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祥满

作品数:21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细胞
  • 5篇内皮
  • 4篇乙酯
  • 4篇碳酸
  • 4篇碳酸亚乙酯
  • 4篇内皮细胞
  • 4篇聚己内酯
  • 4篇己内酯
  • 3篇动脉
  • 3篇微血管
  • 3篇静脉
  • 3篇肝脏
  • 2篇蛋白
  • 2篇电纺
  • 2篇电纺丝
  • 2篇动脉血
  • 2篇动脉血管
  • 2篇动物
  • 2篇脏器

机构

  • 19篇复旦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先健科技(深...

作者

  • 21篇张祥满
  • 16篇符伟国
  • 11篇王玉琦
  • 10篇董智慧
  • 8篇史振宇
  • 6篇卢伟锋
  • 6篇刘震杰
  • 5篇竺挺
  • 4篇何红兵
  • 3篇徐欣
  • 3篇郭大乔
  • 3篇陈斌
  • 2篇陈绍亮
  • 2篇凌志青
  • 2篇方征东
  • 2篇蒋俊豪
  • 2篇邹善华
  • 2篇彭屹峰
  • 2篇陈枫
  • 2篇杨珏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Poly(CL-E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静电混纺支架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以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Poly(CL-EC)]共聚物混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采用静电纺的方法构建纳米支架并检测其生物学性能。方法按照EC/CL共聚物比例为1∶9、1∶6、1∶4,Poly(CL-EC)浓度分别为5%、10%、15%电纺纤维膜,分析电纺纤维膜的表征和力学性能。然后将VEGF按照0ng/g、10ng/g、100ng/g、1μg/g的质量比与Poly(CL-EC)溶液混合,电纺制备纳米支架。对混纺膜进行细胞增殖和黏附试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试验、间接溶血试验和皮下植入试验等检测。结果根据Poly(CL-EC)电纺纤维膜的表征和力学性能,我们选用EC/CL比例为1∶6的10%Poly(CL-EC)与VEGF构建混合电纺膜。细胞增殖和黏附试验证实Poly(CL-EC)/VEGF电纺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尤其是血管内皮细胞;LDH释放试验、接触溶血试验和体内植入试验显示该材料无细胞毒性、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和很低的异物反应。结论静电纺构建的Poly(CL-EC)/VEGF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能够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史振宇张祥满陈枫符伟国
关键词:生物学性能
下肢静脉曲张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启动子区域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60例静脉曲张患者和60例正常人(无静脉曲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赁门嗨抑制剂-2(TIMP-2)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其与静脉曲张血管重塑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分静脉曲张患者组和对照组,静脉血5ml经枸橼酸钠抗凝,蛋白酶K消化,应用QIAGEN血液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K腰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MMP-9、TIMP-2启动予区SNPs值点进行基因分型。
张祥满徐红梅竺挺赵赟符伟国王玉琦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基质金属蛋白酶静脉曲张
同步辐射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测大鼠肢体微循环的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采用同步辐射光源和微血管成像技术对大鼠后肢的微循环进行成像观察。方法分别采用欧乃派克和硫酸钡作为对比剂,对大鼠后肢的微循环进行同步辐射活体吸收成像和离体相位衬度成像观察,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同步辐射微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大鼠髂动脉的4级以上分支,活体和离体成像可观察到直径为40斗m和9斗m的血管,三维成像可显示和定位大鼠后肢中微米级别的微血管。结论应用同步辐射成像技术以及合适的对比剂可清晰显示大鼠后肢的微循环,为研究肢体微血管形态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卢伟锋董智慧符伟国张祥满彭屹峰陈绍亮肖体乔谢红兰杜国浩邓彪高健
一种基于同步辐射技术下微血管成像实验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同步辐射技术下微血管成像实验设备,包括:自动推注泵、若干根绑带、导流管、搅拌设备、制冷设备以及影像获取设备,每一绑带均用于捆扎住与动脉血管相连的其它分支血管,该其它分支血管为除了通向目的区域微血管外...
卢伟锋蔡秋妮熊宇张祥满董智慧陈小丽
文献传递
肝素壳聚糖层层自组装小口径涤纶人工血管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肝素壳聚糖层层自组装小口径涤纶人工血管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的肝素壳聚糖层层自组装小口径涤纶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织涤纶人工血管,针织涤纶人工血管的内壁上设有预凝涂层,预凝涂层的内壁上设有肝素壳聚糖层层...
陈斌刘震杰王玉琦符伟国陈枫张祥满卢伟锋
文献传递
