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彬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发光
  • 4篇量子
  • 4篇量子点
  • 3篇嵌入式
  • 3篇嵌入式LIN...
  • 3篇自助
  • 3篇自助终端
  • 3篇公共服务
  • 3篇红外
  • 3篇红外传感
  • 3篇CDSE
  • 3篇LINUX系...
  • 3篇传感
  • 2篇荧光
  • 2篇上转换发光
  • 2篇配体
  • 2篇配体交换
  • 2篇包覆
  • 2篇YB
  • 2篇ER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长...
  • 7篇浙江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3篇张庆彬
  • 7篇孔祥贵
  • 4篇曾庆辉
  • 4篇宋凯
  • 3篇孙雅娟
  • 3篇程成
  • 2篇张友林
  • 2篇刘晓敏
  • 2篇曲玉秋
  • 1篇魏高尧
  • 1篇李芸
  • 1篇王新
  • 1篇赵军伟
  • 1篇鄢波
  • 1篇田利金
  • 1篇吕斌
  • 1篇蔡萍根
  • 1篇隋成华
  • 1篇郑金桔
  • 1篇景鹏涛

传媒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物理与工程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光电子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Se/ZnSe量子点在油水两相体系下的聚合物包覆相转移及其光谱表征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油水两相溶液体系,借助于双亲聚合物包覆实现了CdSe/ZnSe核壳结构量子点自油相到水相的相转移。油水两相中的聚合物包覆与已经报道的均相溶液中聚合物包覆量子点的方法不同,包覆过程在油水两相界面处完成,有效地减少了聚合物缠绕引起的量子点团聚,实现了聚合物对量子点的无团聚单分散包覆。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聚合物包覆量子点的表征结果表明获得的水溶性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均一的水力尺寸。吸收和发射光谱表明聚合物包覆过程对量子点的发射峰位和峰型没有引起明显的改变,维持了较高的量子产率。通过荧光微区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人IgG蛋白的特异性检测,证实这种方法获得的聚合物包覆量子点具有较好的与生物分子偶联的功能化基团,适合于生物学标记应用。
张庆彬宋凯孔祥贵曾庆辉张友林孙雅娟刘晓敏
关键词:相转移生物学应用
基于红外传感和Linux系统的自助终端设计与实现
自助终端服务系统因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和Linux系统的自助终端设计与实现。该自助终端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实现终端系统的自动开关,在无人使用时低能耗运行;利用嵌入式Linux操...
张庆彬王刚张哲新周楷文胡斯诚王伟恩
关键词:嵌入式LINUX系统公共服务自助终端
硅包覆上转换纳米晶制备和表征及生物特异性标记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NaYF_4为代表的上转换纳米晶作为细胞及组织标记的研究越来越热。但易团聚,水溶性、生物兼容性差,没有与生物偶联官能团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因而表面修饰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通过水热和共沉淀相结合方法,制备了NaYF_4:Yb^(3+),Er^(3+)上转换纳米晶,并对其包覆二氧化硅壳层。SEM表征硅包覆前后分别为25和250 nm的单分散粒子,说明硅已成功地包覆于纳米晶表面。980 nm激光照射下,样品的PBS胶体溶液呈可视上转换绿光。上转换荧光光谱和寿命均表明二氧化硅壳层对其发光性质影响很小。圆二色谱说明蛋白分子通过戊二醛与纳米晶偶联前后的二级结构基本不变。基于硅片上的抗原抗体荧光免疫识别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偶联蛋白分子的特异性,表明该上转换纳米晶适合于生物标记。
宋凯田利金孔祥贵刘开张庆彬杜创曾庆辉孙雅娟刘晓敏
发光纳米晶的油相体系合成、表面修饰与生物学应用研究
无机发光纳米晶作为新一代的荧光团,在生物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其中以半导体量子点和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研究的最为广泛。生物学应用要求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单分散,强发光,水溶性以及表面含有适合与生物...
