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静
- 作品数:11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700例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总结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肾活检住院患者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改进效果、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并发症的特点。结果:700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587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113例。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发病率最高,占总数的38.2%,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5.6%;在继发性肾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最多见(40.7%),其次是过敏性紫癜和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各22.1%)。出现并发症114例,其中以血尿最常见(12.3%)。结论: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具有安全、快捷、取材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所需器械消耗材料少、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指导临床诊断肾病不可或缺的方法。
- 李龙海王建李庆士胡冬梅李振军吴振球孙静静姜传学董葆邹万忠王梅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穿刺术超声
- 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探究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蛋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肾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9例早期DN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8例、B组31例、C组40例,3组均予降糖等糖尿病基础治疗,在血糖稳定后1周,A组予贝那普利口服,B组予3个疗程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贝那普利口服,C组予1个疗程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贝那普利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血清白蛋白),治疗前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3个月后B、C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幅度均大于A组同时间点(P<0.01),B、C组同时间点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B、C组血肌酐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C组尿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C组血肌酐低于A组,血清白蛋白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尿素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间治疗后血肌酐、尿素、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1),但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但B、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8,P=0.572)。结论对早期DN患者短时间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能更好控制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伤进程,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也可避免多疗程使用前列地尔。
- 王建姜传学李振军李庆士朱井俊李龙海孙静静
- 关键词:前列地尔贝那普利尿蛋白
- 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700例研究
-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的实施方法、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以及肾穿刺的常见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肾活检住院患者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具体实施方法及改进效果、临床表现、病理类型...
- 李龙海邹万忠王梅王建李庆士胡冬梅李振军吴振球孙静静姜传学董葆
-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病理特点并发症
- 1217例经皮肾活检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总结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经验与体会,分析病理类型的分布特点以及疾病谱的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 217例接受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按时间段分为A、B两组,观察Ig A肾病和膜性肾病的分布。结果 1 217例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 022例(占83.9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86例(占15.28%),小管间质性疾病8例(占0.66%),遗传性肾病1例(占0.08%)。原发性肾疾病中以Ig A肾病发病率最高,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2.17%,其次是膜性肾病,占23.87%。在继发性肾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最多见,占44.62%。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肾穿刺患者598例(A组),其中膜性肾病患者72例(12.04%),Ig A肾病患者214例(35.79%);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肾穿刺患者619例(B组),其中膜性肾病患者172例(27.79%),Ig A肾病患者有217例(35.06%)。穿刺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以肉眼血尿最为常见,共出现34例,占2.8%。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绝大多数,其中以Ig A肾病最多见,其次是膜性肾病。近几年,膜性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趋于年青化,而Ig A肾病的发病率变化不大。
- 李庆士王建孙静静李龙海
- 关键词:肾脏疾病肾组织活检超声病理类型
- 脂蛋白肾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9年
- 李龙海董葆王建李秀勇吴振球李庆士李振军孙静静姜传学邹万忠王梅
- 关键词:脂蛋白肾病
- 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改进的腹膜透析(PD)置管方法对PD导管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手术置管腹膜透析患者。手术置管后存活时间大于4周;用双卡夫Tenckhoff天鹅颈直管,与Tenckhoff直管。采用局部麻醉下置管,改进如下:1PD置管点选择在耻骨联合上缘水平垂直向上7.0~9.0cm、左或右旁开1.0~2.0cm;2PD导管腹内管置入腹腔前,先用肝素盐水冲洗,使其内外壁,侧孔"肝素化";3用导丝置入PD导管的过程中有脱空感或无阻力。结果手术置管133例患者。其中男82例,女51例,平均年龄49.2±14.6岁。基础病:慢性肾小球肾炎87例,糖尿病21例,多囊肾6例,其他19例。使用Tenckhoff鹅颈直管131例,Tenckhoff直管2例。中位随访时间11.0(6.0~16.5)个月。随访期间发生引流不畅5例次(均为使用Tenckhoff鹅颈直管),其中因血凝块堵管2例次,经使用肝素盐水冲洗、尿激酶封管后改善;仅1例患者发生导管移位,经保守处理(包括冲洗、腹部揉压、通便、下床活动等)后腹内管复位,引流良好;1例置管行CAPD6个月后出现大网膜包裹,经手术解除PD导管包裹,引流通畅;1例置管35天后出现引流不畅,摄片示PD管腹内段位置良好,经保守治疗2周无效,遵患者意愿改为血液透析治疗。1年导管完好率(98.0%)。结论本中心应用改良的PD置管方法后引流不畅特别是导管移位发生率低。较高的导管功能完好率是确保PD患者腹膜透析治疗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由血凝块堵管引起的引流不畅可通过保守处理解除,漂管所致的引流不畅可通过规范的保守处理或等待自然复位恢复引流通畅。只有大网膜包裹所致的导管引流不畅经过规范的保守处理才会无效;只能通过再次手术才可恢复导管引流通畅;手术复位引流通畅后可保持较长时期引流良好。PD液引流不畅的发生也可能与引流时间过
- 李龙海梁桂芳孙静静李庆士姜传学王建吴振球李振军朱井俊唐娜娜
- 关键词:腹膜透析置管术肝素化
- 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脏IgM沉积情况与其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脏IgM沉积情况与其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45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即IgM沉积组(72例)和IgM阴性组(73例),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关系。结果:两组高血压、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水肿和肉眼血尿均差异不显著,IgM沉积组血尿和肾病综合征明显比IgM阴性组更多;IgM沉积组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总蛋白、24h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和尿IgG水平明显高于IgM阴性组,两组尿RBP水平差异不显著;两组血肌酐、血IgM、血IgA水平差异不显著,IgM沉积组血尿素氮明显高于IgM阴性组,血白蛋白、eG-FR、血IgG水平明显低于IgM阴性组,IgM沉积组CKD分期明显重于IgM阴性组;IgM沉积组Lee氏分级Ⅳ级多于IgM阴性组,但差异差异不显著,IgM沉积组T1和T2明显多于IgM阴性组,T0明显低于IgM阴性组,IgM沉积组M1、E1和S1多于IgM阴性组,但差异差异不显著,IgM沉积组肾小管间质积分和总积分明显高于IgM阴性组。结论:原发性IgA肾病IgM沉积患者与IgM阴性患者相比,其临床表现更严重,尿蛋白水平明显更高,肾小球损伤更重,其总的病理损害更为显著。
- 孙静静王建李龙海董葆
- 关键词:IGA肾病IGM临床症状病理特征
- 一例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处理
- 2005年
- 李龙海刘凭李秀勇孙静静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消化道大出血
- 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IgA肾病患者149例的病理资料,根据高尿酸血症发生情况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65),正常尿酸组(n=84)。比较两组病理特征,收集患者年龄、性别、BMI、性别、高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IL-6、IL-1及胱抑素C及CRP等资料,分析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高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IL-6、IL-1及胱抑素C与IgA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相关(P<0.05);高尿酸组患者球性硬化、节段硬化、新月体形成、小管萎缩、间质炎性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IL-6、IL-1及胱抑素C均是IgA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性别、高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IL-6、IL-1及胱抑素C均是IgA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引起重视,提高治疗效果。
- 朱井俊李龙海王建孙静静李庆士王德光董葆
- 关键词:IGA肾病高尿酸血症
- 基层医院开展肾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我院开展肾活检10余年,现将近1年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协作开展的148例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结果报告如下。
- 李龙海胡冬梅李秀勇王建吴振球付海蓉李振军孙静静李庆士姜传学
- 关键词:经皮肾活检病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