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 作品数:35 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葆宮止血颗粒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性激素、新血管生成因子的改善研究被引量:30
- 2021年
- 目的研究葆宮止血颗粒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新血管生成因子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葆宮止血颗粒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35.66±4.52)h短于对照组(48.79±5.26)h,总有效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性激素、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42.36±5.55)pg·mL^(-1)、bFGF(21.79±2.68)pg·mL^(-1)水平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H)(27.05±4.12)IU·L^(-1)、孕激素(P)(1.89±0.52)nmol·L^(-1)、促卵泡生成素(FSH)(32.10±4.25)U·L^(-1)、NO(4.14±1.01)μmol·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0.58±0.17)c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葆宮止血颗粒可调节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内分泌水平,改善NO、VEGF、bFGF的表达,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治疗效果。
- 吴明秀蔡鹏宇陈志萍张斌李太荣
- 关键词:性激素
- 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43例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官腔电切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黏膜下肌瘤143例行官腔电切镜治疗,随访观察术后月经的改变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月经过多有效率97%;腹痛患者有效率100%。结论使用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安全可靠。
- 韦励陈健华张斌陈文姗李栩萍梁见弟甘嫦勋
-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
- 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mTOR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4例卵巢上皮癌、25例良性上皮瘤和3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mTOR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mTOR在卵巢上皮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3.90%(83/154),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上皮瘤组织中表达缺失。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内膜样腺癌患者组织中的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54.78%、58.33%、40.00%。卵巢上皮癌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05%和56.03%,Ⅲ~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在卵巢上皮癌高、中分化和低分化患者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5%和53.85%(P>0.05)。结论:p-mTOR在卵巢上皮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性质及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预测卵巢癌发生发展的新肿瘤标记物和治疗的靶点。
- 张斌侯志勇韦励陈健华吴明秀
-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P-MTOR免疫组织化学
- 髂内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栓塞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比较髂内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栓塞对产后出血和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的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方法: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12例,产后出血16例,进行双侧髂内动脉主干栓塞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观察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4例行髂内动脉栓塞,14例行子宫动脉栓塞,两组的止血有效率均为100%。髂内动脉栓塞组术后下腹及臀部疼痛12例(需镇痛治疗的6例),发热9例,恶心、呕吐2例。子宫动脉栓塞组,术后下腹疼痛9例(3例需镇痛治疗),发热8例,恶心、呕吐3例。所有不良反应均在术后1周缓解。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检验差异意义无统计学。结论: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栓塞都是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手段,且无严重术后不良反应。
- 谭志斌郭友张斌朱纯生唐承富肖亦明
-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术后出血髂内动脉栓塞子宫动脉栓塞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调控机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并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调控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且具有较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共70例,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筛选抗-Hp阴性和抗-Hp阳性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IFN-γ和IL-4水平。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抗-Hp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对照组患者中抗-Hp阳性和抗-Hp阴性者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患者组中抗-Hp阳性患者IFN-γ和IL-4水平分别为(298.74±35.46)pg/ml和(251.31±29.98)pg/ml,低于抗-Hp阴性患者的(322.45±50.02)pg/ml和(214.45±51.01)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4、P=0.034,t=3.569、P=0.028);慢性荨麻疹患者IFN-γ及IL-4水平为(122.74±81.36)pg/ml和(297.12±79.14)pg/m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9.46±34.56)pg/ml和(1 512.12±151.2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4、P=0.016,t=1.072、P=0.034)。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和IL-4具有调控作用,可以导致Th细胞亚群失衡,进而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程度加重。
- 王鲁梅卢婉娇莫瑞玲张斌李俊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荨麻疹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
- 对比分析经阴道前穹窿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45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阴道前穹窿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通过采用经阴道前穹窿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治疗,手术时间、术后h CG转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前穹窿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疗效确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吴明秀张斌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 探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和复发的临床危险原因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2010-01~2014-01间收治的123例子宫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残留与复发危险因素。结果肌瘤多发、肌瘤生长于肌壁间、术中发现存在肌瘤直径〈1 cm、采用经腹手术的患者行子宫剔除术术后残留或复发率更高(P〈0.05)。年龄、最大肌瘤直径、富于细胞型肌瘤不是残留、复发高危因素。结论肌瘤数目、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1 cm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或复发主要危险因素。
- 吴志喜黄素然李仲均张斌
-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残留复发
-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5、白介素17、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5(IL-25)、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门诊确诊治疗的白癜风患者120例作为白癜风组,同期选取体检科健康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IL-25、IL-17、TGF-β的表达水平,并测量所有患者皮肤受损面积,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IL-25、IL-17、TGF-β的表达水平与白癜风患者皮肤受损面积的关系。结果:白癜风组患者外周血中IL-25、IL-17、TGF-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IL-25的表达水平与皮肤受损面积呈正相关(r=0.683,P<0.05),IIL-17的表达水平与皮肤受损面积呈正相关(r=0.576,P<0.05);TGF-β的表达水平与皮肤受损面积呈正相关(r=0.621,P<0.05)。结论:IL-25、IL-17、TGF-β的高表达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与患者皮肤受损面积呈正相关关系,IL-25、IL-17、TGF-β的表达水平变化提示患者病情状态。
- 王鲁梅卢婉娇袁景桃张斌李俊杰
- 关键词:白癜风IL-25IL-17
- 白癜风患者血清白介素-25和白介素-7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25(IL-25)和白细胞介素-7(IL-7)在白癜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初诊白癜风患者共65例以及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I)测定受试者血清中的IL-25和IL-7的表示水平。比较分析IL-25和IL-7的表达水平与白癜风的疾病分期、皮损面积和病程的关系。结果IL-25和IL-7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白癜风患者中,稳定期患者的IL-25和IL-7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进展期患者(P<0.05)。IL-25和IL-7表达水平与白癜风患者的皮损面积成正相关(R^2=0.4832,P<0.0001和R^2=0.4864,P<0.0001),但与患者的病程无明显相关性(P>0.05)。IL-25和IL-7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r=0.4755,P<0.0001)。结论 IL-25和IL-7都参与了白癜风发病的免疫机制,且都与疾病的进展相关,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 王鲁梅卢婉娇莫瑞玲张斌李俊杰
- 关键词:白癜风白细胞介素-25白细胞介素-7
- 妊娠高血压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终止妊娠的时机、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合并心衰病例中未做产前检查或偶做产前检查57例;产前心衰60例,产后心衰2例;多胎7例;合并贫血27例,低蛋白血症33例,呼吸道感染9例,围产儿死亡6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病情重,可危及母儿生命,应加强孕期监测以便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积极控制心衰、适时终止妊娠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 张斌黄素然萧丽娟黄文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左心衰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