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下肢重度缺血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下肢重度缺血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采用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下肢重度缺血7例,其中【舡栓闭塞性脉管炎6例,结节性红斑伴血栓形成1例,年龄23~54岁,平均(39±11)岁;均小具备血臀重建条件。经G-CSF动员后第5天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选获得纯化CD34’细胞,卜肢肌肉局部注射,观察不良反应和缺血缓解情况。结果7例患者均获技术和保肢成功,移植细胞数(7.1±2.3)x10^5/kg[(4.6×10^5~1X10^6)/kg]。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8±3)个月。术后1个月静息痛均明显缓解,Wong—BakerFACES疼痛评分由术前平均7.1±2.0(4~10)降至1.1±1.1(0~2),P=0.0000。无痛步行时间术前平均(4±4)min(1~10min),术后3个月延长至(12±7)min(5~21min),P=0.04,术后6个月(20±12)min(6~40min),P=0.02。术前踝肱指数0.54±0.18(0.41—0.87),术后3个月提高至0.66±0.13(0.52~0.86),P=0.17,术后6个J{0.72±0.13(0.56—0.91),P:0.07。6例溃疡中,3例直径〈2cm者完全愈合,另3例直径〉2cm者明硅缩小。经皮氧分压术前(29±14)mmHg(10~52mmHg),术后3个月(464-14)mmHg(27~63mmHg),P=0.04,术后6个月(57±10)mm Hg(41—66mmHg),P=0.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初步结果显示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下肢重度缺血安全,可行,有效。
董智慧魏征符伟国陈斌郭大乔张祥满王志梅邹善华史振宇竺挺徐欣蒋俊豪杨珏王玉琦
关键词:血栓性脉管炎下肢缺血
以纤维蛋白原为基础的三维多孔纳米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纤维蛋白原为基础的三维多孔纳米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以纤维蛋白原为基础的三维多孔纳米支架,其特征在于,由纤维蛋白原以及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制成。其制备方法为:配制纤维蛋白原液和聚乳酸/聚己内酯原液;...
符伟国方征东董智慧张祥满郭大乔何红兵王玉琦
一种可降解血管外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血管外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可降解血管外支架包括可生物降解材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薄膜中分散有紫杉醇。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降解血管外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配制聚己...
符伟国张祥满刘震杰卢伟锋
文献传递
实验犬浅静脉内皮细胞原位获取及体外培养被引量:6
2008年
背景:自体血管内皮细胞数量有限且体外长期培养传代后存在功能老化,是目前制约组织工程血管发展的问题。目的:实验拟验证通过体外分离和大规模培养方式为组织工程动脉支架体外内皮化提供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实验于2007—03/12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杂种犬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35~40k,用于获取血管内皮细胞。方法:将犬麻醉后前肢隐静脉原位插管,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并大规模扩增。采用微格法每日计数培养的细胞总数。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透射电镜和细胞免疫化学进行细胞鉴定,检测原代和传代细胞的条件培养液中6-酮-前列腺素F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含量。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静脉内皮细胞呈典型的“纺锤样”梭形细胞,单层细胞贴壁生长至融合时呈铺路石样排列。透射电镜下见内皮细胞胞浆中特征性Weibel-Palade小体。细胞免疫化学显示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染色阳性。原代及传代细胞培养上清液中6-酮-前列腺素F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成功培养、传代并大规模扩增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所培养的静脉内皮细胞可以为组织工程动脉支架体外内皮化提供足够数量和功能良好的细胞。
施德兵符伟国何红兵刘震杰张祥满史振宇
关键词:内皮细胞体外培养
静电共纺聚合物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共混纳米纤维支架的体外细胞相容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聚合物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Poly(EC-CL)]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原料构建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的纳米支架。方法将VEGF与Poly(EC-CL)混合,配置成质量比为0 ng/g,10 ng/g,100 ng/g,1 μg/g的溶液,电压15 kV,流速2 ml/h电纺纳米纤维支架。扫描电镜检测电纺膜纳米形态,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增殖试验及Live/Dead细胞试验检测电纺膜的生物相容性。各组电纺纤维直径比较以及细胞增殖MTS试验的(A)值比较均采用t检验。结果混合VEGF的poly(EC-CL)与纯poly(EC-CL)聚合物膜片相比,纤维形态没有分别,纳米纤维直径在(440 ± 55) nm,本研究增加VEGF含量,纤维直径没有明显变化(P> 0.05)。细胞增殖试验显示到培养第5 天时,细胞增殖加快,组织培养板和VEGF/poly(EC-CL)(100 ng/g、1μg/g)组明显高于poly(EC-CL)和VEGF/poly(EC-CL)(10 ng/g)(P < 0.05)。Live/Dead细胞试验显示四组膜片上,细胞均呈绿色荧光(活细胞),而且VEGF/ poly(EC-CL)(100 ng/g、1μg/g)膜片上细胞明显高于poly(EC-CL)和VEGF/ poly(EC-CL)(10 ng/g)两组。结论电纺技术构建的Poly(EC-CL)/VEGF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血管内皮细胞相容性,能够作为血管组织工程的基质材料。
张婉张祥满史振宇虞奋
关键词:内皮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