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铭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过敏性休克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过敏性休克是由特异性的过敏原作用于致敏机体而引起的以循环衰竭为主的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多见,而过敏性休克是严重的过敏反应,其发病突然、难以预见,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尤其是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在医疗纠纷中占很大比例.因过敏性休克致死者常规尸检难以发现特异性的病理改变,是法医病理学鉴定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与外伤、自身疾病等因素并存时.因此,探讨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机制,研究新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或组织学检测技术,寻找准确可靠的新的诊断指标,已成为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现将该方面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李瑞利孙启铭张国忠丛斌
- 关键词:过敏反应
- 限制性体位引发肺动脉栓塞的机制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在静脉内形成的异常凝结,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动脉血栓栓塞。
- 孙启铭李瑞利张国忠韩业兴
- 关键词:血栓栓塞体位法医病理学
- 应激与血栓形成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凝血反应作为急性应激反应的一种,受到社会因素、精神因素及并发疾病等多因素影响。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机体针对精神应激的凝血反应可以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进而防止受伤部位的失血过多。在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长时间或过度应激导致的血液持续高凝状态可能会促进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裂,加速血栓的形成。急性应激不仅可以作为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它还可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自主神经系统在长时程应激反应中参与了对止血反应和血栓形成的调节。此外,除了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以外,高级认知脑区和皮质边缘脑区对应激信息的评估在应激致血栓形成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 韩业兴赵欢欢娄春光孙启铭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应激血栓
- 过敏性休克诊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 通过对趋化因子在过敏反应中作用机制的总结,着重介绍其可能作为过敏性休克指标的生物学特点,尝试为过敏性休克的客观、特异性诊断指标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及参考思路。对于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其他细胞因子与过敏反应相关...
- 李瑞利张国忠左敏丛斌王松军马如飞孙启铭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过敏性休克趋化因子
- 电击死大鼠心脏S100A1、iNOS、Fn蛋白变化的研究
- 目的:电流通过人体之后可以引起感知的物理效应,称之为电击。当电流通过人体可引起局部皮肤和其他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称为电流损伤或电损伤。若是因电流作用导致机体死亡,称作电击死(electricdeath)。在日常生活和...
- 孙启铭
- 关键词:电击死组织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