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开刚

作品数:63 被引量:379H指数:10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缺损
  • 14篇骨缺损
  • 14篇骨折
  • 13篇腓骨
  • 12篇骨膜
  • 11篇股骨
  • 9篇细胞
  • 8篇小肠粘膜
  • 8篇小肠粘膜下层
  • 8篇小肠黏膜
  • 8篇小肠黏膜下层
  • 8篇骨移植
  • 8篇干细胞
  • 8篇长骨
  • 8篇肠粘膜
  • 8篇肠黏膜
  • 7篇腓骨移植
  • 7篇成骨
  • 6篇血管
  • 5篇内固定

机构

  • 29篇泰安市中心医...
  • 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解放军第89...
  • 5篇泰山医学院
  • 2篇泰安市泰山区...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8...

作者

  • 63篇张开刚
  • 22篇张长青
  • 21篇曾炳芳
  • 13篇范启申
  • 12篇王军
  • 11篇周祥吉
  • 11篇张锴
  • 9篇苏琰
  • 9篇张树明
  • 8篇张月东
  • 7篇李鸿帅
  • 5篇赵铭
  • 5篇李纯璞
  • 5篇郭冬梅
  • 4篇马玉栋
  • 4篇盛加根
  • 4篇谢雪涛
  • 3篇陈元振
  • 3篇刘强
  • 3篇杨凯

