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归佳寅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气凝胶
  • 3篇热导率
  • 3篇热学
  • 3篇互扩散
  • 2篇溶胶
  • 2篇碳气凝胶
  • 2篇凝胶
  • 2篇准连续
  • 2篇模量
  • 2篇块体
  • 2篇SIO2气凝...
  • 1篇低密度
  • 1篇易控
  • 1篇粘合
  • 1篇粘合剂
  • 1篇声阻抗
  • 1篇凝胶法制备
  • 1篇力学特性
  • 1篇力学性能
  • 1篇聚变

机构

  • 1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1篇杜艾
  • 11篇周斌
  • 11篇归佳寅
  • 10篇沈军
  • 7篇钟艳红
  • 6篇吴广明
  • 6篇张志华
  • 4篇李宇农
  • 2篇范广乐
  • 2篇刘春泽
  • 1篇刘光武
  • 1篇沈洋
  • 1篇倪星元

传媒

  • 2篇航空学报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连续密度梯度SiO<Sub>2</Sub>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密度梯度SiO<Sub>2</Sub>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以正硅酸乙酯为有机硅源,采用连续成型工艺,通过自行设计搭建密度梯度混合成型装置,将高、低两种目标密度的前躯体溶胶不断混合,获得具有连续密度梯度的...
周斌钟艳红归佳寅杜艾
文献传递
逐层凝胶法制备密度渐变SiO_2气凝胶及界面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有机硅源,配制不同密度的溶胶,经逐层凝胶工艺结合CO2超临界干燥技术,获得50~200mg/cm3的密度渐变SiO2气凝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相衬成像等手段对制备获得的SiO2气凝胶进行了测试表征。重点研究了不同密度层间界面的情况,发现相邻两层SiO2气凝胶颗粒堆积的紧密程度不同,在界面处存在一定的互扩散。进一步对连续密度梯度SiO2气凝胶的制备提出了展望。
归佳寅周斌杜艾钟艳红张志华吴广明沈军
关键词:SIO2气凝胶互扩散
空间高速粒子捕获用密度梯度气凝胶的热学与力学梯度特性
采用正硅酸四乙酯的乙醇-水溶液为前驱体,氢氟酸为催化剂,结合溶胶-凝胶过程与乙醇超临界流体干燥工艺,一步反应获得了密度约为40~175 mg·cm的单元气凝胶。以上述工艺为基础,通过逐层凝胶法、溶胶共凝法和梯度溶胶共凝胶...
杜艾周斌李宇农归佳寅沈军吴广明倪星元
关键词:气凝胶热学热导率模量
文献传递
密度渐变多层碳气凝胶靶型的制备被引量:3
2011年
以间苯二酚-甲醛为原料,结合自制活动式微模具成型工艺制备不同厚度和密度的碳气凝胶薄片,采用密度为10 mg.cm-3的SiO2溶胶为"粘合剂",获得单元薄片厚度在100~580μm,密度在50~400 mg.cm-3范围内变化的5层密度渐变碳气凝胶靶型。重点研究了该特殊靶型内部C/SiO2气凝胶层间界面情况。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相衬成像仪等对靶型整体结构及碳气凝胶单元薄片表面和内部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胶粘层SiO2气凝胶厚度约为15μm,厚度一致,远小于碳气凝胶层厚度且与碳气凝胶薄片的胶粘程度较好,界面平整,靶结构均匀。
钟艳红周斌归佳寅杜艾吴广明张志华沈军
关键词:冲击波粘合剂
空间高速粒子捕获用密度梯度气凝胶的热学与力学特性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乙醇-水溶液为前驱体,氢氟酸为催化剂,结合溶胶-凝胶过程与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工艺,一步反应获得了密度为40-175mg·cm-3的单元气凝胶.以上述工艺为基础,通过逐层凝胶法、溶胶共凝法和梯度溶胶共凝胶法分别制备了三种密度梯度气凝胶样品,并研究了其功能梯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气凝胶均具有粒径约为40-90nm球形颗粒构成的三维骨架结构,密度越低,骨架越疏松,峰值孔径越大,孔径分布也更为分散;三种方法制备的样品均具有明显的密度梯度,梯度特性由不连续到连续.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表明,随着密度的降低,气凝胶在低温(-100℃)和常温(25℃)下杨氏模量均有减小的趋势,其范围分别约为4.6×105-1.9×105Pa和5.0×105-2.1×105Pa.热学测试表明,随着密度的降低,气凝胶的热扩散系数增高,单位体积热容降低,而热导率则不成单调变化.
