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影伟

作品数:76 被引量:25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8篇合金
  • 46篇镁合金
  • 23篇合金表面
  • 19篇镁合金表面
  • 17篇耐蚀
  • 14篇耐蚀性
  • 13篇微弧氧化
  • 11篇化学镀
  • 10篇转化膜
  • 10篇纳米
  • 10篇表面处理
  • 9篇氧化膜
  • 9篇复合镀
  • 8篇镀镍
  • 8篇微弧氧化膜
  • 7篇化学镀镍
  • 7篇封孔
  • 7篇成膜
  • 6篇镀层
  • 5篇电偶

机构

  • 68篇中国科学院金...
  • 10篇沈阳工业大学
  • 5篇南方海洋科学...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东北轻合金有...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沈阳铸造研究...
  • 1篇海南电力技术...
  • 1篇广东腐蚀科学...

作者

  • 76篇宋影伟
  • 59篇韩恩厚
  • 43篇单大勇
  • 7篇陈君
  • 5篇陈荣石
  • 4篇曲彦平
  • 4篇李德高
  • 4篇刘丹
  • 3篇杨恒修
  • 3篇刘福春
  • 3篇刘锋
  • 3篇刘贤斌
  • 3篇宋振纶
  • 2篇于锦
  • 2篇张惠
  • 2篇柯伟
  • 2篇孙硕
  • 1篇崔洪芝
  • 1篇倪丁瑞
  • 1篇曾荣昌

