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 作品数:63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云南阳宗海砷污染治理后水体和沉积物中砷的赋存特征被引量:4
- 2021年
- 通过采集阳宗海表层水样、上覆水水样和表层沉积物,测定水体砷含量和沉积物砷形态的组成,探讨阳宗海砷污染治理后表层水、上覆水和沉积物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阳宗海表层水中高砷区域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平均浓度为18.46μg/L;上覆水中高砷区只集中在北部和东南部,上覆水总砷平均浓度为25.39μg/L;除春季表层水总砷浓度高于上覆水,其他三个季节表层水和上覆水总砷浓度差异不大,平均浓度为35μg/L。水体总砷浓度为春季含量最低,沉积物总砷春季含量最高。阳宗海表层沉积物砷平均浓度为24.13mg/kg,主要以残渣态砷为主,离子态砷、碳酸盐结合态砷和铁锰结合态砷含量很低。综上所述,阳宗海经过治理后,目前湖泊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砷浓度逐渐下降,生态风险进一步降低。
- 邓春暖徐丽琼李宏溪张浩
- 关键词:砷表层沉积物上覆水
- 中缅树鼩PRDM16、BMP7、PPARα、COX II及PGC-1α基因的扩增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本研究对中缅树鼩PRDM16、BMP7、PPARα、COX II及PGC-1α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获得中缅树鼩PRDM16、BMP7、PPARα、COX II及PGC-1α片段分别为184 bp、84 bp、358 bp、212 bp、271 bp,推测其分别编码61、27、119、70、87个氨基酸。将PRDM16、BMP7、PPARα、COX II及PGC-1α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分别与多种哺乳动物对应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氨基酸的同源性较高。以获得的PRDM16、BMP7、PPARα、COX II及PGC-1α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中缅树鼩与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
- 章迪张浩朱万龙
- 关键词:中缅树鼩扩增
- 基于睾丸尺寸比较研究中缅树鼩的婚配制度被引量:1
- 2020年
- 哺乳动物婚配制度的研究是行为生态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之一。研究表明,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婚配制度主要有一雄一雌制和一雄多雌制2种。为了揭示野外环境下中缅树鼩的婚配制度,本文在繁殖季节测定了雄性中缅树鼩的睾丸质量和体质量,再结合一雄一雌制、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的60个灵长类物种进行睾丸质量和体质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睾丸质量均随体质量增加而增大(r=0.31,P<0.05),睾丸质量和体质量在3种婚配类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睾丸质量:F=11.36,P<0.01;体质量:F=4.09,P<0.05)。不同婚配制度的物种的睾丸尺寸存在差异,中缅树鼩可能属于一雄一雌制婚配动物。研究结果还暗示,哺乳动物的睾丸尺寸可以作为预测其婚配制度的一个“可靠因子”。
- 谌立新张浩张浩刘璐朱万龙
- 关键词:中缅树鼩婚配制度
- 一种高纯度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属于藻蓝蛋白的纯化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螺旋藻与提取剂混合研磨、超声波破碎、离心得到第一次提取液与沉淀,将沉淀与提取剂混合超声波破碎、离心得到第二次提取液,第二...
