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璞
- 作品数:22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 合成血红素加氧酶-1-shRNA载体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根据Genebank提供的大鼠HO-1(Hmoxl,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序列,参照RNA干扰序列设计原则,设计针对HO-1的4个RNA干扰序列,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GPU6-GFP-Neo中,最后采用BamH I和Pst I酶切凝胶电泳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荷载HO-1-shRNA的表达载体。
- 宋远见刘红芝杨冬芝张璞刘志安裴冬生宗志敏魏贤勇
- 关键词:HO-1基因SHRNA表达质粒
- H142.趋化因子受体-7基因绿色荧光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未成熟树突细胞中的表达
- 黄一虹宋立孝陈翀张璞王淑华李德鹏
- 文献传递
-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 目的:探讨调节性树突状细胞(regulatory DCs,DCregs)的特殊亚型CD 11 clowCD45RBhighDCregs对白血病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
- 黄一虹李德鹏李振宇张璞谷红红刘苍春陈翀曾令宇徐开林
- 关键词: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 人源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初步建立
- 目的:构建人源化BABL/c裸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模型,为CML各种治疗手段的研究提供实验用动物模型.方法:1、BABL/c裸鼠预处理:将4周龄BABL/c裸鼠在无菌条件下行脾切除术,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及全身亚致死...
- 李德鹏李振宇刘苍春张璞曾令宇鹿群先潘秀英徐开林黄一虹
- 外周血未染色大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未染色大细胞比率(LUC%),以期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58例确诊为MDS的患者,并设30例对照病例,比较外周血中LUC%和骨髓形态学报告。结果 58例MDS患者中54例(93.1%)外周血LUC%高于正常,其中有45例(83.3%)经初次骨髓穿刺诊断为MDS,9例(16.7%)经2~3次骨髓穿刺诊断为MDS。对照组30例中有1例(3.3%)外周血LUC%高于正常者。结论外周血LUC%的增高有早期诊断MDS的价值。
- 张璞孙海英鹿群先刘琼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sTNFR I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细胞对白血病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影响
-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 (sTNFR I)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细胞(DC)对白血病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BALB/c(H-2d)小鼠...
- 黄一虹李德鹏王淑华张璞陈翀曾令宇
- 关键词: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修饰白血病移植物抗宿主病
- M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 2010年
- 目的 研究M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初治原发AML患者102例,采用MA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诱导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FAB分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免疫表型进行分组,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1个疗程的MA方案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65例(63.73%),部分缓解(PR)18例(17.65%),未缓解(NR)19例(18.62%),总有效(PR+CR)率为81.38%.年龄<60岁、白细胞计数<100×109/L、FAB分型为M2、LDH<600 U/L者的CR率及总有效率较≥600 U/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7与CD-7组相比仅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9与CD-19组相比CR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MA方案诱导治疗AML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FAB分型、LDH水平以及CD7的表达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预后相关因素.
- 孙海英耿华云张璞杨宇娟闫志凌徐开林
-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米托蒽醌
- 白细胞介素-11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分析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IL-11)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30例ITP患者,分为2组,A组骨髓中有血小板形成巨核细胞比例)15%者15例,B组骨髓中血小板形成巨核细胞比例(15%者15例....
- 齐昆明张璞刘琼程海潘彬吴庆运孙海英鹿群先李振宇曾令宇徐开林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Akt信号通路介导脑缺氧缺血后丰富环境对幼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EE)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Akt信号通路及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健康7日龄SD大鼠90只,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A)组,不建立模型,不给刺激;缺氧缺血非刺激(B)组,采用Sale法建立HIBD模型,但不给丰富环境刺激;丰富环境刺激(C)组,建立HIBD模型,术后给予EE刺激,2h/次,1次/d,共20d。分别在缺氧缺血后第3天和第20天各组随机选10只,断头取脑,分别采用免疫印迹和焦油紫染色的方法检测大鼠脑缺氧缺血后海马CA1区Akt和Bad(ser136)的磷酸化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第3天脑组织中Akt和Bad(ser136)的磷酸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第20天海马神经元损伤非常严重(P<0.05)。C组Akt和Bad(ser136)的磷酸化程度显著高于B组(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P<0.05)。结论EE刺激可以促进HIBD恢复,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Akt和Bad(ser136)磷酸化程度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宋远见刘红芝裴冬生孙亚峰张璞张芳蔡绍京
- 关键词:丰富环境刺激AKT
- 一氧化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JNK3、Bad(ser128)和c-Jun磷酸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JNK3、Bad(ser128)和c-Jun磷酸化的影响。方法90只健康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硝普钠组、硝普钠+阻断剂组(阻断剂组)和溶剂组。以大鼠四动脉结扎脑缺血模型为基础,应用焦油紫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沉淀法检测JNK3、Bad(ser128)和c-Jun的磷酸化。结果硝普钠组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显著少于对照组、阻断剂组及溶剂组(P<0.05),对照组、阻断剂组及溶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硝普钠组JNK3、Bad(ser128)和c-Jun的磷酸化显著低于对照组、阻断剂组及溶剂组(P<0.05),对照组、阻断剂组及溶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明显抑制JNK3、Bad(ser128)和c-Jun的磷酸化水平,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宋远见刘红芝裴冬生孙亚峰张璞张芳
- 关键词:脑缺血一氧化氮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