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广胜

作品数:244 被引量:2,115H指数:24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6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9篇经济管理
  • 11篇社会学
  • 11篇政治法律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2篇农民
  • 56篇农民工
  • 56篇民工
  • 35篇农业
  • 28篇农村
  • 22篇农户
  • 20篇就业
  • 17篇实证
  • 17篇资本
  • 17篇劳动力
  • 15篇新生代农民
  • 15篇新生代农民工
  • 15篇影响因素
  • 14篇意愿
  • 14篇面板数据
  • 13篇人力资本
  • 13篇市民
  • 12篇市民化
  • 12篇县域
  • 11篇务工

机构

  • 220篇沈阳农业大学
  • 51篇辽宁大学
  • 6篇沈阳工业大学
  • 5篇辽宁省农业科...
  • 5篇沈阳市委党校
  • 3篇山东社会科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辽宁省农村信...
  • 2篇沈阳市财政局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 1篇衢州学院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作者

  • 244篇张广胜
  • 22篇周密
  • 22篇江金启
  • 20篇王振华
  • 15篇戚迪明
  • 14篇杨肖丽
  • 14篇周娟
  • 11篇李旭
  • 8篇陈素琼
  • 7篇罗丹程
  • 7篇张雯
  • 7篇王珊珊
  • 7篇李明文
  • 6篇罗金
  • 6篇刘德军
  • 6篇韩雪
  • 6篇孙学涛
  • 5篇李旻
  • 4篇黄庆玲
  • 4篇吕杰

传媒

  • 26篇农业经济
  • 19篇沈阳农业大学...
  • 16篇农业技术经济
  • 10篇农业经济问题
  • 8篇商业研究
  • 6篇高等农业教育
  • 5篇经济研究导刊
  • 5篇农林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农村经济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2010年全...
  • 3篇调研世界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林业经济问题
  • 3篇南方人口
  • 3篇2012年全...
  • 2篇中国科技论坛
  • 2篇软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10篇2022
  • 4篇2021
  • 10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15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20篇2014
  • 16篇2013
  • 22篇2012
  • 11篇2011
  • 23篇2010
  • 14篇2009
  • 17篇2008
  • 16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3
2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农村建设绩效检验及评价——基于对辽宁45个乡镇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在对辽宁45个乡镇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新农村建设内容,确定了5大类、22个小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建立和运用绩效评价模型,分门别类地指出了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出客观分析,力求为推进辽宁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张广胜邹顺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农业经济
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及其工资差距——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分解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S)2002年、2007年和2008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及其工资差距。研究发现:2002-2008年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有了很大提升;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工资收入有正向显著的影响,但在不同的年份影响程度差异很大,在校正了就业稳定性的选择性偏差之后,该结论依然稳健;非稳定就业和稳定就业农民工的工资差距在2002年到2007年间减小,2007年到2008年间增大,并且主要由特征差异造成,歧视效应所起的作用逐渐减小;在不同的收入组中,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不同,人力资本效应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逐渐增强,劳动力市场分割效应则相反。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歧视效应在不同收入组中对工资差距影响程度的变动特征。
陈技伟张广胜郭江影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工资差距
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家庭城市生活消费的影响——以举家迁移农民工家庭为例被引量:11
2016年
基于辽宁省农民工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步法和处理效应模型,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举家迁移农民工家庭城市生活消费的影响,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法进一步考察了社会保障在不同消费水平上对家庭消费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家庭生活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社会保障家庭的消费决策明显区别于无社会保障家庭,这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人均耕地面积、户主年龄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家庭特征对有社会保障家庭和无社会保障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张广胜郭江影江金启
关键词:社会保障反事实分析
辽宁省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及投入优化——以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从整体情况、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层面对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14个乡(镇、村)201个农户的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变动进行分析,并从静态的角度进一步指出玉米生产要素的投入优化方向。结果表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在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规模效率的提升则是技术效率相对有效的根本来源;从不同种植规模来看,除了大规模的农户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正向增长外,中规模、小规模农户的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综合分析可见,玉米生产过程中区域性、结构性投入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尚且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王志丹孙占祥张广胜刘宇航
关键词:玉米全要素生产率DEA-MALMQUIST指数法
适度规模经营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意愿分析——基于辽宁省的农户调查数据被引量:6
2017年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以2013年辽宁省新民市和大洼县358个种粮农户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Logit模型对种粮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家庭务农人口数、平均在家务农时间、人均种粮收入等都会对种粮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王志丹张广胜孙占祥刘宇航
关键词: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多元LOGIT模型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建设思考被引量:6
2015年
市场人才需要的差异性和多变性,要求专业必须通过专业方向建设来增强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以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依据,分析表明,部分理论课程缺乏师资储备、实践教学环节方向性不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滞后及课程学时体系安排不合理是专业方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必须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增强方向特色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化实践教学学时安排等措施来促进专业方向建设,进而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强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和特色。
江金启张广胜刘强吴东立
关键词:专业方向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收入效应及其性别差异被引量:7
2016年
基于辽宁省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劳动合同签订和职业流动频次作为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代理变量,对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收入效应及其性别差异进行分析。OLS回归结果显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变量对农民工工资有正向显著的影响,但对男性农民工的影响更大;职业流动次数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关系,但是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采用Treatment-effects模型校正变量选择性偏差问题,倾向得分值匹配法控制变量内生性问题之后,职业流动次数的估计结果与OLS吻合,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度量的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工资有正向显著的影响,但对女性农民工工资的提升效果更大,与OLS结果不同。同时发现,参加过培训、有高层次社会网络、参加工会的农民工就业稳定的概率更高。
陈技伟江金启张广胜郭江影
关键词:就业稳定性农民工性别差异内生性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分布对农村区域间收入不均等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对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农村区域职业教育分布的均等程度。
李俊玲张广胜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收入不平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从学习方面、工作方面、生活方面、发展潜力、用人单位评价五个方面选取了1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具体权重。发现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农...
郭一墨张广胜周密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层次分析法
林农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与供给现状的比较与分析——以“林改”后的辽宁省为例被引量:12
2010年
以林改后的辽宁省为例,通过对6个县338户林农的调查数据,从技术服务、资金服务、政策与法律服务、森林保险服务和林业合作组织服务等方面分析林农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愿与供给现状,认为辽宁省目前的林业社会化服务程度较低,林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结构差异较大。提出扩大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服务内容、加大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引导林农加入林业合作组织、发挥乡镇林业站在技术推广中的基础作用等政策建议。
李宏印张广胜
关键词: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林农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