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明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公安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刑事
  • 4篇刑事责任
  • 4篇刑事责任能力
  • 4篇精神病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精神分裂症患...
  • 4篇分裂症
  • 3篇凶杀
  • 3篇凶杀行为
  • 3篇司法
  • 3篇司法鉴定
  • 3篇司法精神
  • 3篇司法精神病
  • 3篇司法精神病鉴...
  • 3篇精神病鉴定
  • 2篇法医
  • 1篇制式
  • 1篇射击距离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机构

  • 5篇北京市公安局
  • 4篇北京市公安局...
  • 4篇北京回龙观医...

作者

  • 5篇张家明
  • 4篇姚付新
  • 4篇魏立和
  • 4篇孙毅
  • 4篇刘双臣
  • 4篇王鸿勋
  • 1篇李学合
  • 1篇刘兴甲
  • 1篇李春风
  • 1篇邢占军
  • 1篇赵强
  • 1篇侯长栋

传媒

  • 3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司法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的特征及相关的精神病理学差异。方法采用自编犯罪学调查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62例凶杀案,与已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64例凶杀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凶杀行为的主要原因均为幻觉、妄想,但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被害妄想(χ2=9.63,P<0.01)及病理性防卫更为突出。作案动机中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动机多见(χ2=10.50,P<0.01),已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现实动机增多(χ2=8.11,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凶杀行为的犯罪学特征相对稳定。精神病理症状早期识别及有效治疗对于预防凶杀行为有重要意义。
姚付新刘双臣孙德江王鸿勋张家明孙毅魏立和
关键词:司法精神病鉴定刑事责任能力凶杀行为首发精神分裂症
制式猎枪(12~#霰弹)射击距离的实验研究
2002年
邢占军刘兴甲李春风张家明侯长栋李学合赵强
关键词:法医鉴定学射击距离
精神分裂症患者杀亲行为的司法鉴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杀亲行为的特征及相关的精神病理学的差异。方法采用自编犯罪学调查表对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亲属为凶杀对象的凶杀案,与68例以非亲属为凶杀对象的凶杀案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凶杀行为的主要原因均为幻觉、妄想,但对照组的关系妄想(χ2=4.04,P<0.05)及未经诊治问题突出(χ2=4.09,P<0.05);②在凶杀行为的决意实施方面,研究组计划、预谋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27,P<0.05);③作案工具的选择方面,研究组绝大多数是随机取得(χ2=18.08,P<0.01);④受害人中研究组以配偶(28/61,45.90%)及母亲(24/61,38.24%)为多见,对照组以邻居为多见(27/68,39.71%)。结论精神分裂症杀亲行为的犯罪学特征更具有代表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受害人中的重点预防对象,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卫生宣教有利于凶杀预防。
姚付新刘双臣孙德江王鸿勋张家明孙毅魏立和
关键词:司法精神病鉴定刑事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理性“正当防卫”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病理性防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影响及相关犯罪学的特征。方法以61例具有病理性防卫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为研究组,以73例无病理性防卫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为对照组,采用犯罪学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具有病理性防卫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中幻觉(χ2=5.69,P<0.05)及被害妄想(χ2=28.87,P<0.01)多见;作案动机以病理动机突出(χ2=50.22,P<0.01),很少出现现实动机(χ2=15.57,P<0.01),案发时行为的紧迫性十分明显(χ2=63.17,P<0.01);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为无责任能力者明显多于对照组(χ2=16.12,P<0.01);疾病诊治情况,研究组未经诊治情况较多见(χ2=5.09,P<0.05)。结论病理性防卫与正当防卫理论存在某些相同点,在具有病理性防卫行为的凶杀案中,借鉴正当防卫理论,对评定刑事责任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姚付新刘双臣孙德江王鸿勋张家明孙毅魏立和
关键词:法医精神病学刑事责任能力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
城乡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司法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的城乡差异及相关的精神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犯罪学调查表对62例城镇精神分裂症凶杀案与72例农村精神分裂症凶杀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凶杀行为的主要原因均为幻觉、妄想,但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偏低(t=6.09,P<0.01)、外显精神症状较为突出(χ2=5.13,P<0.05),被害人以邻居多见(χ2=3.46,P<0.05);城镇精神分裂症凶杀案中无业人员多见(χ2=9.01,P<0.01)。结论文化差异及经济、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凶杀行为存在影响。
姚付新刘双臣孙德江王鸿勋张家明孙毅魏立和
关键词:司法精神病鉴定刑事责任能力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