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英
- 作品数:44 被引量:36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SMCR__N模型在北京地区潮土茄田适用性分析
- 2016年
- 利用2009—2010年北京地区潮土茄田定位试验资料和气象、土壤及栽培管理措施等资料,采用SMCR__N蔬菜作物模型对北京地区潮土紫长茄和圆茄产量及圆茄吸氮量进行了模拟,校正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了初步评价,为模型本地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SMCR__N模型中茄子品种参数适用于模拟北京地区潮土紫长茄产量,其模拟总干重的均方根差(RMSE)为0.42t·hm-2,标准化均方根差(n-RMSE)为0.06,模型预测效率(EF)为0.95,E=0.40>0.00,拟合指数(d)为0.99,决定系数(R2)=0.96。定位试验的圆茄品种与SMCR__N模型茄子品种参数存在差异,需调整相关茄子品种参数值。作物总干重敏感性分析表明,作物生长系数(K1)为SMCR__N模型敏感性参数,当K1=1.4t·hm-2时,模型模拟性能最好,RMSE=1.2t·hm-2,n-RMSE=0.12,EF=0.59,E=0.76,d=0.93,R2=0.80。参数校正后,对2010年北京地区潮土圆茄的吸氮量进行了模拟,R2=0.85,模拟性能良好。通过校准作物参数,SMCR__N模型可较准确地模拟北京地区潮土露地茄子总干重和吸氮量的动态变化,适用性较强,可用于指导北京地区潮土茄田的施氮水平,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 董一威李玉中张科峰徐春英李巧珍房福力郭智成
- 关键词:敏感性
- 柠檬酸与土壤磷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2年
- 为了研究柠檬酸在土壤形成、物质循环等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近些年来柠檬酸与土壤磷素相互作用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柠檬酸的分泌及其分泌机理;(2)缺磷促进分泌柠檬酸分泌状况;(3)柠檬酸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4)柠檬酸对土壤磷解吸的影响;(5)人工添加柠檬酸减少磷肥投入的效果。在实际生产中柠檬酸对土壤磷素及磷肥的作用研究有待于加强。
- 房福力李玉中李巧珍徐春英董一威郭智成
- 关键词:柠檬酸磷磷肥利用率
- 一种旱地宽窄行起垄覆膜玉米密植播种机
- 本发明涉及玉米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旱地宽窄行起垄覆膜玉米密植播种机,包括放置在土地的播种机本体,播种机本体内放有多个玉米杆,其中播种机本体通过电动轮运动。本发明采用推土翻土部用于将土壤翻耕呈中间为窄行地两侧为起垄地的...
- 梅旭荣丁军军毛丽丽李昊儒刘恩科徐春英李巧珍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推断与溯源方法概述被引量:26
- 2010年
- 硝酸盐已经成为中国地下水的一种主要污染物之一,弄清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物的来源,对于有效控制地下这种物质的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地区的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物的来源可能不同,这些差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分析和追溯,笔者概述了前人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推断与溯源几种常用方法,包括六成分法、派珀图法、相关性分析以及稳定同位素方法,希望能够为硝酸盐溯源的研究和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 赵解春李玉中Yamashita Ichiji徐春英李巧针贾晓妨
- 关键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 不同水肥组合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试验于2007/2008年度在北京市昌平区进行,采用5因子4水平的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有机肥和灌水量的组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灌水>钾肥>有机肥>磷肥,同时存在交互作用;水分和产量成较好的正相关,有机肥对产量的提高虽然不如氮肥、钾肥和灌水,但是对产量的影响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各种组合中,以施氮量为75kg.hm-2配合12000kg.hm-2的有机肥、75kg.hm-2的磷肥、150kg.hm-2的钾肥以及3000kg.hm-2灌水量处理的产量较高,为本年度最佳水肥组合。
- 王丹李玉中李巧珍徐春英刘晓英
- 关键词:氮磷钾灌水量有机肥小麦产量
- 土壤含水量对硝化和反硝化过程N_2O排放及同位素特征值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的】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含水量对北京顺义潮褐土N_2O排放及同位素特征值(δ15Nbulk,δ18O和nitrogen isotopomer site preference of N_2O,简称SP)的影响,以期获得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N_2O产生途径及变化规律,为农田土壤N_2O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与乙炔抑制法,以北京顺义潮褐土为试材,设置3个含水量梯度:67%、80%和95%WFPS(土壤体积含水量与总孔隙度的百分比或实际重量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简称WFPS),在此基础上设置无C2H2,0.1%(V/V)C2H2和10%(V/V)C2H2处理。将土壤装入培养瓶中培养2 h,之后收集培养瓶中的气体测定N_2O浓度及同位素特征值,并采集土样测定其NH+4-N和NO-3-N的含量。