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勇慧

作品数:1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急性
  • 6篇白血病患者
  • 6篇病患
  • 5篇血液
  • 5篇淋巴
  • 4篇髓系
  • 4篇淋巴细胞
  • 4篇基因
  • 4篇急性髓系
  • 3篇血液病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髓系白血病
  • 3篇外周
  • 3篇急性髓系白血...
  • 3篇恶性

机构

  • 15篇江苏大学附属...
  • 3篇江苏大学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7篇季勇慧
  • 16篇钱军
  • 12篇张永宁
  • 9篇钱震
  • 7篇吴朝阳
  • 6篇马玉娟
  • 6篇杨磊
  • 5篇王法春
  • 5篇林江
  • 5篇周静东
  • 4篇冷加燕
  • 4篇盛晓静
  • 4篇杨小飞
  • 3篇陈巧云
  • 3篇江云伟
  • 2篇金洁
  • 2篇吴雅荣
  • 2篇杨海燕
  • 1篇许文林
  • 1篇费霞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第11次中国...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210^(bcr/abl)转录本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 p2 1 0 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ML)不同病程阶段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 RQ- PCR)技术检测 68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 p2 1 0 bcr/abl转录本 ,并将其含量以看家基因 ABL表达量进行标化。结果 :本组中 p2 1 0 bcr/abl转录本绝对含量为 4.0 1× 1 0 2~ 8.90× 1 0 5拷贝 /5 0 ng(中位 1 .0 7× 1 0 5拷贝 /5 0 ng) ,ABL纠正后的相对含量为 0 .0 1~ 48.67(中位 5 .0 3)。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p2 1 0 bcr/abl转录本水平较慢性期患者明显增高 (中位含量分别为 9.0 4、7.36和 3.5 3) ;干扰素治疗无效者较慢性期患者的 p2 1 0 bcr/abl水平则明显增高。结论 :p2 1 0 bcr/abl转录本过度表达可能与 CML病情进展相关 ,RQ- PCR可用于对 CML的病情监测。
林江钱军张永宁季勇慧吴朝阳费霞王法春唐华容江云伟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4例
2001年
张永宁沈慧玲季勇慧林江江云伟费霞许文林
关键词:自体骨髓血液肿瘤骨髓移植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73基因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
<正>目的:p73基因是 p53基因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其编码的蛋白质在结构、功能上与 p53相似, 具有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但是与 p53基因在人类肿瘤发生中经常发生突变不同,至今极少发现 p73有突变,而...
吴朝阳金洁季勇慧钱震杨小飞盛晓静张永宁钱军
文献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脐血移植后并发肾病综合征伴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2024年
患者女性,66岁,因“乏力伴头晕2周”2023年3月就诊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常规示:白细胞2.5×10^(9)/L、血红蛋白93g/L、血小板146×10^(9)/L,行骨髓形态+免疫+细胞遗传+分子(MICM)检查结果如下:形态可及原幼细胞44.5%。
周静东王芸冯媛蔡萍杨磊季勇慧张婷娟钱军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脐血移植肾病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Allo.PBSCT治疗,包括急性中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ML)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自血病(ALL)1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1例,均为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其中同胞间移植4例、无关供者移植1例;4例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1例为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经血型、性染色体和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证实均为供者型造血,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2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8天;5例患者均未发生肝静脉闭塞病;4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患者发生移植后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其余4例患者仍持续缓解(移植后145—470天)。结论:Allo-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于复发难治性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张永宁季勇慧吴朝阳林江江云伟王法春钱军
关键词:血液病恶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移植物抗宿主病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挽救性治疗双份脐血移植术后分子学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
2024年
病例1:患者男性,56岁,因后背疼痛1个月,2021年1月就诊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髓血中原始粒细胞达32%,细胞核型正常。二代测序检出ASXL1-G646fs(33.47%)、CEBPA-R86fs(58.60%)、RUNX1-P86fs(1.10%)、Y380fs(2.90%)、TET2-T970fs(80.20%)和SUZ12-I701fs(95.80%)突变。根据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标准,诊断其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伴RUNX1突变(2018ELN高危组)。予经典“7+3”IA方案进行诱导治疗后,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
赵威于迪冯媛马玉娟袁倩周静东周静东林江季勇慧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阿扎胞苷脐血移植复发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下降(P<0.05),CD8+细胞略升高(P>0.05)。化疗后12例取得完全缓解,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CD4+细胞及CD4+/CD8+比值低于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相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吴朝阳吴雅荣王法春陈巧云季勇慧钱震杨小飞盛晓静张永宁钱军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T细胞亚群NK细胞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案和采集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以来9例恶性血液病及4例健康供者予以联合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单用G-CSF进行动员,再予以血细胞分离机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分析不同年龄组、疾病及动员方案等对采集效果的影响。结果:13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均成功采集,供者组(G-CSF方案)动员时间明显小于疾病组(化疗+G-CSF方案),两组之间动员及采集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分组之间动员及采集效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应动员采集方案,可成功采集,采集过程是安全的。
钱震钱军张永宁林江季勇慧王法春陈巧云杨磊马玉娟徐蓓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CD34+细胞
来那度胺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3例被引量:2
2020年
1临床资料1.1病例1患者女性,66岁。2013年6月出现发热、皮疹,伴瘙痒。查体及淋巴结彩超:体温38.3℃,全身多处皮肤可见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双侧颈部、腋窝、锁骨上、腹股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32 mm×17 mm,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马贝贝冷加燕马玉娟杨磊张永宁季勇慧钱震钱军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来那度胺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PBL联合SP在MBBS学生血液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临床医学学士(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ry,MBBS)学生血液病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6月由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负责血液病临床教学的39名2019级MBBS学生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2—6月32名2021级MBBS学生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PBL联合SP模式实施临床实践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施临床实践教学。对比两组理论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案的认可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案的认可度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的69.23%(2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8,P<0.05)。结论采取PBL联合SP模式可有效提高MBBS学生的见习质量、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
冷加燕钱震钱军季勇慧周静东吕超然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实践教学血液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