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斌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血
  • 4篇灌注
  • 3篇再灌注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灌注损伤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鼠肝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缺血预处理
  • 2篇缺血再灌注损...
  • 2篇细胞
  • 2篇肝脏
  • 2篇大鼠肝
  • 2篇大鼠肝脏
  • 1篇电图
  • 1篇顶体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机构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斌
  • 4篇李相成
  • 3篇许永华
  • 2篇桂亮
  • 2篇李长贤
  • 2篇苏建堂
  • 2篇沈健
  • 2篇唐劲草
  • 2篇陈杰
  • 1篇周秀娟
  • 1篇杨兵
  • 1篇王猛
  • 1篇单其俊
  • 1篇郭艳如
  • 1篇封冰
  • 1篇卞增惠

传媒

  • 3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切除对肝再生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切除对残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将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肝脏左叶和中叶(约占全肝70%)切除组(Control组)、肝脏左叶和中叶缺血10min再灌注30min后切除组(110R30组)、类推得到160R30组、190R30组、190R60组。术后6、12、24h等时间点,测定再生肝重量(RLW);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残肝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结果术后12h,I60R30、I90R30和I90R60组RLW值分别为(1.80±0.03)%、(1.82±0.10)%、(1.87±0.05)%;Ki-67值分别为(58.35±2.18)%、(59,73±3.06)%、(62.65±2.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干预各组ALT和A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h和12h,160R30、190R30和190R60组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即将被切除的肝脏先缺血再灌注后切除,对残肝再生具有促进作用;诱导产生的TNF-α表达量增多是促进肝再生的原因之一。
张斌桂亮李相成沈健唐劲草许永华
关键词:肝再生缺血再灌注肝切除术
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对C57BL/6J小鼠体表心电图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对小鼠体表心电图(ECG)指标,包括心率、PR间期、QRS波宽度和QT间期随麻醉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方法 6只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75 mg·kg-1后,每10 min记录ECG一次,直至90 min,分析ECG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所有6只小鼠均顺利完成实验。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后10~60 min时随给药时间延长,测得的心率显著减慢[(353.0±31.3)、(287.5±34.8)、(234.9±38)、(207.9±37.3)、(190.8±32.9)和(175.8±25.5)次/分钟,P<0.01],QRS波宽度显著增宽[(11.3±0.5)、(12.3±0.5)、(13.3±0.7)、(13.9±0.8)、(14.1±0.9)和(14.3±1.0)ms,P<0.05],QT间期显著延长[(18.8±0.5)、(20.9±0.9)、(23.0±1.1)、(24.5±1.3)、(25.7±2.0)和(26.4±2.2)ms,P<0.05]。给药后60~90 min内测得的心率、QRS波宽度及QT间期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改变轻微,趋于平稳。而PR间期在注射后10~90 min的相邻两个测量采集点比较,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显著延长。结论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可致小鼠心率显著减慢,PR间期、QRS波宽度和QT间期等ECG指标随麻醉时间延长而明显延长,在研究心律失常模式动物心电学表型时应予以重视。
郭萍周秀娟郭艳如张斌杨兵单其俊
关键词: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心电图
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70%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甲状腺激素干预组(T3组)。缺血1h再灌注6h、24h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病理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和肝细胞核因子-κB(NF-κB)阳性表达。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R组的ALT、AST水平及MDA、TNF-α、NF-κB阳性表达明显高于S组,GSH含量、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较S组严重,T3组、IPC组均能改善以上情况(P<0.01),而T3组及IP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和缺血预处理一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及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TNF-α的表达和抑制NF-κB的活化来实现。
李长贤李相成陈杰许永华张斌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甲状腺激素缺血预处理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
缩宫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组、I-R组和缩宫素处理(OT)组。建立大鼠70%I-R模型,缺血时间1 h。OT组分别于术前12 h,15 min及再灌注时经腹腔注射缩宫素0.5 mg/kg,S组及I-R组在相同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肝脏再灌注后2和6 h处死,取肝脏及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分别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和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I-R组相比,OT组的ALT、AST、TNF-α水平及MPO、NF-κB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肝脏病理损伤较轻,但是MDA及SOD变化不明显。结论缩宫素对大鼠肝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及活化有关。
陈杰李相成李长贤许永华张斌
关键词:缩宫素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因子
远端缺血预处理在小体积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在小体积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只,原位肝移植组(A组)和RIPC后肝移植组(B组)。建立30%大鼠肝移植模型,检测术后2、6、12、24 h血清中ALT的水平,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肝脏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术后B组血清ALT水平下调,HO-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RIPC具有保护小体积移植物I-R损伤作用,这可能与HO-1在术后肝脏组织中的过表达有关。
桂亮张斌沈健唐劲草王猛封冰李相成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小体积肝移植血红素加氧酶1缺血预处理
对精子改良巴氏染色法的改进被引量:1
2009年
张斌苏建堂
关键词:乙醚精液生殖细胞巴氏染色法涂片染色
精子蛋白ERp57与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相关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不同周期妊娠率的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所用的精子中,精子蛋白ERp57表达量的差异,探讨其能否作为筛选合格供精者精液的一项指标。方法:将42例用于IUI的精液标本,按IUI周期妊娠率分为A组(16例,IUI周期妊娠率为0)、B组(13例,IUI周期妊娠率为10%~20%)和C组(13例,IUI周期妊娠率大于20%),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精子蛋白ERp57的表达情况,其表达量用ERp57蛋白与内参β-微管蛋白的平均吸光度的比值表示。结果:A、B、C组精子蛋白ERp57的表达量分别为:0.95±0.24、1.33±0.43和1.33±0.39,ERp57蛋白在A组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而B组与C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Rp57蛋白在A组(IUI周期妊娠率为0)精子中的低表达,可以作为筛选不合格供精者及精子库中低IUI周期妊娠率的精液标本原因分析的一项参考指标。
张斌卞增惠苏建堂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