- 朱万龙王政昆张浩
- 文献传递
- 滇池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于2019年4月6日至11日,在滇池中的14个采样点,在水体的0~30 cm深度层,利用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水样;在实验室中,利用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器,分别对微塑料进行了镜检和鉴定;分析滇池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探讨纤维状微塑料的主要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在滇池14个采样点的表层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丰度变化在14.7~269.4个/m~3之间,平均丰度为91.2个/m~3;湖心区域采样点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丰度大于湖岸区域的采样点;透明色的纤维状微塑料数量所占比例(60.3%)最大,蓝色、白色、黑色、红色和其它颜色纤维状微塑料数量所占比例依次减小;尺寸小于1 mm和3mm≤尺寸<5mm的纤维状微塑料数量所占比例分别为64.70%和5.34%;纤维状微塑料的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所占比例为53.1%,其它成分所占比例依次为被染色的微塑料、纤维、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聚氨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PU);滇池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可能是纺织品和渔网等。
- 李大凤邓春暖张权张浩李宏溪袁志伟段立曾
- 关键词:纤维滇池
- 冷驯化对中缅树鼩褐色脂肪组织适应性产热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环境温度对中缅树鼩体重、褐色脂肪组织(BAT)产热活性及解偶联蛋白1含量的影响,为建立树鼩肥胖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体重相似的成年中缅树鼩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0 d),置于(25±1)℃,12 L/12 D条件下饲养;以及置于(5±1)℃,12 L/12 D条件下分别驯化7、14、21 d和28d组。驯化结束后测定动物的体重、非颤抖性产热(NST)、褐色脂肪组织重量以及解偶联联蛋白1(UCP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0 d)相比,冷驯化组中缅树鼩的体重、NST、BAT重量以及UCP1含量都显著增加,BAT颜色也明显加深,冷驯化28 d后,体重增加了26.32%,NST增加了20.65%,BAT重量增加了53.85%,UCP1含量增加了43%。UCP1含量与BAT重量和NST显著正相关。结论中缅树鼩可能通过冷驯化诱导BAT组织增生和UCP1表达上调,从而增强BAT产热活力以增加能量支出,推测BAT可能作为以能量学途径治疗肥胖的靶器官。
- 高文荣曹能朱万龙张浩王政昆陈金龙
- 关键词:中缅树鼩冷驯化非颤抖性产热褐色脂肪组织
- 滇池表层沉积物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一直以来关于微塑料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仍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域环境内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和赋存特征,关于影响微塑料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鲜有报道。就水环境而言,关于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
- 张浩
- 关键词:滇池沉积物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地形因子
- 食物质量对横断山区高山姬鼠肥满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研究食物质量对横断山区高山姬鼠肥满度的影响,将成年雄性高山姬鼠分别驯化于高、低脂肪及高、低纤维和高、低蛋白食物条件下,驯化结束后测定动物的体重和体长.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K=100×W/L3)作为测定肥满度的指标.结果发现:高、低脂食物对高山姬鼠的肥满度无显著影响;与低纤维或低蛋白食物饲养组相比,高纤维或高蛋白食物饲养高山姬鼠后,其肥满度逐渐减小,4周后达到显著水平,转喂低纤维或低蛋白食物1周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高山姬鼠的肥满度在不同食物质量条件下的变化模式与其生存的低纬度、高海拔、年平均温度较低、食物波动大的横断山区密切相关.
- 高文荣朱万龙张浩王政昆
- 关键词:肥满度高山姬鼠食物质量
- 瘦素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科学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瘦素主要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与机体摄食、能量代谢、脂肪存储等的调控密切相关。目前,瘦素抵抗作为肥胖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已经得到公认,但具体清晰的作用机制仍未阐明,仅有瘦素受体突变、瘦素转运、瘦素信号抑制、血管内缺陷、转换缺陷等各种假说。全球的研究者正试图以这些假说为基础探讨肥胖的发生机制,进而攻克肥胖。本文对瘦素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和分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瘦素参与的JAK/STAT、Ras和MAPK信号通路。重点探讨了瘦素抵抗机制的可能通路,以期对肥胖的瘦素抵抗机制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高文荣张浩姜文秀朱万龙
- 关键词:瘦素瘦素抵抗瘦素受体信号通路肥胖
- 中缅树鼩亲缘行为的观察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指出了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之一是行为的辨别和分类。区分认识动物的活动、休息、取食、标记等行为能够更为系统地理解其生态功能。中缅树鼩在生物学特性上是除灵长类动物外较其他动物更接近于人的哺乳动物,因此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领域的新型实验动物。对中缅树鼩亲缘行为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中缅树鼩具有嗅闻尿液、粪便、阴部等行为,这可能说明尿液、粪便和阴部腺体中包含相关的信息素成分影响其亲缘行为;还发现中缅树鼩发生"伸懒腰"行为,从行为生态学的角度支持中缅树鼩与灵长类近亲的假说。
- 侯东敏侯东敏张浩王政昆
- 关键词:中缅树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