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桐

作品数:22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行政
  • 3篇依附论
  • 3篇世界体系论
  • 3篇去中心化
  • 3篇中心化
  • 3篇公共行政
  • 2篇行政学
  • 2篇依附
  • 2篇思维
  • 2篇主义
  • 2篇公共行政学
  • 1篇地球
  • 1篇地球村
  • 1篇帝国
  • 1篇帝国主义
  • 1篇行政管理
  • 1篇行政学研究
  • 1篇学派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政府

机构

  • 2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1篇张桐
  • 19篇张康之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社会...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人文杂志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前线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天府新论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理论探索
  • 1篇政治经济学评...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世界体系论”的“中心—边缘”概念考察被引量:21
2015年
20世纪70年代,依附论由盛转衰并迅速让位于一个受依附论影响很深的理论流派——世界体系论。世界体系论努力阐释世界体系得以产生、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并对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对剩余价值如何向中心国汇集的问题做出了非常有力的解释。世界体系论所使用的"中心—边缘"概念不同于普雷维什以及依附论所使用的这一概念,赋予它完全不同的性质,以至于这一概念失去了原有的批判力,表现为一组描述性的概念。
张康之张桐
关键词:依附论世界体系论
围绕“全球化”概念的争议被引量:4
2015年
作为一场历史转型的社会运动,全球化是在20世纪后期开始出现的新的历史现象。然而,许多学者和研究者们都把全球化的起点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历史当中去,甚至认为全球化是与人类的整个历史相伴随的,这些对全球化的"泛历史主义"的解读不仅阻碍了我们对全球化问题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也阻碍着人们在全球化进程中采取正确的行动,甚至有可能让人们放弃通过思维和行动的创新去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努力。历史地看,自20世纪中期逐渐生成的全球意识促成了全球化运动和"全球化"概念在20世纪后期的产生,这一概念也是与这个时代相契合的。20世纪的技术变迁孕育出了去中心化的力量,其量的积累到了20世纪后期终于带来了质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它预示着人类正在走向去中心化的未来,这也是全球化的目标所在。
张桐
关键词:去中心化
对“行政”概念的历史考察被引量:5
2010年
"行政"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用法与含义。在古代希腊和罗马,人们谈论行政问题时,所关注的是公职或行政官职。到了中世纪,马西利乌斯开始关注到"行政职能"的问题,从而引发人们对法律与行政关系的思考,并促成了"立法与执行"的二分。沿着"立法与执行"二分的传统前行,就走到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在三权分立的理论确立起来之后,行政权虽然被作为一项单列出来的权力而加以认识,但是,它依然属于政治权力的范畴。威尔逊的贡献则是把抽象意义上的"executive power"与具体行动层面上的"administration"加以区分,形成了"政治—行政二分"原则,并建立了行政学。
张康之张桐
关键词:行政EXECUTIVEADMINISTRATION
讨论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的分析单位被引量:1
2016年
沃勒斯坦在提出世界体系论时声称,他自己实现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即实现了从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向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的研究的转变,他认为自己的这种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的研究是整体主义的和一体化的。其实,沃勒斯坦并没有像他自己所声称的那样做到这一点,在逻辑上,沃勒斯坦对分析单位所做的这一调整并没有实现对以民族国家为分析单位的近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扬弃和超越,而是依然表现出了一种机械论的思维路线。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沃勒斯坦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而形成的所谓"整体主义"无论在理论建构还是实践方案的选择方面,都不能提供正确的研究方法。
张康之张桐
关键词:民族国家
比较视野下的公共权力意识——从贝壳放逐法说起
2009年
研究中国和西方公共权力意识的文化成因对于促进中国人民的政治权利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监督公共权力意识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桐
关键词:政治文明权力文明
论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创新垄断被引量:3
2014年
