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子毅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保乳手术对乳腺癌患者神经降压素及其受体1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对乳腺癌患者神经降压素(NTS)及其受体1(NTR1)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44.7岁,年龄范围32 ~ 56岁,均为女性.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予以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保乳手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患者NTS及NTR1阳性率,术前1 d和术后3个月、6个月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包括4个方面: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环境状况及社会功能)及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NTS阳性率(17.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67,P=0.002),NTR1阳性率(19.00%)显著低于对照组(3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94,P=0.024).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环境状况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2.57±5.73)、(63.48±5.91)、(68.73±6.32)、(64.06±5.94)分,对照组分别为(53.47±5.38)、(55.62±5.54)、(60.38 ±6.14)、(55.86 ±5.66)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环境状况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3.74±6.19)、(76.27 ±6.32)、(78.85±6.77)、(73.53±6.58)分,对照组的分别为(64.18 ±5.67)、(67.38±6.02)、(69.64±6.43)、(63.28 ±6.17)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手术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神经降压素及其受体1术后表达水平,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关.
- 张铁王峰曲更宝朱强赵梦王林王文彦尹子毅王丕琳
- 关键词:乳腺肿瘤保乳手术神经降压素
- 表柔比星联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在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被引量:20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蒽环类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而不同的紫杉类药物在应用中显示有一定差异。本研究对照观察表柔比星(EPI)分别联合紫杉醇(PTX)与多西他赛(DOC)在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4例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术前分别接受ET 3周方案(EPI静脉滴注6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PTX静脉滴注175 mg/m^2,第2天,21d为1个周期)和ED三周方案(EPI静脉滴注6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DOC静脉滴注75 mg/m^2,第2天,21 d为1个周期)新辅助化疗,2~4周期后,进行疗效与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87.5%,其中ED组有效率为92.9%0,高于ET组的83.5%,但差异无显著性(P=0.253)。而达到pCR的病例,ED组(8例)明显高于ET组(3例),差异有显著性(P=0.033)。ED组(24例)化疗后病理评价达Ⅳ/Ⅴ级的患者高于ET组(2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7)。两组脱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相似,周围神经毒性在ET组发生率较高(P=0.002),白细胞下降、皮疹、静脉炎ED组发生率较高,其中白细胞下降显示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34)。结论:在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蒽环类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有较好的疗效。ET与ED 3周方案疗效相近,但含DOC的ED方案pCR患者明显高于含ET组。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在周围神经毒性和白细胞下降方面显示出差异,所有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 尹子毅王丕琳张铁宋茂民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表柔比星紫杉醇多西他赛
-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乳腺癌相关因素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低表达乳腺癌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新辅助化疗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8月~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09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传统分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HER-2低表达乳腺癌穿刺病理分布情况,分析传统分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 109例传统分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患者占72.5%(79/109),pCR率为12.8%(14/109)。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pCR率为7.6%,低于HER-2无表达乳腺癌患者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5,P=0.008)。在传统分型HER-2阴性乳腺癌中,HER-2低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阳性、Ki-67 <30%均可能有关(P<0.05)。结论 在传统分型HER-2阴性乳腺癌中,HER-2低表达与患者的ER状态、PR状态、Ki-67水平及新辅助化疗疗效密切相关。
- 杨自国由晗朱强王林尹子毅王丕琳王文彦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病理特征
-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对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ET方案)对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T方案对ⅡB~ⅢB期乳腺癌46例进行术前化疗2~4个周期,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并分析肿瘤临床分期、激素受体表达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全组cCR19例,PR25例,无疾病进展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7%。病理结果显示,化疗反应5级23.9%(11/46),4级40.0%(17/46)。ER或PR表达与疗效有关,ER或PR阴性者疗效优于阳性,P=0.013。主要毒副反应为周围神经损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等,但毒副反应轻多为Ⅰ度。骨髓抑制与以蒽环为主的化疗方案相似,不需要预防性G-CSF支持。心肌毒性不明显。结论:ET方案用于浸润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显著提高了病理及临床缓解率,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小,化疗未增加手术风险,近期疗效满意。ER或PR表达与疗效有关,ER或PR阴性者疗效优于阳性,肿瘤分期、HER-2表达与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 王丕琳李玉文尹子毅张铁朱强智迎辉
