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致总供给即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又必须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相配合才能最终实现。
- 孙华妤
- 关键词:货币供给量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支出专业银行财政赤字
- 输入性因素主导我国物价变动
- 2015年
- 本文利用我国8部门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进口产品价格变动率计算得出了最终消费品和中间投入品输入性通货膨胀率的度量指标序列,并结合国内货币供给因素和真实需求因素对我国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物价水平变动的成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在扣除了翘尾因素后,输入性因素是我国物价水平变动的最重要原因,真实需求因素的作用相对较小;货币供给因素没有系统解释力。
- 孙华妤王飞潘红宇
- 关键词:翘尾因素通货膨胀
- 人民币汇率平价可持续性研究
- 本文从汇率制度的选择和汇率水平的保持两个角度,分析阐述了当前人民币处在升值压力下汇率平价的可持续性,指出保持汇率平价是符合中国现实经济条件约束、符合学理逻辑的合理选择,并且给出了化解升值压力的金融制度改革和政策干预建议....
- 孙华妤
- 关键词:汇率制度升值压力自动稳定器政策干预
- 货币政策对外自主性:中国的实践被引量:5
- 2015年
- 根据传统国际金融学中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和“不可能三角”假说,人们普遍认为在有资本流动的前提下,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不能对外独立,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对外自主性。但考虑到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的大规模冲销操作,中国可能在人民币盯住美元和人民币对美元浮动期间都保持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利用中国1996年1月~2012年4月的月度数据,考虑到汇率制度调整的结构性突变因素后,我们发现,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是考察期货币供给增加的长期因素,而中国利率相对美国利率上升则仅在浮动汇率时期是中国货币供给增加的长期因素。这意味着,虽然中国汇率制度弹性有所扩大,但人民币单边升值过程对管理货币供给造成了障碍。
- 孙华妤马跃
- 关键词:汇率制度
- 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可能与现实被引量:8
- 2010年
- 本文梳理了名义汇率直接和间接影响贸易差额的各种可能性,指出贸易差额可能受名义汇率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本文采集了2005年7月到2008年12月月度数据,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方法检验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与中美双边贸易差额的关系。协整方程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成反向关系,且参数估计显著。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名义汇率不是中美贸易差额的原因。由于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都没有发现名义汇率与贸易差额有正向关系,说明中国政府无法依靠"操纵人民币汇率",令人民币低估以扩大净出口。
- 孙华妤潘红宇
- 关键词:贸易差额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 货币政策的操作重点应从货币数量转向利息率被引量:20
- 2000年
- 孙华妤
-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数量利息率利率调控
- 我国贸易顺差不是通胀的根源
- 2011年
- 一、2010年的贸易顺差不可能造成货币超发在研究了基础货币增加数量和导致基础货币增加的各种原因之后,我们发现上述观点有明显错误:1.2010年贸易顺差不是基础货币增加的主渠道。2010年我国贸易(包括货物和服务)顺差2.321亿美元,约合15784亿人民币。2010年基础货币增加41326亿元,贸易顺差仅贡献了38%,无论如何不能称为主要部分。
- 孙华妤
- 关键词:贸易顺差基础货币通胀主渠道人民币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