在资本主义世界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世界中心-边缘结构,而在这种结构中,存在着中心国对技术创新成就的垄断问题。由于中心国在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总能汇聚起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总是处在技术创新的前列。出于在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中心国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而实现创新垄断。边缘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后,中心国在创新垄断的前提下也以技术援助的名义对边缘国转让一些落后技术,并在这种技术转让中实现理论特别是价值观的输送。然而,边缘国在此过程中往往是无奈地接受,并无条件地向中心国奉献自己的智识与技术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边缘国往往是因为缺乏自信而向中心国奉献其知识与技术,目的是希望得到中心国的承认和肯定。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进程中,人的共生共在的主题被突出,而中心国的创新垄断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共生共在造成了威胁。
张康之张桐
关键词:知识产权技术转让
“外包”能否碾平世界?——评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被引量:1
2014年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从全球跨国外包中解读出一个"平的世界"正在出现,认为外包引发了一场革命,而且这不仅是一场经济上的革命,也是一场社会的革命,是造就全球性自由和平等的重大革命。其实,在当今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中,外包只不过是资本主义世界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只是将一国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比较优势论、竞争—协作等工业社会的逻辑推广到国际范围。跨国外包不仅是基于国际分工的一种利益分配机制,也是中心国以边缘国作为缓冲垫而实施的一种转嫁危机和应对危机的机制。就其本质而言,外包所包含的仍是中心国对边缘国的压迫和剥削,毫无平等可言,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碾平世界的动力"。外包所代表的国际分工新形式不仅没有带来"平的世界",反而巩固了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因此,外包并不意味着中心国与边缘国的合作,而是中心国对边缘国实施奴役的新形式。
张康之张桐
关键词:外包利益分配机制危机应对机制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论依附论学派的中心—边缘思想——从普雷维什到依附论学派的中心—边缘思想演进被引量:3
2014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拉美经委会的一系列政策失败,致使普雷维什及其拉美经委会受到各方批判,甚至导致了拉美经委会衰落的后果。但是,普雷维什的中心—边缘思想却因为"依附论"的兴起而得到了扩散。事实上,依附论是把普雷维什的中心—边缘思想作为一个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来加以应用的,是直接地用它来解释资本主义世界化所造成的大量边缘国问题的。同时,依附论没有在普雷维什那里驻足,而是把普雷维什用以解释国际关系结构的中心—边缘思想用于对一国内部的考察,认为中心—边缘结构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结构,是由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因而,依附论认为,对于边缘国来说,要想获得发展,就不仅要认识到国际关系中的中心—边缘结构,也同时需要认识到其国内的中心—边缘结构,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去寻求解决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对策。
张康之张桐
关键词:依附论
论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读加尔通的《帝国主义的结构化理论》被引量:10
2013年
在工业化和资本主义世界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当一个完整的国际社会出现后,世界就呈现出了一种"中心—边缘"结构。当今世界的国际秩序就是依据这一中心—边缘结构建立起来的。也正是这一"中心—边缘"结构,使"中心国"对"边缘国"的剥削可以持续地展开,也使边缘国的中心自愿充当将其边缘创造的剩余价值传送给中心国的"传送带"。"中心—边缘"结构是一个复合性的解释框架,是与工业社会的竞争—协作行动机制交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精神是体现在竞争与协作之中的,但是,资本主义世界化却造就了中心—边缘结构,从而出现了竞争—协作与中心—边缘这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分析路径。加尔通的"中心—边缘"结构理论是基于道家的阴阳学说而建构起来的,他把"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思想贯穿到了对国际关系体系的分析中,展示了一幅辩证法的世界图景。但是,道家的阴阳观似乎也把加尔通引向了走火入魔的境地,使他在构想打破"中心—边缘"结构的方案时,无所建树。
张康之张桐
评“世界体系论”的经济主义取向被引量:1
2016年
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论的创立者,他声称自己的世界体系论研究方法是整体主义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实际上是在经济主义的视角中去分析世界体系的。沃勒斯坦将理解民族国家的"经济决定论"简单地移植到了对世界体系的分析中,把世界体系的复杂关系简化为或解释为一种经济关系。他认为,经济因素是世界体系得以产生和运行的决定性的、首要性的、基础性的因素,而政治的、文化的因素要么在世界体系中发挥辅助性的作用,要么只是经济变动的结果。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在实质上具有明显的经济主义倾向,它不可能对世界体系作出正确的解读。特别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世界体系论所反映出来的经济主义不仅不能正确地把握复杂的世界体系,反而会对打破世界中心—边缘结构的行动产生阻碍作用。
张康之张桐
关键词:世界体系论经济主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