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材料与方法:选择3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诊断、治疗方法。结果:34例都确诊是原发性纵隔肿瘤,没有一例手术死亡,有2例患者在手术以后并发了肺水肿,有1例患者有重症的肌无力危象,对余下31例患者进行了3个月到2年的随访,良性肿瘤患者都没有复发。结论:对于原发性纵隔肿瘤来说,诊治的主要方式就是手术,而术后综合治疗的好坏治疗关系到预后效果,因此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
- 王建王远东邵中夫陈永东徐刚郭康
- 关键词:原发性纵隔肿瘤外科手术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对早期肺癌使用全胸腔镜实施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全部患者临床均诊断为早期肺癌,其中VATS组80例患者实施全胸腔镜切除肺叶手术,OT组62例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胸切除肺叶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VATS组患者手术后实施引流的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的评分都低于OT组患者。结论:临床诊断为早期肺癌的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临床的恢复情况好于实施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值得进行推广。
- 王建王远东邵中夫陈永东徐刚郭康
- 关键词:肺肿瘤胸腔镜肺叶切除
- 16排螺旋CT扫描非小细胞肺癌3D重建及可视化手术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16排螺旋CT肺部三维重建技术以及可视化肺部切除仿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NSCLC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前行16排螺旋CT扫描后采用专门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分割并进行三维技术重建,图像重建后将数据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中进行数据修饰、处理,同时采用CHOST SDK软件模拟各种手术器械及手术条件,并采用PHANTOM设备对NSCLC肺组织切除进行仿真模拟,经模拟后再对患者行病理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不行3D重建及可视化模拟操作,直接接受病理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肿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管插管时间的差异。结果:肺腔动脉重建模型逼真、清晰、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肺部动脉及肺部周围组织及其相关管道可形象生动地显示,具有较强的手术台上操作感觉,交互性良好,操作效果让人满意。病理手术中淋巴结转移患者14例,骨转移者10例,鳞癌26例,腺癌患者12;16排螺旋CT仿真技术中淋巴结转移者14例,骨转移者10例,鳞癌26例,腺癌患者12。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0.82>0.75,说明两种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理想。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00%)、肿瘤残留率为(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73.68%)、肿瘤残留率为(23.3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管插管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重建及可视化手术有利于NSCLC手术治疗方案的确立,术前通过应用3D重建及可视化进行操作及演练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率,降低患�
- 王建张涛王远东邵中夫陈永东徐刚郭康
- 关键词:16排螺旋CT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