张庆彬
基于NaYF_4∶Yb^(3+),Er^(3+)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复合微球组装及其光动力活性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微乳液法,以NaYF4∶Yb3+,Er3+纳米晶为发光基元,肽菁锌(Zn Pc)光敏分子与十八碳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MAO)为功能分子,一步组装获得了NaYF4-Zn Pc-PMAO复合微球,此微球同时具备成像与光动力活性功能,NaYF4可作为低生物背景的荧光成像剂,同时其上转换发光可以敏化Zn Pc用于光动力活性研究,PMAO分子经过简单的水解反应即可实现表面羧基功能化。TEM,Zeta电位与PL测试证实了微球的结构与性能。利用荧光共聚焦成像技术实现了对Hela细胞的发光成像;进一步通过单线态氧监测及980 nm光照下的MTT法细胞活性测试表明微球具有光动力活性功能。
张庆彬程成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复合微球生物成像
CdSe/ZnSe/ZnS多壳层结构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8
2009年
展示了一种简捷的多壳层量子点合成路线。在含有过量Se源的CdSe体系中直接注入Zn源,"一步法"合成了CdSe/ZnSe量子点;进一步以CdSe/ZnSe为"核",表面外延生长ZnS壳层制备了核/壳/壳结构CdSe/ZnSe/ZnS量子点。相对于以往报道的多壳层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减少壳层的生长步骤有效地简化了实验操作,缩短了实验周期,同时减少对原料的损耗。对量子点进行高温退火处理,能够大幅提高CdSe/ZnSe/ZnS量子点的发光量子产率。透射电镜、XRD以及光谱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量子点接近球形,核与壳层纳米晶均为闪锌矿结构,最终获得的CdSe/ZnSe/ZnS量子点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达到53%。为了实现量子点的表面生物功能化,通过巯基酸进行了表面配体交换修饰,使量子点表面具有水溶性的羧基功能团,并且能够维持较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
张庆彬曾庆辉郑金桔孔祥贵曲玉秋宋凯
关键词:配体交换
基于红外传感和Linux系统的自助终端设计与实现
2019年
自助终端服务系统因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和Linux系统的自助终端设计与实现。该自助终端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实现终端系统的自动开关,在无人使用时低能耗运行;利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实现用户操作的简易和精确,实现了实时天气、便携设备自助充电、基于电子地图的公共设备(公共自行车站点、公交车站点、公共厕所地点、医院地点)定位搜索等城市公共服务的功能集成。具有成本低廉,界面老年人友好,适用于郊区与偏远街路的特点,是对提高城乡广大地区智能公共服务覆盖率和智慧城市建设有促进作用的基础设计与实现。
张庆彬王刚张哲新周楷文胡斯诚王伟恩
关键词:嵌入式LINUX系统公共服务自助终端
疏水上转换纳米晶的均相体系聚合物包覆及在发光检测中的应用
2016年
选用水解的十八碳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MAO)为表面修饰分子,发展了一种以疏水纳米粒子吸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Na YF_4-SDS)为中间体的均一液相聚合物包覆纳米粒子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油溶性纳米晶与弱极性聚合物分子难以在单一体系下均匀分散的问题,实现了在均一液相体系下对疏水纳米晶的单分散包覆以及表面羧酸官能团修饰.红外光谱与表面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晶已被聚合物包覆,粒子表面为强电负性的羧酸基团.电镜结果表明聚合物包覆的上转换纳米晶粒径无明显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发射光谱表明聚合物包覆前后粒子的发射谱带无显著变化,保持了原油相粒子的发光性能.进一步的特异性识别荧光显微成像实验证实聚合物包覆后的粒子(Na YF_4-PMAO)可用于生物学检测.
张庆彬孔祥贵程成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生物应用
核-壳CdO/ZnO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特性,正在成为物理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热注入法分解前驱体制备高品质的CdO/ZnO核壳型量子点,研究了相应的能带结构和光学特性.首先,采用水浴法(5℃)将铜铁试剂分别与醋酸镉和醋酸锌混合搅拌后生成镉和锌的铜铁试剂,利用已制备得到的镉的铜铁试剂生成CdO量子点作为核,再分解锌的铜铁试剂在CdO量子点表面生长ZnO壳层,从而制备出结晶良好的CdO/ZnO核壳型量子点.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量子点进行了物相分析,通过透射电镜(TEM)对量子点进行了微观结构的分析,通过荧光光谱对量子点进行了能带变化的分析和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对量子点进行了吸收边的分析,一系列的分析表征证明了核壳结构的生成.
隋成华韦成军蔡萍根张庆彬鄢波吕斌魏高尧李芸
关键词:量子点氧化镉发光动力学
NaYF_4:Er^(3+),Yb^(3+)UCNPs为供体的均相荧光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在基于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的均相分析中,小尺寸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晶(UCNPs)用作供体被认为有很大的优势。通过配体交换的方式制备了大小约12nm、表面带有氨基的水溶性NaYF4∶Er3+,Yb3+UCN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配体交换成功;扫描电镜表明UCNPs的形貌和尺寸没有改变;圆二色光谱表征亲合素偶联UCNPs前后二级结构变化较小。以亲合素化的NaYF4∶Er3+,Yb3+UCNPs为供体;受体为生物素标记的藻红蛋白。通过亲合素—生物素系统拉近供体和受体,引发共振能量传递。当体系中加入自由的生物素分子,它们竞争地与UCNPs表面的亲合素结合,抑制能量传递过程,从而荧光光谱发生变化。根据这种光谱变化与加入生物素量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定量检测,获得了纳摩尔级的检测限。
宋凯张庆彬赵军伟孔祥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