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层螺旋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128层螺旋CT心血管造影的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以期评价128层螺旋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指出,128层螺旋CT心血管造影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有重要的...
- 涂永波李康马千红徐刚顾敏龙邦媛龚梅林张海平牟浩
- 关键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表现多层螺旋CT
- 文献传递
- 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 对1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共42条桥血管(其中内乳动脉桥27条,大隐静脉桥15条)行128层CT造影(CTA),探讨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6例患者CTA均获得了成功。CTA显示冠状...
- 涂永波李康马千红徐刚顾敏龙邦媛龚梅林张海平牟浩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随访血管造影多层螺旋CT
- 文献传递
- 腕骨骨折的CT诊断被引量:6
- 2003年
- 马千红李康徐刚高山葛冰
- 关键词:腕骨骨折CTX线平片
- 螺旋CT血管成像在胸部的临床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9年9月~2005年12月期间35例胸部SCTA患者,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胸部血管重建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所得血管影清晰,均无或仅有轻微锯齿状伪影,血管病变的形态、范围以及肺内病变与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显示良好。结论SCTA图像具有对比良好、空间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楚等优点,能较好地显示正常及异常血管、识别血管腔内外病变和钙化、清楚显示胸部血管性病变及其与血管的关系,对胸部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王新玉徐刚
- 关键词:胸部病变螺旋CT血管造影图像处理
- 脊柱转移瘤的MRI与CT诊断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对照分析52例脊柱转移瘤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CT表现,比较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以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52例脊柱转移瘤均经病理和临床证实,原发肿瘤主要为肺癌、乳癌、鼻咽癌等,对5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同期CT及MRI检查,比较脊柱转移瘤在两种检查方法上的表现。结果:52例脊柱转移瘤共发现176个椎骨异常、76处椎管受累、68处椎旁软组织肿块、47处椎体压缩骨折。Ⅰ期脊柱转移瘤:MRI检出21块,CT未能检出。Ⅱ期:MRI、CT分别检出86块、52块。Ⅲ期:MRI、CT分别检出68块、61块。MRI、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检出率分别为99.4%、64.2%,MRIT1WI表现为低信号(86.9%)或其它异常信号(13.1%),T2WI表现为高信号(60.8%)或其它异常信号(39.2%)。结论:MRI的敏感性高于CT,两种检查方法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可提高脊柱转移瘤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李康马千红吕富荣杨庆军王天翔徐刚葛冰顾敏龙帮媛徐映
- 关键词:脊椎转移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混合性脑卒中的CT诊断和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CT诊断和临床价值,以提高认识。方法从两院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560例脑卒中病例中选择35例混合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CT特点。结果梗死-出血同时并存型30例,出血继发梗死型2例,梗死继发出血型2例,脑血管畸形并脑出血和脑梗死1例。32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混合性脑卒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卒中,其临床、病理改变和治疗均有别于单一的出血和梗死,因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诊断较困难.CT为首选检查方法。能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利于临床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疾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强调动态观察的重要性。
- 王新玉李必强徐刚
- 关键词:脑卒中混合性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CT征象,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具有完整临床、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学以及CT检查资料的肺部真菌感染病例,采取由1名主任医师和2名副主任医师带领的阅片小组进行集体阅片,对各种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复杂,呈多种性质及形态学改变,CT征象有:(1)磨玻璃样阴影;(2)肺炎性实变和支气管肺炎样变;(3)结节性病灶;(4)肿块;(5)空洞;(6)曲菌球等。结论胸部CT检查结果对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出现以下CT征象:肺部多发性不规则结节、肿块;曲菌球;多种性质和形态的病灶,在治疗中病灶无好转而呈进展趋势者,结合患者有基础性疾病及其他高危因素,应高度提示真菌感染可能。
- 徐刚王新玉
- 关键词:肺部感染真菌性断层摄影术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
- 6例神经纤维瘤病的X线平片与CT诊断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X线平片及CT表现特点。方法结合临床、手术病理、组织活检分析6例神经纤维瘤病的X线平片、CT征像。结果6例查体均有皮肤改变,4例有皮肤色素斑、多发皮下结节典型临床体征,2例无皮下结节,仅有皮肤色素斑。6例X线平片检查5例有骨损害,多骨受累4例,单骨1例,1例无骨损害,2例CT扫描并发神经源性肿瘤。影像学改变有:(1)骨生长发育障碍畸形;(2)外压性骨质侵蚀破坏;(3)骨内囊肿性病变;(4)腹部肿块;(5)并发神经系统肿瘤。结论神经纤维瘤病的X线平片、CT表现结合典型的临床皮肤体征可作出较准确诊断。
- 徐刚王新玉马千红
-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X线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少见肾上腺腺瘤的CT表现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10例巨大肾上腺腺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巨大肾上腺腺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巨大肾上腺腺瘤的临床和CT资料,回顾性分析肾上腺腺瘤较少见的影像征象,10例均做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10例巨大肾上腺腺瘤,均单发,右侧4例,左侧6例,肿瘤最小径5.4cm,最大径17.5cm,2例腺瘤内有出血、钙化、囊变;增强后腺瘤轻-中度强化7例,明显强化3例。结论:肾上腺腺瘤虽然为常见病,但有时也会长得很大,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CT表现不典型。
- 朱艳琳徐刚黄陈恕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皮质腺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研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疑似肺部真菌感染患者85例,对其进行X线、CT以及病原学检查,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确诊患者的真菌分布及其CT影像学特征,比较CT、X线检查与病原学诊断结果。结果 78例患者确诊存在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91.76%;检出真菌78株,主要为曲霉菌属、假丝酵母菌属与隐球菌属,分别占39.74%、28.21%、24.36%;患者CT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影、空洞以及晕征,分别占35.90%、32.05%以及21.79%;以病原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CT检查的灵敏度为88.46%,准确度为84.71%,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55.13%与54.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霉菌属是肺部真菌感染者最为常见的病原菌,利用CT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结节或肿块影征象可作为CT诊断的标准之一。
- 龙邦媛王庆平李康徐刚卢小军
-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学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