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海
- 作品数:88 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肿瘤25例初探
- 1999年
- 徐子海郑启生廖福锡程绍丽
- 关键词:放射疗法肿瘤
- 放化疗同步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放化疗同步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放疗联合同步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放疗,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达到76.8%,对照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43.2%,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2.8%、35.4%,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是88.9%、24.2%,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生存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例数占到总例数的65.5%,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3.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及时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可耐受治疗。结论:使用放化疗同步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各种症状,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同时毒副反应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于志勇徐子海赵月涛
- 关键词:放化疗晚期复发性宫颈癌
- CTVision的软件工作平台简介
- 2012年
- 本文详细介绍了CTVision放疗系统软件工作平台的功能,其中着重介绍了自适应目标导向功能,分析了其采用新沟通(syngo)为基础的图形化用户操作界面的优势。CTVision软件工作平台利用其优越的性能,与硬件系统相结合,使得放射治疗更加安全和高效。
- 莫莉徐子海廖福锡
-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 艾迪注射液联合超级伽玛刀治疗巨块型肝癌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周燕华徐子海容谦廖福锡夏邦传
- 关键词:伽玛刀治疗巨块型肝癌艾迪注射液超级伽玛刀肝癌患者
-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使用非常规分割的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肿瘤的疗效,并介绍所采用分割方案的放射生物学模型和剂量转换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伽玛刀大分割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1 215例患者(头部327例,体部888例)为研究对象。治疗计划的剂量曲线完成对病灶区域的包绕后,按照给定的总剂量和治疗次数,使用自编软件确定大分割的分次剂量,根据随访记录统计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1 215例患者按病种的随访成功率大部分高于80%。头部病灶的治疗情况好于体部肿瘤,其中良性肿瘤的生存情况与随访成功率接近,肝血管瘤、脑动静脉畸形的随访成功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4.7%、77.3%和94.7%、72.7%。总体治疗效果与一般单位报道数据相似,治疗副反应临床可以接受。结论伽玛刀SRT治疗瘤疗效确切,使用该软件计算非常规分割的放射治疗具有可行性。
- 朱超华刘恋徐子海
- 关键词: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大分割伽玛刀
- 应用CTVision治疗胸腹肿瘤中呼吸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查呼吸运动对胸腹肿瘤影响头脚方向的形变规律及在没有4D-CT的条件下CT检测肿瘤振幅的边距(头脚方向)及如何修正放射治疗计划。方法将木球置于仿真装置托盘上对中心,CT扫描正常呼吸运动状态图像,层厚3 mm,扫描8次,比较肿瘤位置的改变,制定治疗计划,观察中心偏差值。结果肿瘤的实测振幅在理论最大振幅内,肿瘤中心由于呼吸运动影响存在一定偏差。结论肿瘤在呼吸运动的影响下,可在呼吸动度范围内任意位置移动。为此,在制定治疗计划时需考虑呼吸动度范围,以"理论最大振幅值",即"肿瘤大小+呼吸动度值"为PTV。
- 徐子海田菲陈超敏王晓云
- CTVision调强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鼻咽癌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CTVision调强放疗的精确性以及调强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TVision调强放疗结合化疗。放疗方法:原发病灶70~76Gy、颈部淋巴结56~72Gy、高危区56~62Gy、低危区50~60 Gy。正常组织根据要求限量。化疗方法:诱导化疗为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同步放化疗为单药顺铂方案,辅助化疗为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放疗期间定期行图像引导,验证计划。结果:图像引导偏差值X、Y、Z方向的均值均为±1 mm,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P<0.05)。CR 44例(75.86%)、PR 13例(22.41%)、CR+PR 57例(96.61%)。不良反应主要有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腮腺炎、口腔黏膜炎及口干,程度较轻;骨髓抑制发生较多且程度较重。结论:CTVision图像引导的调强治疗是一种精确的治疗方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方式治疗鼻咽癌效果良好。
- 田菲吴巨海徐子海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化疗疗效评价
- 基于CT共轨系统的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CT共轨系统获得的CT图像进行分析,量化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分次治疗过程中的解剖结构变化,如原发肿瘤或淋巴结肿块的缩小、水肿区及整体体重的变化等,以期为临床治疗计划的重新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6例经病理诊断为鼻咽癌,原发病灶或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4 cm,接受调强放疗的患者;所有患者于整个治疗期间在CT共轨系统上接受每周3次,各次治疗体位相同的日常验证CT;在每层图像上重新手动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和正常组织,分析所有患者分次治疗过程中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 GTV在整个治疗期间以平均0.22 cm3/d的速率发生退缩,与原体积相比平均每天退缩2.06%;最后一次治疗结束时,GTV对比原病灶平均缩小了68.12%。腮腺体积也以平均0.10 cm3/d的速率发生退缩。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疗分次治疗期间,患者的解剖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GTV及危及器官体积、位置的变化在治疗3-4周后尤为明显,可能会导致高度适形治疗计划中各组织实际受照剂量与原治疗计划产生较大偏差。临床上应注重寻求调强放疗分次治疗过程中的解剖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利于开展自适应放疗,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增益比。
- 夏邦传徐子海廖福锡周燕华朱超华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自适应放疗
- 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1例
- 2011年
- 病例男,58岁.曾于1991年健康体检超声发现肝右叶上段直径约1.6 cm×1.8 cm实质性低回声结节,界清欠规则,无包膜,其周边无声晕,肝内外胆管不扩张.随行手术根治性切除,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肝细胞型肝癌.术后定期复查时发现原手术区附近约1.2~1.5 cm边界不清的占位,考虑复发.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脏肿瘤无水乙醇灌注术,术后定期复查肿瘤缩小,术区呈不均匀强回声改变.
- 黄世峰陈新立徐子海周燕华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 应用数字调控压模法技术构建颅骨修复体(英文)被引量:1
- 2005年
- 背景:钛板作为颅骨修复体因良好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但颅骨形状复杂,修复体的现行制作技术成本高,设计和制造困难。目的:观察应用数字调控压模法制作适形颅骨修复体技术对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的效果。设计:回顾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三○三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对象:选择2001-09/2004-09在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20例,颅骨缺损部位:额颞部5例,颞顶部4例,颞额顶部4例,顶部4例,枕部3例。颅骨缺损范围:最小4cm×4cm,最大12cm×12cm。方法:应用原始颅骨CT数据三维重建,进行修复体的几何设计,完全拟合颅骨的自然形态。利用新型数控成型模制作系统,根据拟合修复体数据控制形成相应凹凸模型,将钛钢板压制成形,实现与创伤部分精确贴合。主要观察指标:颅骨修复术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近期皮下积血2例,硬膜外血肿1例,脑内血肿1例,无脑挫伤发生。远期随访11例,全部缺口愈合良好,无发生感染、修复体松动、修复体外露等意外事故。②适形钛网颅骨修复术塑型精确、边缘贴合误差小,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对修复外形及舒适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应用数字调控压模法制作适形钛网人工颅骨修复术效果良好,各项指标优于传统的手工塑型颅骨修复术。
- 李文超徐子海李春森陈超敏周凌宏唐木涛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骨计算机辅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