- 关键词:紫杉酚表柔比星
- 早期乳腺癌30例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病人中乳腺局限性增厚18例(60%),可触及结节者仅11例(37%);有乳腺增生病史伴增生症状加重者22例(73.3%)。钼靶X线单纯钙化12例(40%),肿块结节影5例(17%)。24例(80%)超声检出边界不规则低回声结节,79%的结节内或周围可测到血流信号。11例通过空芯针穿刺获得诊断,19例由超声或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确诊。结论高危年龄妇女乳腺增生伴症状加重、乳腺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钼靶X线检查;及时对乳腺结节、局限性增厚、钼靶X线致密影等可疑病灶行组织学穿刺活检或超声以及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 王丕琳智迎辉张铁尹子毅宋茂民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局限性增厚
- 下调miR-148a-3p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复发和转移是阻碍乳腺癌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研究复发转移机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研究探讨miR-148a-3p在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并研究抑制miR-148a-3p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中miR-148a-3p表达,转染miR-148a-3p抑制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抑制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148a-3p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增殖、迁移和侵袭影响。调取并分析TCGA数据库中miR-148a-3p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miR-148a-3p RNA相对表达量在MCF-7乳腺癌细胞为1.430±0.093,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为1.370±0.081,高于正常乳腺癌上皮细胞MCF10A(1.013±0.062),t值分别为14.233、16.509,均P<0.001。CCK-8实验结果表明,抑制miR-148a-3p表达后,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增殖能力下降。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系迁移细胞数目miR-148a-3p inhibitor组MCF-7为61.010±7.941,少于miR-NC组102.327±7.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5,P<0.001;乳腺癌细胞系迁移细胞数目miR-148a-3p inhibitor组MDA-MB-231为64.332±6.110,少于miR-NC组109.332±5.687,t=9.338,P<0.001;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系迁移细胞数目miR-148a-3p inhibitor组MCF-7为42.331±4.042,少于miR-NC组细胞侵袭数目81.130±14.112,t=4.564,P<0.001;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侵袭细胞数目为41.328±2.520,少于miR-NC组细胞侵袭数目82.671±6.657,t=10.06,P<0.001。结论 miR-148a-3p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并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 尹子毅张铁王峰王丕琳
-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迁移
- 早期乳腺癌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临床特点,寻找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乳腺局限性增厚42例(61%),可触及结节者仅24例(34.8%);有乳腺增生病史伴增生症状加重者50例(72.5%)。钼靶X线单纯钙化27例(39.1%),肿块结节影11例(15.9%)。56例(81.2%)超声检出边界不规则低回声结节,78.6%的结节内或周围可测到血流信号。25例通过空芯针穿刺获得诊断,44例由超声或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确诊。结论高危因素妇女乳腺增生症状加重、乳腺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钼靶X线检查;及时对乳腺结节、局限性增厚等可疑病灶行组织学穿刺活检或在超声、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 张铁付斌尹子毅王丕琳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超声局限性增厚活检
- 泛素交联酶UBE2D3在调节人乳腺癌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泛素交联酶UBE2D3(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D3)在端粒酶介导的放射敏感性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针对UBE2D3基因序列,设计3条干扰序列,通过筛选选取1条干扰效率最优的序列并合成pshRNA-UBE2D3;在MCF-7细胞中,转染过表达质粒p EGFP-UBE2D3以及干扰质粒pshRNA-UBE2D3,Western blot检测UBE2D3对h TERT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转染p EGFP-h TERT,Western blot法检测h TERT蛋白表达对UBE2D3的影响;通过转染pshRNA-UBE2D3抑制UBE2D3的表达,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MTT法检测MCF-7细胞周期的变化,CCK-8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法检测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成功筛选出一条针对UBE2D3的最优干扰序列,干扰UBE2D3能显著降低MCF-7细胞的放射敏感性;UBE2D3能参与h TERT调控放射敏感性的调节,抑制UBE2D3的表达可能通过上调h TERT和Cyclin D1的表达、增加h TERT的活性、加速G1期向S期转变以及提高MCF-7细胞的增殖从而降低MCF-7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然而,过表达UBE2D3未能检测到h TERT的表达差异。结论抑制UBE2D3可能通过上调h TERT以及Cyclin D1的表达参与h TERT调节的放射敏感性的过程。
- 朱强王丕琳张铁尹子毅曲更宝殷咏梅
- 关键词:蛋白相互作用乳腺癌
- 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9年
- 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SRS)、全脑放射治疗(WBRT)为脑转移的一线治疗方法。近年来由于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研究发展,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在乳癌脑转移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李艳王丕琳宋茂民尹子毅
- 关键词:乳腺癌脑转移化疗内分泌治疗
- 内分泌治疗:轻轻松松治乳癌
- 2009年
- 近年来,受到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环境污染的影响,乳腺癌逐渐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手术和放、化疗是大家所熟知的乳腺癌治疗手段。但是。
- 尹子毅
-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