传媒

  • 9篇表面技术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Transa...
  • 3篇第七届全国腐...
  • 2篇金属学报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2016年全...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材料保护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第八届全国化...
  • 1篇第十四次全国...
  • 1篇2014腐蚀...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离子对TC4钛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协同作用机制
2023年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F^(-)及其2者协同作用加速TC4钛合金腐蚀的机制,以及添加Fe^(3+)后TC4钛合金腐蚀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H^(+)对TC4钛合金表面钝化膜的破坏作用较小,而F^(-)对钝化膜破坏作用极大,尤其当F^(-)和H^(+)共存时协同加速TC4钛合金的腐蚀,但加入一定浓度的Fe^(3+)后,对TC4钛合金的腐蚀起到抑制作用,原因是Fe^(3+)加速阴极还原反应,使阳极从活化-钝化区转移到钝化区,同时溶液中Fe^(3+)通过络合作用消耗F^(-),减弱了F^(-)对钝化膜的破坏作用。
赵平平宋影伟董凯辉韩恩厚
关键词:钛合金电化学腐蚀钝化膜离子
钛−铝连接时的电偶腐蚀及控制措施被引量:7
2022年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钛合金ZTi60和铝合金2024连接后的电偶腐蚀行为,以及控制电偶腐蚀的措施。采用零电阻电流计(ZRA)测量电偶电流,极化曲线测量偶接金属的极化行为,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阳极金属2024初期电偶腐蚀轻微,之后腐蚀率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这与铝合金表面致密钝化膜逐渐转变为疏松产物膜有关。与未偶接的2024相比,电偶腐蚀使铝合金表面点蚀坑变得更深,但数量更少。对阳极2024进行防护比对阴极ZTi60进行防护抑制电偶腐蚀的效果更好。然而,一旦阳极金属表面的防护涂层受损后,受损面积越小,电偶腐蚀的加速作用越明显。
赵平平宋影伟董凯辉韩恩厚
关键词:电偶腐蚀
纳米二氧化钛水性分散体性能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通过特殊工艺方法制备出了分散性好,粘度低,贮存稳定的纳米二氧化钛水性浓缩浆。透射电镜(TEM)观察到浓缩浆中纳米二氧化钛基本上是以单个粒子形式存在。XRD结果表明了浓缩浆中的二氧化钛仍然保持原来的晶型,没有引入其它杂质。红外图谱证明了分散剂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形成了牢固的化学吸附,以此产生电斥力和空间位阻效应,使纳米二氧化钛在分散体系中处于稳定的悬浮状态。
宋影伟刘福春韩恩厚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性稳定性粘度
镁合金化学转化膜中微裂纹的形成及其对耐蚀性的影响
化学转化膜处理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镁合金防腐蚀方法。但研究发现转化膜上均存在许多微裂纹,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微裂纹的存在与膜层干燥脱水有关,还有人认为与成膜时氢气的析出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镁基体中大量第二相的影响有关,但...
宋影伟许祖滨单大勇韩恩厚
关键词:镁合金转化膜微裂纹
成膜温度对AZ80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微裂纹形成及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不同成膜温度下转化膜上的微裂纹宽度和面积的统计以及电化学测试,研究成膜温度对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微裂纹形成及耐蚀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成膜温度所得转化膜的微裂纹形貌,使用Image-pro-plus软件测量转化膜的微裂纹宽度和面积。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研究转化膜的耐蚀性。结果微裂纹统计结果表明,成膜温度为50℃时,所得转化膜的微裂纹宽度和面积最小,分别为2.68μm和1067μm2;而30℃所得的转化膜的微裂纹宽度和面积最大,分别为3.14μm和1391μm2;70℃所得的转化膜的微裂纹宽度和面积分别为2.74μm和1170μm2。电化学测试表明,成膜温度为50℃时,转化膜的自腐蚀电流最小,Jcorr=20.3μA/cm2,且交流阻抗图谱中的容抗弧半径最大。结论随着成膜温度的升高,转化膜中的微裂纹变窄并减少,但温度更高时,转化膜上的微裂纹略有变宽增多。当成膜温度为50℃时,转化膜上的微裂纹较少且窄,转化膜的耐蚀性最好。
许祖滨宋影伟单大勇韩恩厚
关键词: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成膜温度微裂纹耐蚀性
镁合金自修复涂层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镁合金的耐蚀性较差,使用过程常需要防护涂层。然而,涂层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亟需开发自修复涂层以防止涂层破坏处的局部腐蚀。结合国内外在自修复涂层尤其是镁合金自修复涂层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自修复涂层的类型,包括化学转化膜型、掺杂型、填充型、微容器型、层层组装型和超分子本质修复型等。其中化学转化膜型承载的修复剂有限;掺杂型工艺简单,但可能降低涂层的稳定性;填充型可以减少修复剂对涂层稳定性的影响,但是可能降低层间结合力;微容器型可以阻隔涂层基体和修复剂,但需要满足多种条件;层层组装型能承载更多修复剂且修复过程更加智能;超分子本质修复型可以实现多次修复,但是修复过程常需要外部能量输入。通过比较各类涂层的特点,为研究者设计自修复涂层提供参考,并指出自修复涂层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类涂层的特点,完成修复剂的成功封装与释放,在保证涂层屏蔽性的基础上,赋予涂层自修复能力。
刘丹宋影伟单大勇韩恩厚
关键词:自修复涂层镁合金
镁合金丝状腐蚀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镁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及光明的应用前景,但耐蚀性差制约了其发展。丝状腐蚀作为一种常见的局部腐蚀形态,其破坏性非常大。结合国内外丝状腐蚀的研究成果,从丝状腐蚀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重点叙述了镁合金丝状腐蚀的特点、腐蚀机理,以及腐蚀环境和微观结构对镁合金丝状腐蚀发展的影响规律。指出了镁合金丝状腐蚀阴极发生的是析氢反应,且腐蚀丝具有折射生长、相随生长等特点;腐蚀介质会优先吸附在自然形成氧化膜的缺陷处,导致腐蚀萌生;第二相、晶粒尺寸和表面处理等微观结构对腐蚀丝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总结了微区原位技术在镁合金丝状腐蚀研究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微区原位技术和传统的腐蚀研究方法相结合是揭示镁合金丝状腐蚀机制的有效途径。最后,对未来镁合金丝状腐蚀机理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王宏新于锦宋影伟
关键词:丝状腐蚀镁合金耐蚀性
一种实现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原位封孔的溶液及制备微弧氧化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原位封孔的溶液及制备微弧氧化膜的方法,属于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将氟钛酸盐、多聚磷酸盐、多聚偏磷酸盐溶解于蒸馏水中,然后加入氢氧化物出现大量白色胶状悬浮颗粒,再加入有机添加剂,并调节...
宋影伟单大勇韩恩厚
文献传递
一种实现镁合金双重自修复的复合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镁合金双重自修复的复合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首先通过微弧氧化的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出与基体结合力极好的多孔微弧氧化膜,再将一种或多种成膜型镁合金缓蚀剂填充到微弧氧化膜的微孔...
宋影伟刘丹董凯辉单大勇韩恩厚
基于缓蚀剂协同作用的镁合金双重自修复涂层制备及修复机理研究
镁合金有很多优异性能,但耐蚀性差,使用过程中需要涂覆防护涂层。传统的防护涂层可以提供屏蔽能力,但是在服役过程中,涂层不可避免会老化或遭到破坏,此时传统涂层无法继续保护破损区裸露的基体,因此需要发展自修复涂层。本研究基于微...
宋影伟刘丹单大勇韩恩厚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