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党鹏 作品数:62 被引量:25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文化科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塔里木盆地西部斯姆哈纳剖面始新世双壳类生物地层及海侵事件 塔里木盆地西部海侵-海海退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热点,斯姆哈纳剖面位于塔里木盆地最西部,是特提斯海侵-海退的理想地区。斯姆哈纳剖面古近纪海相地层发育完好,产有丰富的双壳类、腹足类、有孔虫和介形虫等化石。现对产于该剖面卡拉塔尔... 熊昕 席党鹏 万晓樵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西部 古近纪 双壳类 文献传递 松辽盆地东缘岳王城剖面嫩江组二段生物地层及其对湖侵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1 2019年 松辽盆地嫩江组二段下部沉积期发生了大规模的湖侵事件,在整个盆地范围形成一套黑色泥页岩夹油页岩。然而,前人对嫩江组二段的地层及相关地质事件的研究主要基于井下岩心,地表露头不多见。通过调查,在松辽盆地东缘农安县青山口第二松花江沿岸发现一新的剖面岳王城剖面,出露连续的嫩江组一段顶部二段下部地层。通过对该套地层进行厘米级的描述和详细的分层,将该剖面地层划分为24层,累计厚度31.54m。第1层为嫩江组一段顶部,为青灰色砂质泥岩,含少量介形类化石;第2~24层为嫩江组二段下部,主体为暗色泥页岩夹油页岩、泥灰岩等,含丰富的介形类、叶肢介、鱼类,少量有孔虫及其他生物。此外,在嫩江组底部还发现一层火山灰和一层磷块岩。对其中的介形类化石进行初步研究,识别出11属18种。通过介形虫古生态和沉积学研究,并结合其他手段,初步探讨了该沉积期的湖泊环境,认为嫩二段下部沉积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湖侵,从一段顶部的滨浅湖过渡为二段下部的深湖环境,之后湖平面在波动中逐渐下降。 史忠叶 席党鹏 覃祚焕 童晓宁 祝孟博 俞志强 顾安琪 宋建中 胡建芳 王旭日 万晓樵关键词:松辽盆地 嫩江组 介形类 晚白垩世 古环境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LD17井明水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016年 松科1井位于松辽盆地,是中国大陆第一口以白垩纪陆相地层为研究对象的全取心科学探井,其生物地层、磁性地层等证据显示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可能位于明水组二段上部。为了进一步确定松辽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位置和晚白垩世末期气候-环境变化,本研究选择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的LD17井,对明水组的孢粉类化石开展了分析。自下而上识别出三个组合:Taxodiaceaepollenites-Wodehouseia-Aquilapollenites组合、Schizaeoisporites-Pinuspollenites-Callistopollenites组合和Pinuspollenites-Ulmipollenites-Tricolpollenites组合。组合1、2的时代为Maastrichtian,而组合3面貌可能更接近于早古新世,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可能位于组合3底部,即明二段中部。同时,对含孢粉化石丰富的明一段进行定量分析,孢粉植被主要为针、阔混生林和灌丛,总体反映了一种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根据特征孢粉类型推断明一段中部沉积期,即Maastrichtian早期可能发生了一次极冷极湿事件,与当时全球白垩纪变冷事件同步。 崔璨 席党鹏 黄清华 聂志阳 史忠叶 万晓樵关键词:孢粉组合 地质意义 松辽盆地 塔里木盆地西部巴什布拉克剖面古新世-始新世界线期间有孔虫生物地层研究 古新世/始新世(P/E)界线时期是新生代最为重要的气候转变期之一,该时期发生的极热事件(PETM,Paleocene Eocene Thermal Maximum)导致了急速的升温并对地球系统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特提... 江湉 席党鹏 万晓樵 曹文心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西部 文献传递 中国学者获得第20届国际介形类大会的举办权 2022年 2022年7月,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19届国际介形类大会(1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stracoda)上,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席党鹏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亚琼副研究员领衔,联合云南大学翟大有研究员、李祥忠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袁爱华副教授和香港大学Moriaki Yasuhara副教授等在内的全体中国介形类学者,成功获得了第20届国际介形类大会(2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stracoda)的举办权。第20届国际介形类大会将于2026年夏季在北京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为共同主办单位;云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香港大学等高校及研究院所将作为联合协办单位。这将是国际介形类大会首次在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举行,对促进我国现生及化石介形类相关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席党鹏 王亚琼关键词:举办权 乌恰县贝壳山:塔里木盆地西部沧海桑田的见证者 被引量:2 2023年 塔里木盆地西部位于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极为干旱,以荒漠为主,但在3400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汪洋大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乌恰县的著名景观“贝壳山”,则是塔里木盆地西部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文章通过贝壳山的地层及所含化石的详细观察和考证,尝试重现塔里木盆地西部如何从“沧海”变为“桑田”的过程。