传媒

  • 10篇中国矫形外科...
  • 7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骨科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保健医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襻骨膜内双腓骨组合移植修复长骨长段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血管襻骨膜内双腓骨组合移植修复长骨长段粗骨缺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72只,随机分为3组。A 组:单腓骨移植组;B 组:骨膜外双腓骨组合移植组;C 组:骨膜内双腓骨组合移植组。制成胫骨中上...
范启申张开刚张锴周祥吉张树明
关键词:腓骨骨缺损
文献传递
初次全髋置换中真臼的重建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真臼重建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4月~2003年3月利用股骨头结构植骨、颗粒植骨重建真臼加真臼内移填补假臼造成的骨缺损、解决股骨头的覆盖,治疗由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原发性股骨头坏死造成髋臼移位的病人62例,随访56例,随访8~17个月,平均13.6个月。结果按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2.5分,术后平均82.6分。X线片下2例异位骨化,2例植骨后密度减低,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髋关节脱位、坐骨神经损伤及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利用真臼重建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全髋置换中恢复正常旋转中心及骨储量不足的技术难题,具有稳定髋臼、恢复正常传递负荷的作用。
张景贤张开刚范存义蒋垚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髋臼骨缺损
骨折固定钢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连接骨折断端的骨折固定钢板装置,包括带通孔的钢板(1),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塞堵(2),该塞堵(2)的长度与钢板(1)的厚度相应。本实用新型在骨折端周围的空置...
赵铭张开刚袁慧宁鹏张杰锋
文献传递
血管袢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修复长段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评价带血运单腓骨移植、骨膜外腓骨组合移植及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修复长段粗骨缺损的能力差异,为临床长段粗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的有效术式及理论依据。方法72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胫骨中上段10mm骨缺损模型,用1.2mm双克氏针内固定。实验组:截取腓骨24mm,保护附着的肌肉和腓血管制成带血管蒂的腓骨瓣,在腓骨前内侧纵行切开骨膜并剥离至周径的1/3,截断形成两段各为12mm的腓骨,将腓骨折叠,缝合骨膜两游离缘形成一完整骨膜包裹的双腓骨,两腓骨相对面无骨膜,骨皮质直接对合,两骨端用5-0丝线捆扎,向内侧移位至胫骨缺损处,腓骨远近端插入胫骨髓腔内。对照Ⅰ组:将截取带骨膜的腓骨12mm向近端游离,向内侧移位至胫骨缺损处,腓骨远近端插入胫骨髓腔内。对照Ⅱ组:截取腓骨24mm,截断形成两段各为12mm的腓骨,将带骨膜的双段腓骨折叠,腓骨折叠后相邻面腓骨骨膜保持完整,两骨端用5-0丝线捆扎,对照组内固定同实验组。术后石膏外固定于屈膝屈踝90°位。于术后2、4、8、12、16周每组取4只,分别摄X线片;测定骨密度,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通过观测指标对比三种术式修复骨缺损的差异。结果本试验中对照Ⅰ组4只出现骨折,对照Ⅱ组2只出现骨折,实验组未发生骨折。X线片示实验组骨小梁排列整齐,腓骨明显增粗,骨髓腔再通。骨密?
张开刚范启申张锴周祥吉
关键词:骨缺损腓骨生物力学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及骨不连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和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29例股骨颈陈旧性骨折或骨不连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8.5个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6个月。除1例患者术后1年并发股骨头坏死,2年后置换人工关节,其余28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内髋关节功能良好,Harris评分达88.2分,治愈率达96,3%。结论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是治疗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和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张长青徐俊盛加根张开刚李鸿帅曾炳芳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不连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
离断肢体保存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张开刚曾炳芳
关键词:离断肢体组织缺血肌细胞
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小肠黏膜下层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膜
目的探讨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作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可行性。方法用常规方法培养BMSC,再与SIS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分别进行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组织学检查。观察BM...
张开刚曾炳芳张长青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肠黏膜下层骨膜体外
文献传递
小肠粘膜下层与雪旺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 研究猪小肠粘膜下层(SIS)与体外培养的鼠雪旺细胞(S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在体外将分离培养的SD乳鼠SCs接种于制备好的猪SIS上进行复合培养,通过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SCs在SIS上的黏附、生长与增殖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SCs分泌神经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情况。对照组为接种于未平铺SIS的孔中正常培养的SCs。结果培养3~5d后,相差显微镜下见SIS边缘SCs较为密集,黏附良好,多呈长梭形生长;扫描电镜观察见SIS表面SCs增殖黏附良好,胞体突起显著,呈端对端连接或成束排列,细胞表面可见蛋白颗粒分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发现,SCs与SIS复合培养后,神经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分泌良好,与对照组的S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猪SIS与鼠SCs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用作支架,供SCs黏附生长,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苏琰张长青张开刚谢雪涛曾炳芳
关键词:小肠粘膜下层雪旺细胞周围神经
血管襻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修复负重长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研究血管袢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修复负重长段粗骨缺损临床应用可行性。 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 72 只,随机分为 3 组。A组:单腓移植组;B组:骨膜外双腓骨组合移植组;C组:骨膜内双腓骨组合移植组。制成胫骨中上段骨缺损 10 0 mm,采用 3 种手术方式,术后 2、4、8、12、16周分别拍X线片及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密度及组织学、生物力学检查。 结果 X线结果显示,C组较A、B组骨痂增加明显,骨小梁排列整齐,移植腓骨明显增粗。术后 4 周血清 ALP:A组 (91 .6±9. 2)、B组 (11.4 9±5 .1)、C组 (136 6±3 9);血清 BGP:A组(3. 90±1. 02)、B组 (4. 69±0. 58)、C组 (5 .84±0. 98);骨密度:A组 (0. 179±0 .03)、B组(0. 286±0 .04)、C组 (0. 301±0. 07),C组较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组织学检查C组较A、B组骨痂形成早、成熟早,骨小梁排列整齐,两腓骨形成一体,髓腔再通。成骨量:A组 (398±4 0)、B组 (41. 7±2 .3)、C组(49. 2±5 .7),C组与A、B组比较,P<0. 05。生物力学测试,移植骨平均最大载荷、最大扭距及剪切应力,C组均大于A、B组。 结论 血管袢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是治疗负重长段粗骨缺损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范启申张开刚张锴周祥吉
关键词:腓骨骨膜骨缺损骨痂剪切应力
下肢毁损伤保肢的综合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对下肢严重毁损伤的诊疗的回顾性总结,探讨救治并进一步保全肢体和功能的方法。方法总结近5年来17例严重下肢毁损伤病人,均在伤后6~8 h内给予急症手术,根据情况行内固定或外固定,吻合损伤的血管和神经,一期或二期皮瓣转移或移植,术后给予综合治疗。结果本组中1例因单侧腹股沟以下血管多段挫裂并致缺血坏死,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截肢。其余16例病人肢体得以保全(其中有1例因家庭原因后来进行了截肢),15例术后功能评价良好。结论合理的手术处理和术后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挽救严重创伤濒临截肢的肢体,降低致残率,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
王军张开刚张月东
关键词:下肢保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