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焱

作品数:32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旅游
  • 8篇湿地
  • 5篇红树
  • 5篇红树林
  • 4篇生态
  • 4篇自然保护
  • 4篇自然保护区
  • 4篇旅游管理
  • 4篇旅游资源
  • 4篇红树林湿地
  • 4篇保护区
  • 3篇生态旅游
  • 3篇水环境
  • 3篇水环境质量
  • 3篇水环境质量评...
  • 3篇旅游业
  • 3篇环境质量
  • 3篇环境质量评价
  • 3篇高校
  • 2篇底栖动物

机构

  • 23篇湖南科技大学
  • 1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海南师范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湖南机电职业...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作者

  • 31篇宋焱
  • 10篇徐颂军
  • 7篇黄俊
  • 6篇李振国
  • 5篇张勇
  • 3篇徐越
  • 3篇刘贤赵
  • 3篇黄玲娟
  • 3篇李文慧
  • 3篇余光辉
  • 3篇杨洪
  • 2篇何俊阳
  • 2篇廖秀英
  • 2篇文萍
  • 2篇邱鹏华
  • 2篇杨倩
  • 1篇邱霓
  • 1篇杨文槐
  • 1篇邱彭华
  • 1篇李强

传媒

  • 6篇当代教育理论...
  • 2篇热带地理
  • 2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种子科技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南方农村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高等教育发展...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土地变化科...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
本文以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概念、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特征评价、开发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益和开发模式为研究背景,结合广东省旅游资源的具体实际,以21个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郭来喜生成机理分类方法,将广...
宋焱
关键词: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旅游经济
文献传递
广州南沙红树林湿地水环境质量时空差异分析--基于改进后倍斜率聚类分析的视角
为了完善倍斜率聚类法在红树林湿地旅游景区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在无量纲化处理水环境因子的监测结果和污染分级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了聚类指标溶解氧(DO)的宽域式倍斜率聚类隶属函数。于2007年、2014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
宋焱徐颂军邱鹏华牛安逸许观嫦杨倩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评价红树林湿地
基于倍斜率聚类法的湿地旅游景区水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探讨倍斜率聚类法在湿地旅游景区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构建了包括聚类指标溶解氧(DO)等在内的宽域式倍斜率聚类隶属函数,测量了南沙湿地公园和附近6个采样点的水体温度、pH值、DO、BOD5、COD、TP和NH+4等物化指标。结果表明,南沙湿地公园水域整体处于"尚清洁"状态,内部3个采样点均为Ⅱ级水质标准,但与外围的2个采样点的Ⅰ级水质标准相比,水质稍有下降。外围的另外1个采样点虽也处于Ⅱ级,但已接近Ⅲ级水平,在6个采样点中水质最差。评价结果与南沙湿地公园的实际较为接近,表明用倍斜率聚类法能较好地评价湿地旅游景区的水环境质量。
宋焱张勇邱鹏华徐越徐颂军
关键词:环境学水环境质量评价
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生态旅游是朝阳产业,它既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游客亲近自然,提高自然保护区自养能力,在旅游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动植物资源丰富。本文结合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详细分析了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以推进湖南东洞庭湖生态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倪雪宋焱黄俊衣晓娜
关键词: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
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水重金属质量评价被引量:13
2015年
为保护红树林海域环境,改善海水质量,对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6个样点进行海水采集,样品通过MEICP41W测定Hg、Cd、As、Pb、Cu、Cr含量,并基于Hakanson指数法和倍斜率隶属函数聚类法评价海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水中Hg属于"极强生态危害元素",As属于"强生态危害元素",Cd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元素",Pb、Cu、Cr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元素";海水整体上属于"很强生态危害"范畴,但以一类海水为主,部分靠近河涌排污口的样点为二类和四类海水;重金属主要来源于生活和工业废水,Pb、Cu、Cr、Cd共同的污染源来自调查区周边的合金制造厂和印刷厂;Hakanson指数法和倍斜率隶属函数聚类法对海水质量的评价结果相关性高,表明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可行.该研究对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域保护和海水重金属评价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许观嫦徐颂军宋焱牛安逸杨倩
关键词:重金属
水深对黑三棱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过氧化物酶分析
2017年
通过吊盆试验,以黑三棱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为指标,比较研究黑三棱幼苗在不同水深下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黑三棱植株完全淹没于水中14 d对植株存活影响不明显;但超过14 d后,其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存活率显著下降;到第28 d时,水下10 cm和50 cm的植株存活率为30%左右,水下20 cm的植株存活率则达到62.5%。植株完全淹没于水时,酶活性的升高有利于植株对不利环境的抵抗;但酶活性长时间维持在60 U·g-1(鲜重)·min-1以上植株的正常代谢活动受到严重的胁迫,7 d内植株就会大量死亡。同工酶谱显示,植株淹水后B区同功酶的数量和表达量都明显增加;且不同水深处植株B区同功酶的数量和表达量都明显不同,水下20 cm植株的同功酶数量明显少于水下10 cm和水下50 cm的植株,这可能与植株的存活率较高有关。
李振国李强宋焱李文慧
关键词:水深过氧化物酶
芦苇根系对湿地沉积物Pb的吸收累积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以芦苇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和显著性检验,探讨芦苇根系及环境因子对沉积物Pb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根系对沉积物Pb富集效应明显,4月—10月富集效应强,根系Pb含量较高,而11月—次年2月富集效应弱,根系Pb含量较低;沉积物中Pb含量呈现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的变化趋势;DO与芦苇根系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土温与沉积物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芦苇根系Pb含量与沉积物Pb含量的相关性较强,显著性系数为0.043 3。
宋焱阳扬王雨婷傅钦宋江波
关键词:湿地芦苇PB
广东省森林公园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森林公园及森林生态旅游业已在广东省社会、经济和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广东省林业部门进行森林资源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的优势项目,也是广东省全面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一项系统工程。文中介绍广东省森林公园发展的现状特点,借鉴国外森林公园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管理、立法、资金、基础设施优化以及精品促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力求促进广东省森林公园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互协调。
宋焱徐颂军
关键词: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业
长沙县旅游业发展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从长沙县旅游业开发现状出发,针对当前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五年长沙县旅游市场开发遵循一、二、三、四、五、六战略思路,构建县域经济的支柱和新的增长点。
宋焱杨溪阁
关键词:旅游
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26
2017年
红树林是海岸的特有植被类型,研究其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分布,对红树林的恢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为典型案例,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红树林物种多样性、群落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与之纬度相近的红树林群落;(2)以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L.)Blanco.、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为优势种;(3)主要的群落类型为无瓣海桑群落、黄槿群落和芦苇群落等3种,总面积百分比达86.72%,无瓣海桑群落和黄槿群落面积占比分别为41.13%和36.44%,成为红树林的绝对优势群落;(4)红树林群落在空间上呈聚集态分布,聚集度最高的是无瓣海桑群落,其次是黄槿群落,面积占比最低的是木榄群落;(5)引进种无瓣海桑,发展态势好,抑制了乡土种红树植物生长。建议扩种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桐花树和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ce.,扩大其斑块面积,以提升乡土红树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达到有效保护红树林的目的。
邱霓徐颂军邱彭华宋焱牛安逸许观嫦
关键词:红树林物种多样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