贝壳山的组成为始新世中期(距今~4600万年)的浅海相牡蛎化石,表明在始新世中期,塔里木盆地西部还是一片属于新特提斯洋东北缘的海湾,气候温暖,水体清澈,发育了丰富的以牡蛎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堆积了一套厚厚的贝壳层,即卡拉塔尔组。至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海水逐步退出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之后随着天山和昆仑山的不断隆升,原来埋藏在地下的贝壳层逐渐出露,形成如今的贝壳山。 杨婉舒 熊昕 席党鹏 万晓樵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双壳类 特提斯 古近纪 大庆油田徐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微体生物及其古气候响应 被引量:8 2007年 对大庆油田徐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界线上下约12.20 m长的岩心做了详细采样、描述,进行了孢粉、介形类化石的处理、鉴定和分析,以恢复界线上下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表明,采样段底部沉积期主要出现一种相对深水还原的沉积环境,介形类、水源和陆源生物均比较繁盛,孢粉Cyathidites类型占优势,显示出一种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向上岩层颜色变浅,粒度有所加粗,化石含量迅速减少,反映出沉积水体急剧变浅,气候变得比较干热,生物受到打击,在1 612.90 m界线处介形类化石完全消失,孢粉含量也急剧减少;再向上岩性明显变粗,并出现红层,反映当时湖水变得很浅,可能为三角洲淤积相,气候更加干热,并有波动,化石很少见。因此可以看出在界线上下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的大背景下,水体由深而平静变得浅而动荡,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变得相对干热,生物出现由繁盛到衰退的变化过程。 崔莹 席党鹏 万晓樵关键词:孢粉 介形类 古气候 大庆油田 松辽盆地晚三冬期的黑碳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 2017年 黑碳(BC)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碳物质,古老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可以重建过去的火灾事件和陆地植被演化历史。文中通过对晚三冬期松辽盆地姚家车站剖面、后金沟剖面和岳王城剖面的黑碳记录进行分析,来揭示嫩江组一段到二段下部的火灾事件、气候特征及植被变化信息。研究结果显示:嫩江组一段BC的含量较低,为0%~0.22%,表明可能存在的火灾事件规模很小;在该段时期有几次BC/TOC值较高,暗示着小规模的火灾事件。在嫩二段下部BC的含量突然升高,最高可达1.4%,反映了大规模火灾事件的发生。黑碳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 CBC)数据表明:在嫩一段,黑碳的δ^(13) CBC值(-29.4‰^-25.0‰)表现为逐渐偏正的趋势,可能是由大气CO_2浓度逐渐降低所导致;在嫩二段下部,δ^(13) CBC值先呈现突然偏负的趋势,可能是由于大规模的火灾事件以及火山活动引起的大气CO_2浓度短暂升高以及植被类型的变化所造成的,之后δ^(13) CBC值又表现为逐渐偏正的特征。综合来看,在嫩江组一段仅发生小规模火灾事件,嫩二段下部则发生大规模火灾事件,由嫩江组一段到二段下部大气CO_2浓度呈现降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 祝孟博 宋建中 童晓宁 胡建芳 席党鹏 曹怀仁 彭平安 万晓樵关键词:松辽盆地 嫩江组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二段下部湖泊水体环境变化 被引量:7 2017年 以松辽盆地李家坨子露头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热解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数据研究了青山口组二段下部(K_2qn^2)的沉积水体环境。该剖面样品成熟度均较低,氢指数和氧指数分别介于210~773(mg HC/g TOC)和2~188(mg CO_2/g TOC),其交叉图表明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根据地球化学数据,整个剖面湖泊水体环境演化可分为3个演化时期:阶段Ⅰ的伽马蜡烷指数及芳基类异戊二烯/菲比值较低,结合低的重排甾烷/规则甾烷比值及姥鲛烷/植烷比值和脱羟基维生素指数交叉图,指示湖水以半咸水的缺氧条件为主。阶段Ⅱ中,24-正丙基-胆甾烷和24-异丙基-胆甾烷含量变化证明该阶段发生短时间尺度的海水入侵事件,并导致半深湖到深湖相的缺氧环境;海水入侵带来大量的海洋生物、氧气、营养有机质及含硫物质,使得湖水盐度升高并以半咸水到咸水为主;高丰度的芳基类异戊二烯化合物反映该时期水体中富含自由态的H_2S,并且伴随水体分层、透光带缺氧及化跃层上移现象。但是,阶段Ⅱ演化的后期阶段湖水以淡水到半咸水沉积为主,同时氧含量升高,指示淡水输入量增加。阶段Ⅲ沉积时期因受到半干旱气候条件的影响,水体出现高盐度、缺氧且化跃层较浅的沉积环境,此时期动荡的水体不利于绿硫细菌的生长发育及游离态H_2S的保存。 曹怀仁 胡建芳 彭平安 席党鹏关键词:松辽盆地 生物标志化合物 盐度 松辽盆地青山口地区嫩江组下部生物地层及环境变化 被引量:13 2007年 对松辽盆地青山口地区后金沟剖面进行化石的系统采样、鉴定和分析,识别出了介形类Cypridea gunsu-linensis-Cypridea ardua和Ilyocyprimorpha netchaevae-Periacanthella portentosa-Cypridea ordinata组合,孢粉Proteacidites-Cyathidites-Dictyotriteles和Lythraites-Aquila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组合。根据介形类、孢粉化石组合,结合叶肢介化石和岩性等资料,厘定了该剖面的层位,认为后金沟剖面属于嫩江组一段上部-二段下部。在生物地层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沉积时期的古生态、古环境、古气候分析。根据介形类化石的保存特征及丰度、分异度,并结合其他资料,推测在嫩江组一段-二段沉积过渡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湖侵。伴随着湖侵,介形类经历了一个衰退、消亡、复苏的过程。根据对孢粉的分析,认为该沉积期总体属于湿润到半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其中在嫩江组二段底部黑色页岩的沉积期显得气候更加湿热,向上开始逐渐变干凉。 闫晶晶 席党鹏 于涛 万晓樵关键词:介形类 孢粉 古环境 嫩江组 松辽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