利用同位素二源混合模型计算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土壤N_2O排放的贡献率,对N_2O产生途径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根据室内土壤培养测定结果,高(95%WFPS)、中(80%WFPS)和低(67%WFPS)含水量土壤N_2O加权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17、0.27和0.08 mg N·kg-1·d-1,高含水量土壤N_2O排放量均显著高于中、低含水量处理,中含水量处理显著高于低含水量;整个培养周期,高、中和低含水量土壤N_2O+N_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培养初期总的无机氮含量的18.05%、5.27%和1.24%(N_2O+N_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9.61、5.72和1.35 mg N·kg-1;各处理NH+4-N+NO-3-N初始含量均为108.62 mg N·kg-1);与低含水量处理相比,高、中含水量土壤的N_2O+N_2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13.53倍和3.24倍,高含水量土壤N_2O+N_2累积排放量比中含水量高2.43倍,表现为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壤无机氮(NH+4-N+NO-3-N)以气态氮(N_2O+N_2)形式的损失量逐渐增加。3个含水量处理N_2O的δ15Nbulk加权平均值变化范围为-42.93‰—-4.07‰,且较高含水量处理显著低于较低含水量处理;10%(V/V)C2H2抑制土壤中N_2O还原成N_2的过程,各含水量土壤中,10%(V/V)C2H2处理组其N_2O的δ18O值显著低于0
- 郑欠丁军军李玉中林伟徐春英李巧珍毛丽丽
- 关键词:N2O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 不同氮肥处理对土壤和番茄中稳定性氮同位素丰度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采用盆栽番茄的方式,根据氮肥类型和施用量,设置8种肥料处理(以纯氮计):C1(有机肥,9.5g)、CU1(有机肥、化肥均为4.75g)、U1(化肥,9.5g)、C2(有机肥,19g)、CU2(有机肥、化肥均为9.5g)、U2(化肥,19g)、C3(有机肥,29g)、CK(不施肥料),分析各处理的土壤、番茄叶片和果实δ15N的变化,比较不同部位δ15N的差异。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叶片和果实的δ15N(P<0.05),而施用化肥则显著降低其δ15N(P<0.05)。纯有机肥(C1、C2、C3)处理番茄叶片和果实δ15N分别为6.02‰~12.75‰和4.69‰~8.24‰,纯化肥(U1、U2)处理为2.83‰~5.53‰和2.66‰~4.50‰,纯有机肥处理δ15N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2)番茄植株不同部位δ15N的比较结果为老叶>新叶>新茎>果实>老茎>侧根>主根,表明氮素由根部吸收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片和果实的过程中,15N逐步富集。(3)建议将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鉴别番茄果实纯有机肥和纯化肥处理的δ15N的阈值设定为5‰,有机种植检测可以借鉴此法设定相应的临界值,以鉴别有机种植和非有机种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区分植物中氮素的来源,从而得知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施肥情况,为有机食品检测提供有效方法。
- 郭智成李玉中董一威徐春英房福力李巧珍
- 关键词:番茄有机食品
- 冬小麦氨基酸代谢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 生物节水是节水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耐旱和高水分利用品种、生理节水调控和节水型农作制度是生物节水的核心内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生物节水的终极目标,其中培育耐旱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抗旱节水高产新品种是关键,因此建立可行、科学、...
- 徐春英
- 关键词:冬小麦抗旱性氨基酸稳定同位素
- 文献传递
- N-新戊酰,O-异丙醇酯衍生法分析小麦氨基酸含量与碳氮稳定同位素
- 2010年
- 以2-氨基己二酸为内标,采用异丙醇和新戊酰氯将氨基酸衍生化成N-新戊酰基,O-异丙醇酯(NPP),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了小麦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同时利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仪分析了氨基酸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N-新戊酰基,O-异丙醇酯(NPP)衍生化法可以得到丙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酪氨酸的较高的回收率(83.3%~104.9%)和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1.000);此方法还可以得到丙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苏氨酸、丝氨酸、蛋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苯丙氨酸、赖氨酸和酪氨酸的可靠的碳氮同位素比值。此方法可以为今后作物品质、营养和氨基酸代谢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手段。
- 徐春英梅旭荣李玉中李巧珍
- 关键词:小麦氨基酸
-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菜地土壤N_2O排放及其来源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该研究采用同位素自然丰度法,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北京地区菜地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土壤释放N2O及同位素位嗜值SP(site preference)的影响,以期获得不同肥料及其配比下土壤N2O的来源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无机肥释放的N2O显著高于有机肥,其累积排放量是有机肥的6.63倍,且无机肥施用比例越高,排放量越大;各肥料组合在施用后7天内均以反硝化作用生成N2O为主,贡献最高达到78.89%,SP为6.97‰,之后硝化作用逐渐增强并成为主要途径,最高占比达76.48%,SP为25.24‰;培养期内施用无机肥可以促进反硝化作用,平均占比52.98%,SP为15.52‰,而有机肥会使硝化作用增强,平均占比71.35%,SP为23.55‰。因此,在北京潮褐土地区菜地土壤施用有机肥对N2O有良好的减排效果,可为蔬菜生产中肥料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林伟张薇李玉中徐春英李巧珍郑欠
- 关键词:土壤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