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宝文

作品数:24 被引量:22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油藏
  • 4篇盆地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多次波
  • 3篇页岩
  • 3篇页岩油
  • 3篇油层
  • 3篇油田
  • 3篇特低渗
  • 3篇特低渗透
  • 3篇次波
  • 2篇低渗透油藏
  • 2篇叠前
  • 2篇多次波衰减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油流
  • 2篇油流动
  • 2篇原油

机构

  • 21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4篇崔宝文
  • 6篇王维红
  • 3篇李莉
  • 3篇石成方
  • 3篇刘洪
  • 2篇韩德金
  • 2篇曾锐
  • 2篇杨振宇
  • 2篇庞彦明
  • 2篇赵国忠
  • 2篇乐建君
  • 2篇刘春林
  • 2篇石梅
  • 2篇郭万奎
  • 2篇秦月霜
  • 2篇蒙启安
  • 2篇周永炳
  • 2篇朱凯
  • 2篇韩培慧
  • 2篇牛彦良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深层断陷区地震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应用波动方程的Kirchhoff积分解实现地下反射层的偏移问题,该技术应用所有偏移距的地震资料,能适应纵横向速度变化较大的情况,是复杂地区地震资料成像的较理想的方法.叠前时间偏移是对偏移处理和偏移速度修改的一个迭代过程,偏移速度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偏移效果.对大庆油田古龙断陷某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进行成像处理,对于埋深较大的目的层,断陷结构复杂,介质的各向异性较为严重,所以应用考虑各向异性参数的速度修改公式,得到较为精确的偏移速度体,进而保证偏移CRP道集拉平,得到成像良好的偏移数据体.实际地震数据偏移处理结果表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可对复杂构造的地震数据准确成像,可在古龙地区断陷地层勘探中推广应用.
崔宝文王维红
关键词:叠前时间偏移
深化油田地质和配套方法研究,发展勘探开发一体化被引量:3
2009年
2002年以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由于受所处阶段的限制,以及在地质研究、地震资料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衔接上存在问题,储量动用率较低,为此实行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经过几年的努力,迎来了大庆油田探明储量的第3个高峰,积极探索有效开发途经,储量动用率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外围油田有效快速上产,实现了勘探开发的和谐发展。
崔宝文王永卓万新德苏致新孙涛
关键词:勘探开发一体化大庆油田探明储量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裂缝发育期次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近年来,在大庆油田外围盆地油气勘探中新发现了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碎屑岩潜山油藏,其油气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裂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在岩心裂缝观察、构造演化历史以及热演化历史分析基础上,通过对裂缝充填方解石的稳定同住素测定和包裹体测定以及岩石声发射实验,对裂缝形成的主要期次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布达特群裂缝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的发育特点,主要存在3个破裂期:第一期裂缝与南屯末一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的构造运动有关,缝内以石英充填为主,石英的形成温度介于72~76℃,并见有烃类包裹体,但其成熟度较低;第二期裂缝是在伊敏时期区域伸展作用下形成的,裂缝以方解石和微-细晶石英充填为主,其形成温度介于117~154℃,该期烃类成熟度明显增强;第三期裂缝是在伊敏末期强烈的抬升作用下形成的,裂缝内充填了微-细晶方解石和石英,其形成温度介于89~110℃,烃类成熟度减弱。
任丽华林承焰李辉王海涛张荻楠崔宝文
关键词:裂缝稳定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布达特群
川东北地区平安1井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重大突破及意义被引量:25
2022年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简称川东北)古中央凹陷的平安1井在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获得百吨高产,实现了四川盆地凉高山组页岩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基于平安1井的勘探成果,系统分析了川东北地区凉高山组页岩油成藏条件和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平安1井突破层系为凉高山组湖相富有机质页岩,其岩石类型为长英质页岩,孔隙度平均值为2.06%,以粒间孔、晶间孔为主,微裂缝发育;TOC值为0.64%~1.35%,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R o为1.51%~1.66%,脆性矿物含量为50.4%~54.8%。综合评价认为川东北地区在前陆盆地背景下,广泛分布的半深湖相页岩富含有机质,有利于页岩油气富集成藏。其中凉上段发育3套页岩,生烃能力强,演化程度高,整体为一套高质量烃源岩;保存条件好、地层超压、孔—缝体系发育,既是有效储层又是高效产层。平安1井的突破,展示了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巨大勘探潜力,对加快四川盆地页岩油勘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何文渊何海清王玉华崔宝文崔宝文郭绪杰白雪峰蒙启安
关键词:四川盆地页岩油气
