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10年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病,病死率将近100%。近年来关于狂犬病分子生物学、致病机理以及疫苗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作者通过介绍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新进展,揭示了狂犬病的最新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 张婧关键词:狂犬病 病毒 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重组鸭瘟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构建含有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的重组鸭瘟病毒,将已建立的鸭瘟病毒TK基因缺失转移载体(pBlueSK-TK-EGFP)进行改造,在其绿色荧光表达盒内插入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将重组后的转移载体(pBlueSK-TK-EGFP-VP1)转染已感染鸭瘟病毒的鸭胚成纤维细胞.原始病毒液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上盲传3代后仍能观察到绿色荧光;以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对pBlueSK-TK-EGFP-VP1转染的细胞样品作Westen-blot检测,出现特异条带,且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 000.结果表明该研究已成功构建携带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的鸭瘟病毒TK基因缺失转移载体,其能够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 张婧 董嘉文 罗永文 郭霄峰关键词:鸭瘟病毒 VP1基因 表达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重组鸭瘟病毒的构建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Virus,DHV)引起的4周龄以内雏鸭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鸭肝炎病毒共有3个血清型,我国发生的鸭病毒性肝炎主要... 张婧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 鸭瘟病毒 中和抗体 猪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0年 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又称为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引起的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可造成猪咳嗽、气喘、肺心叶、间叶、中间叶虾肉样病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将对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等做系统综述。 张婧 亓达博关键词:猪支原体肺炎 留置针在兽医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 张驰野 刘瑞磊 余军军 张婧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耳静脉采血 采血方法 动力学试验 兽医 反刍动物 猪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猪细小病毒(PPV)是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无囊膜单链DNA病毒,成熟的病毒粒子为等轴二十面对称体,直径18~20nm。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能够在PK15、新生仔猪肾细胞等生长,并产生细胞病变。PPV具有血凝活性,能够凝集人O型、大鼠、小鼠等的红细胞,其中以豚鼠的红细胞最敏感。PPV对高温的抵抗力很强, 张婧 亓达博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 DNA病毒 病毒粒子 细胞病变 血凝活性 PPV 新型佐剂狂犬病灭活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拯救出狂犬病毒的携带双G基因的HEP-dG株,选用新型佐剂制成狂犬病灭活疫苗,进行小鼠免疫试验、比格犬最小免疫剂量试验、免疫持续期试验。试验表明,携带双G基因的HEP-dG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该新型佐剂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具有完全的保护力和较长的免疫保护持续期。 顿灿 孙招金 薛素强 李敏 梁红茹 王玉 谢运冰 张婧 张东霞 黄永亮 郭霄峰关键词:佐剂 免疫试验 兽用消毒剂的临床应用 2010年 利用消毒剂对畜禽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借以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已成为提高饲养质量,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下面介绍目前常用消毒剂,以期为畜禽场日常的消毒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张婧关键词:兽用消毒剂 畜禽传染病 消毒防疫工作 周围环境 传染途径 畜禽场 闽粤琼三省土壤虫生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虫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大类群,利用真菌杀虫剂防治农林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方向。虫生真菌在土壤中分布广泛,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真菌群落有着显著差异。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分离出适应当地气候耐高湿、高... 张婧关键词:农田土壤 虫生真菌 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鸭瘟的综合防治 2010年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两腿发软无力,下痢,口渴,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1,2]。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本文就鸭瘟病毒的研究历史、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预防等研究进行了一次综合整理,希望为鸭瘟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张婧关键词:鸭瘟 鸭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