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飚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高分辨率CCD扫描仪光电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 张飚
- 关键词:扫描仪光电系统
- 连续法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的膜反应过程研究
- 2011年
- 以己二酸二甲酯的连续合成为目标反应,考察渗透汽化膜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进料流量、渗透汽化膜面积、进料中醇酸摩尔比等主要参数对己二酸转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越高,进料流量越小,膜面积越大,进料中醇酸比越高,酯化反应转化率越高;在醇酸比为4,流量0.24 mL/min,膜面积291.6 cm2,反应温度60℃条件下,酯化反应转化率可达到99.2%.
- 张争光张飚彭勇余立新
- 关键词:己二酸二甲酯酯化渗透汽化
- 碳酸二甲酯与二氧化碳分离膜的制备研究
- 张飚
- 关键词:膜分离碳酸二甲酯聚乙烯亚胺聚乙烯醇
- PVA/PEI共混膜对于碳酸二甲酯与二氧化碳体系的分离效果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碳酸二甲酯/二氧化碳(DMC/CO2)体系制备有较好分离效果的膜,选取聚乙烯亚胺(PEI)作为膜中运输二氧化碳的载体分子,有良好成膜性的聚乙烯醇作为膜的基础材料.在一般情况下,该膜对于纯二氧化碳的通量随着聚乙烯亚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DMC/CO2体系的渗透通量随着聚乙烯亚胺含量的增加、压力差的提高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离因子随聚乙烯亚胺含量发生变化,随压力变化不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30℃,压力差0.5MPa,温度20℃下,当聚乙烯亚胺含量达到40%,膜厚35μm时,分离因子为36,渗透通量为4.8g/(m2.h).
- 张飚郭长鹤余立新
-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聚乙烯亚胺
- 碳酸二甲酯与二氧化碳体系分离膜的制备研究
- 在已有研究中发现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高效的物理吸收CO2 溶剂.膜分离法由于具有分离效率高、节能等优势可望成为替代传统闪蒸解吸CO2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是针对DMC/CO2 体系制备有较好分离效果的膜.选取了聚乙烯亚...
- 张飚郭长鹤余立新
-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聚乙烯亚胺膜分离渗透通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