一种化合物、其合成工艺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其合成工艺及其应用。解决现有粘土稳定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粘土稳定效果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由下述工艺合成:原料中间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合成反应、中间体DMDAAC的自由基聚...
于佰林杨清彦崔宝文曹维政石成方房丽娟田利民
文献传递
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油藏裂缝储层测井评价被引量:18
2007年
针对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变质岩裂缝油藏岩性复杂、储层介质类型复杂、有效储层识别难和储量参数确定难的特点,开展了裂缝储层特征的综合研究。在总结该区岩心裂缝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针对变质岩裂缝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测井解释符合率在86%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布达特群变质岩潜山裂缝油藏测井综合评价技术难题,为该区储量评价和开发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奠定了基础。
闫伟林崔宝文殷树军
关键词:潜山油藏测井评价苏德尔特油田
基于自动增益控制调制法的高频重建技术被引量:10
2007年
针对我国东部油田目前急需解决的河流相薄互层储层预测中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频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地震资料极值点得到的调制函数通过与原地震资料的运算得到重建资料的高频部分,保留原地震资料的低频部分,得到重建的高频地震资料.该方法计算时间较常见方法大大缩短,参数调节非常方便,结果保持了原有同相轴的波组特征,避免了常见提频方法中打破原有同相轴添加新的零点产生假象的错误,而且对比原始剖面增添了层间细节.该方法有效的拓宽了地震资料有效频带,并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给予证实.
曾锐刘洪秦月霜崔宝文牛彦良
关键词:高频重建自动增益控制调制
松辽盆地中央隆起潜山成藏条件及模式被引量:4
2020年
松辽盆地中央隆起是夹持在东、西两大断陷带之间的大型正向潜山构造带,两侧发育徐家围子、长岭等富油气凹陷,资源十分丰富,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成藏条件优越,近期风险探井隆探2井、隆平1井获得突破,证实了该领域巨大的勘探潜力。根据隆起和凹陷的接触关系以及运移通道的组合,构建了断—断双顺型、断—断双反型、断—断顺反型、断—超双顺型、断—超顺反型和超—超双顺型6种供烃方式以及断裂—缝网型、砂砾岩—断裂—缝网型、断裂—不整合—缝网型、砂砾岩—不整合—缝网型及砂砾岩—断裂—缝网—不整合型5种输导体系,并将中央隆起成藏演化及成藏概括为褶皱基底剥蚀夷平阶段、裂隆耦合风化淋滤阶段、中央隆起封盖成藏阶段和中央隆起稳定保存4个阶段。通过解剖和类比中央隆起成藏模式,指出夹持于断陷期富油气凹陷之间的凸起具有和中央隆起相似的成藏条件,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是松辽盆地油气勘探的战略接替领域,凸起潜山和内幕是主要的突破目标。
易士威李明鹏徐淑娟郭绪杰崔宝文蒙启安程宏岗武雪琼崔俊峰王立贤
关键词:松辽盆地输导体系成藏模式
中国页岩油革命值得关注的十个问题
2023年
基于对美国页岩革命的历程及中国陆相盆地与美国海相盆地页岩油地质、工程特征差异性的分析,提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革命值得关注的10个问题,包括美国页岩油与致密油术语的使用及演化、美国页岩油/致密油的发展历程、页岩革命的提出与内涵、美国页岩革命成功可借鉴的体制机制经验、美国页岩油工作模式、页岩油盈利模式与投资渠道的关系、页岩油产量递减关系、中国页岩油突破的具体时间、页岩油的分类原则与标准和中国陆相页岩油革命。研究认为,北美地区页岩油和致密油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美国"页岩革命"的核心是提高钻完井效率、降低建井成本、提高单井产量,其工作模式发展阶段主要从井型的变化、水平井水平段长的变化和水力压裂的发展来划分;钻完井数是反映页岩油勘探开发活动的重要指标;页岩油开采的盈利模式与投资渠道关系紧密,美国公司追求尽快收回投资获取利润,普遍采用放压生产模式,产量递减快,生产曲线呈"L"型;在体制机制上,运用市场机制、"油公司+精益化管理"项目运营模式、建立共享开放的数据库等经验值得借鉴。从资源基础、工程技术能力和产量预期来看,中国具备陆相页岩油革命成功的基本条件,全力推进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市场化、技术与管理方式变革,突出页岩油"质的发展与量的突破",切实将资源量转变为储量、将储量转化为效益产量,可以确保页岩油革命取得胜利。
孙龙德刘合刘合崔宝文朱如凯孟思炜崔宝文
关键词:页岩油
古龙页岩油富集因素评价与生产规律研究被引量:12
2023年
基于大量钻井、分析测试、模拟实验,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古龙页岩)的生烃演化、页岩油赋存状态、孔缝演化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大量试油试采资料,开展古龙页岩油富集层评价、生产特征与产量递减规律分析。研究表明:(1)古龙页岩在Ro值为1.0%~1.2%时进入大量排烃期,最大排烃效率为49.5%;中低演化阶段,页岩油的主要赋存空间从干酪根向岩石与有机孔缝转移;中高演化阶段,页岩油由吸附态向游离态转化。(2)孔隙类型主要为黏土矿物晶间孔缝、溶蚀孔和有机孔,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在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间形成大量晶间孔缝,有机质裂解作用形成网状孔缝。(3)游离烃含量、可动孔隙度、总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是页岩油富集层分类评价的核心指标参数,Ⅰ类层标准为S_(1)≥6.0 mg/g,可动孔隙度大于等于3.5%,总孔隙度大于等于8.0%,脆性矿物含量大于等于50%,综合认为Q2—Q3、Q8—Q9油层最优。(4)轻质油带核心区水平井首年累产高,属于双曲递减模式,递减指数一般为0.85~0.95,首年递减率为14.5%~26.5%,单井预测可采储量(EUR)大于2.0×10^(4)t。在勘探生产实践过程中,仍需进一步持续攻关解决生排烃机制、地层条件下页岩孔隙度与含油气性测试方法与标准、富集区边界精细刻画、页岩力学性质和体积改造、提高采收率技术等难题,提高单井EUR,实现规模效益开发。
孙龙德孙龙德朱如凯崔宝文朱如凯李斌会王瑞高波冯子辉曾花森李斌会江航
关键词:生排烃产量递减规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