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超声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临床研究(英文)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左冠脉前降支及左主干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包括20例左主干病例,前降支近段20例,前降支中段20例)为标准,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价值。结果:与CAG检查比较,IVUS检查的冠状动脉平均直径狭窄率均显著升高[左主干:(65.3l±7.81)%比(75.28±8.89)%,前降支近段:(66.67±8.79)%比(78.89±7.88)%,前降支中段:(71.55±6.83)%比(75.3l±7.81)%,P均<0.01]。CAG和IVUS检查在斑块钙化及斑块破裂的检出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AG不同程度地低估了冠状动脉狭窄,尤其是前降支近段,IVUS可对CAG作有效的补充,并且提高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弥补了CAG的不足。
- 蔡恒志于淮张玉林孙萌于波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TUAE)是一种创伤小、操作方法简单、疗效高、并发症少的介入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已广泛应用...
- 张士德张玉林王秀兰
-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栓塞剂肿瘤出血术中出血产后大出血
- 文献传递
- 血管内超声iSize功能指导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iSize功能诊断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前降支根部病变的效果,优势及预后情况。方法:入选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前降支根部有病变且在IVUS指导下植入支架的患者(A组,30例),及未行IVUS检查,仅根据冠脉造影评估行支架植入术者(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肌梗死率和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超敏C反应蛋白[(31.59±56.93)mg/L比(5.03±7.24)mg/L]、病死率(3.3%比0)、心绞痛复发(26.7%比6.7%)及再狭窄率(16.7%比3.3%)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IVUS指导左主干及前降支根部病变介入治疗,有助于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组织损伤以及提高疗效,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冠脉再狭窄率。
- 于淮刘慧敏张玉林孙萌于波
- 关键词:超声检查介入性冠状动脉疾病C反应蛋白质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与透明质酸钠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 (PL D)与透明质酸钠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经皮穿刺 PL D联合透明质酸钠骶管注射 (治疗组 ) 2 6例 ,单纯经皮穿刺 PL D(对照组 ) 2 2例。术后每 3个月随访一次 ,至术后 2年 ,根据改良的 Macnab标准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 16例 ,显效 5例 ,有效 4例 ,无效 1例。显效率为 80 .77%。对照组痊愈 8例 ,显效 7例 ,有效 5例 ,无效 2例。显效率为6 8.18%。两组疗效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腰椎间盘切除术与透明质酸钠联合治疗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及安全等优点 。
- 王葳李萍张玉林杨宇王凤麟张洋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透明质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