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娇娇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酯化葡甘露聚...
  • 2篇甘露聚糖
  • 1篇毒素
  • 1篇毒性
  • 1篇蓄积毒性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氧化铜
  • 1篇玉米赤霉烯酮
  • 1篇肉鸡
  • 1篇三聚氰胺
  • 1篇培养基
  • 1篇培养基质
  • 1篇氰胺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淋巴细...
  • 1篇吸附剂
  • 1篇细胞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机构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德州学院

作者

  • 4篇朱风华
  • 4篇陈甫
  • 4篇朱连勤
  • 4篇张娇娇
  • 3篇齐娟
  • 3篇苏强
  • 1篇巩青军
  • 1篇高晨

传媒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饲料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聚氰胺对肉鸡的急性口服毒性和蓄积毒性被引量:5
2012年
试验1,选取105羽15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7个组,每组15羽,分别一次性口服三聚氰胺333.33、436.79、572.35、750.00、982.77、1 287.80mg/kg体重和1 687.50mg/kg体重,观察14d,评价三聚氰胺对肉鸡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AA肉鸡口服三聚氰胺的LD50为729.96mg/kg体重,95%可信限为682.08~781.20mg/kg体重。试验2,选取50羽15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羽,试验组肉鸡每日口服三聚氰胺182.49mg/kg体重,累积剂量至5LD50时结束试验,对照组口服等剂量淀粉,评价三聚氰胺对肉鸡的蓄积毒性。试验结束后,对存活肉鸡进行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蓄积系数K>5。蓄积毒性试验中存活的鸡一次口服三聚氰胺729.96mg/kg体重后,死亡率达12.5%;对照组肉鸡初次口服三聚氰胺729.96mg/kg体重后,死亡率达52%,两者差异显著(Χ2=8.69,P<0.01)。由此可见,三聚氰胺对肉鸡具有低毒性和轻度蓄积毒性,肉鸡对三聚氰胺有较高的耐受性。
苏强朱连勤朱风华陈甫张娇娇巩青军
关键词:三聚氰胺肉鸡急性毒性蓄积毒性
纳米氧化铜对鸡肝细胞CP mRNA表达及培养基质中肝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将培养48h的鸡原代肝细胞随机分为13组,每组3个重复。第1组为对照组,第2~5、6~9和10~13组分别以硫酸铜、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2、4、8、16mg/L,继续培养24h后检测上清中AKP、AST、ALT、γ-GT和LDH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细胞CP 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以硫酸铜形式添加铜2~16mg/L、以氧化铜形式添加铜8~16mg/L和以纳米氧化铜形式添加铜16mg/L,培养基质中γ-G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铜2mg/L时,硫酸铜组γ-GT活性显著高于纳米氧化铜组(P<0.05),添加铜8mg/L时,氧化铜组γ-GT活性显著高于纳米氧化铜组(P<0.05)。添加铜2mg/L时,硫酸铜和氧化铜组AST和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纳米氧化铜组(P<0.05)。添加铜2mg/L时,氧化铜组ALT活性显著高于纳米氧化铜组(P<0.05)。添加铜8mg/L时,硫酸铜和氧化铜组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纳米氧化铜组(P<0.05)。添加铜2~8mg/L时,肝细胞CP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铜2mg/L时,纳米氧化铜组肝细胞CP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氧化铜组(P<0.05),氧化铜组显著高于硫酸铜组(P<0.05);肝细胞CP mRNA表达量随铜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结果表明,基质中铜达到2mg/L时,纳米氧化铜比硫酸铜、氧化铜更有利于肝细胞生长,纳米氧化铜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的损害作用低于硫酸铜和氧化铜。
张娇娇朱风华陈甫高晨齐娟苏强朱连勤
关键词:纳米氧化铜肝酶CPMRNA
EGM吸附ZEN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保护效应被引量:6
2012年
吸取500μL含0.1亿个/mL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悬液,分别加入2个24孔细胞培养板的32个孔内,每4个孔为1组,共设8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每孔加入500μL RPMI-1640完全培养液;第2组每孔加入500μL含10μg/mL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培养液;第3~5组每孔分别加入500μL含0.01%、0.20%和0.30%酯化葡甘露聚糖(EGM)的培养液;第6~8组每孔分别加入500μL含0.01%、0.20%和0.30%EGM,均含10μg/mL ZEN的培养液;第2~8组ZEN质量浓度为5μg/mL;第3和6组、第4和7组及第5和8组的EGM含量分别为0.05%、0.10%和0.15%。37℃,5%CO2培养72 h后,检测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α干扰素(IFN-α)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培养液中加入0.05%~0.15%EGM及培养液中加入5μg/mL ZEN和0.05%~0.15%EGM组,IL-2和IFN-α含量、SOD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培养液中加入5μg/mL ZEN,MDA含量显著低于培养液中加入5μg/mL ZEN。培养液中加入0.10%和0.15%EGM后,IL-2和IFN-α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由此表明:EGM对淋巴细胞增殖无不良影响,并能通过吸附ZEN有效地减轻ZEN对淋巴细胞的损伤。
齐娟朱风华陈甫张娇娇朱连勤
关键词:酯化葡甘露聚糖淋巴细胞玉米赤霉烯酮
不同酯化葡甘露聚糖体外吸附霉菌毒素能力的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比较了不同方法合成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对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烟曲霉毒素B1(FB1)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磷酸化EGM 1号对AFB1、DON、ZEN、FB1的吸附力分别为400.30、182.64、398.19、356.45μg/g,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1)。磷酸化EGM 1号吸附霉菌毒素的效果优于进口产品霉可吸,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齐娟朱风华陈甫苏强张娇娇朱连勤
关键词:酯化葡甘露聚糖霉菌毒素吸附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