杜艾周斌归佳寅刘光武李宇农吴广明沈军张志华
关键词:气凝胶热学热导率模量
块体气凝胶的通用制备方法进展被引量:16
2010年
传统溶胶凝胶法、环氧化物法和无机分散溶胶凝胶法是3种用于制备氧化物气凝胶的通用方法,在各自适用范围内均有重要意义。对于块体气凝胶的制备,传统溶胶凝胶法的工艺和理论成熟但制备范围较窄,环氧化物法制备范围广却存在着气凝胶的密度较高、易于收缩、难以成型等缺点,且难以适用于低价态元素氧化物块体气凝胶的制备。无机分散溶胶凝胶法的制备范围则非常广,它采用金属无机盐为前驱体,低分子量聚丙烯酸为分散剂与引导剂,结合传统溶胶凝胶法与环氧化物法,辅以超临界流体干燥和热处理工艺,一步反应即可获得具有密度较低、成型性好、强度较高、杂质易去除等特点的块体气凝胶。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多族多周期块体气凝胶的制备,在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领域将拥有广阔的前景。
杜艾周斌沈军归佳寅刘春泽范广乐张志华
关键词:气凝胶块体
块体气凝胶的通用制备方法进展
气凝胶材料是一种低密度、高孔隙率的纳米泡沫材料,在工业催化、光学元件、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都有潜在应用。其中,块体气凝胶材料以其纯度高、密度超低且连续可调、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强、可铸造性好、化学成分可控等...
杜艾周斌沈军归佳寅刘春泽范广乐张志华
文献传递
低密度碳气凝胶制备及其热学、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ICF及X光激光实验将结构和密度可调的碳气凝胶作为一种常用靶材料,其力学、热学性能和结构直接影响其应用。本文以间苯二酚(R)和甲醛(F)作为反应前驱体,通过调节反应参数和控制制备条件合成了低密度(<50mg/cm3)碳气凝胶,最低密度为36mg/cm3。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测试仪和同步热分析仪等对低密度碳气凝胶的结构进行研究;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电子拉伸试验机和热传导分析仪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该低密度碳气凝胶具有明显珍珠项链状纳米网络,颗粒大小均匀,粒径约为70nm,比表面积达1 217m2/g;在-120~200℃温区内,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杨氏模量仅为0.375MPa,是一种理想的弹性材料。常规密度碳气凝胶材料为几十MPa。在室温空气气氛下,其热导率低至0.05W/(m.K),相对于常规碳气凝胶有较大改善。
钟艳红周斌归佳寅李宇农杜艾沈军吴广明张志华
关键词:低密度碳气凝胶力学性能热导率
溶胶共凝法制备准连续密度梯度SiO2气凝胶
针对气凝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需求,为了进一步拓展单一密度气凝胶的应用范围,对密度梯度SiO2气凝胶的制备进行了研究。采用自建密度梯度制备成型装置,以正硅酸乙酯为有机硅源,经溶胶共凝工艺,结合CO2超临界干燥技术,获得密...
归佳寅周斌钟艳红杜艾沈军
关键词:SIO2气凝胶互扩散
空间探索用梯度密度气凝胶的合成与应用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气凝胶是空间探索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系统介绍了单一密度气凝胶和梯度密度气凝胶材料的分类、合成方法、复合工艺、特殊性能及其在空间探索领域的应用。其中,梯度密度气凝胶材料的合成是国际上的技术难点,笔者结合自身研究将其复合方式分为早期方法、分层粘贴法、逐层凝胶法和梯度溶胶共凝胶法,揭示了梯度气凝胶应遵循由单位深度的低差异到高差异、由分层梯度到连续梯度(界面消除)、由低控制精度向高控制精度、由均匀梯度向任意设计梯度的发展规律;并基于梯度密度气凝胶在高速粒子捕获、高效保温隔热与切伦科夫探测等方面的特殊应用,对梯度气凝胶成分和特性(密度、折射率和热导率等)的梯度分布提供了功能化设计。
杜艾周斌钟艳红李宇农归佳寅沈洋沈军吴广明
关键词:气凝胶功能材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