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萍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宫颈电烫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宫颈电烫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170例因宫颈糜烂需进行宫颈电烫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在宫颈电烫后常规应用湿润烧伤膏;观察组在宫颈电烫后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观察两组电烫后1周内结痂脱落、创面愈合的情况;阴道排液量的变化;脱痂期宫颈出血量的变化,6周内完全愈合率达90.6%。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用药后结痂脱落创面愈合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用药后患者阴道排液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用药后脱痂期宫颈出血量极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的抗炎、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优于湿润烧伤膏,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宫颈糜烂电烫术后的患者。
- 陈凌莹吴余敏张萍萍
- 关键词: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创面愈合
- 改良型窥阴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改良型窥阴器。该改良型窥阴器适合于宫颈利浦刀(LEEP)锥切治疗,也可用于子宫颈电烫术,激光术的治疗。该改良型窥阴器是在普通的不锈钢窥阴器上,将一内径为6mm,外径为8mm,长为150mm的不锈钢管一...
- 曹其言陆恩慈林晓华陈凌莹胡爱月陈育梅张萍萍
- 文献传递
- 电灼治疗尖锐湿疣后应用干扰素时机的探讨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电灼治疗尖锐湿疣后应用干扰素的时机,为临床治疗、护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将电灼治疗外阴尖锐湿疣后应用干扰素的患者91例随机分观察组45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于电灼后第1天用干扰素局部涂抹;对照组于电灼后1周开始用干扰素涂抹并按摩2—3min。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75.6%与78.7%)、复发率(24.4%与2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灼治疗外阴尖锐湿疣一周后开始应用干扰素,即不影响创面愈合,又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陈凌莹吴余敏张萍萍
- 关键词:尖锐湿疣干扰素临床护理
- 自行设计改良窥阴器在宫颈LEEP锥切治疗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窥阴器在宫颈LEEP刀锥切治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96例行宫颈LEEP刀锥切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术中应用普通窥阴器,观察组应用改良窥阴器,对普通窥阴器进行改良,将不锈钢管焊接于窥阴器前嘴左侧方,通过连接管连接过滤器再连接负压吸引器,观察治疗中烟雾排除的情况、术野暴露的情况、治疗所需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烟雾排除速度加快,术野暴露充分,治疗时间缩短,术中失血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窥阴器对宫颈LEEP刀锥切术中烟雾的排除有很好的排烟通气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凌莹吴余敏胡爱月张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