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

作品数:15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冶金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电弧炉
  • 4篇直流
  • 4篇直流电
  • 4篇直流电弧炉
  • 4篇数学模型
  • 3篇焦炉
  • 3篇传热
  • 2篇底电极
  • 2篇轧钢
  • 2篇轧钢加热炉
  • 2篇直行温度
  • 2篇数值仿真
  • 2篇燃烧技术
  • 2篇节能
  • 2篇空气燃烧
  • 2篇环境保护
  • 2篇加热炉
  • 2篇仿真
  • 2篇高温空气
  • 2篇高温空气燃烧

机构

  • 12篇北京科技大学
  • 9篇宝山钢铁股份...

作者

  • 12篇徐海
  • 11篇温治
  • 8篇朱宏祥
  • 3篇程乐意
  • 3篇石洪志
  • 3篇霍芳
  • 3篇支晓明
  • 3篇沈元林
  • 3篇陈东
  • 3篇张永庆
  • 3篇刘晓
  • 2篇胡泽强
  • 2篇郭鸿志
  • 2篇李洪利
  • 2篇代朝红
  • 2篇陈永顺
  • 2篇杨宝权
  • 2篇陶曙明
  • 2篇汪钺强
  • 2篇刘向军

传媒

  • 7篇工业加热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冶金能源
  • 1篇燃料与化工
  • 1篇矿冶

年份

  • 5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焦炉直行温度数学模型及其在宝钢三期焦炉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4
2002年
在详尽分析了宝钢三期焦炉热工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焦炉直行温度数学模型。采用现场实测的立火道温度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仿真计算了不同工况对焦炉直行温度和加热煤气流量等主要热工参数的影响,所做工作为焦炉的计算机优化加热控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霍芳温治陈东朱宏祥胡泽强徐海程乐意张永庆支晓明沈元林袁正仲陈永顺
关键词:焦炉直行温度数学模型计算机控制
焦炉直行温度和火落时间双反馈控制策略被引量:12
2003年
介绍了宝钢三期焦炉直行温度和火落时间双反馈控制系统的在线应用状况,结果表明,系统投运后焦炉直行温度的控制精度在±7℃以内,火落时间判定在±10min内的命中率达到80%以上,炼焦耗热量降低了2.92%。
陈东温治霍芳朱宏祥徐海支晓明沈元林程乐意张永庆吴淑华
关键词:焦炉直行温度火落时间
直流电弧炉水冷钢棒式底电极传热过程数学模型被引量:2
2003年
近年来,直流电弧炉炼钢在整个行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但是底电极寿命问题一直无法妥善解决。为此,本文以直流电弧炉炼钢中水冷钢棒式底电极为例,详细分析它在冶炼过程中的传热过程,采用控制容积法首次建立了炉底传热过程三维数学模型,并结合实测数据验证所建模型正确可靠。在此基础上改变各种参数,模拟各种情况下底电极的熔融状况,最终找出最佳的冶炼工况。从结果可以看出:在直流电弧炉炼钢过程中,输入底电极中的焦耳热、精炼期电流强度与冷却水温差对底电极熔融深度影响巨大,本文将具体阐述这些因素的作用。
徐海温治朱宏祥刘晓石洪志
关键词:直流电弧炉传热过程数学模型
火落现象及其在宝钢三期焦炉上的应用实践被引量:5
2003年
介绍了焦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火落现象及其判定方法,并根据宝钢三期焦炉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焦炉火落时间判定的试验研究,得到了特定工况下焦炉的火落判定经验关系式。经现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火落时间判定公式有较高的准确度,其结果和人工判定的火落时间最大绝对误差仅为9min,完全可以替代人工进行火落时间的判定。所做工作对同类焦炉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东温治霍芳朱宏祥胡泽强徐海支晓明程乐意袁正仲陈永顺张永庆沈元林
关键词:焦炉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下)被引量:41
2002年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90年代兴起的集节能、环保等多重优点的高新技术,是国际燃烧界公认的燃烧领域的革命。就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综述,并针对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工业炉界应用该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确信,通过该技术在我国工业炉界的推广使用,对我国的节能和环保事业必将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代朝红温治朱宏祥徐海李洪利刘洪郑克明
关键词: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节能环境保护
直流电弧炉水冷钢棒式底电极传热过程的数值仿真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文献 [1 ]建立的“直流电弧炉水冷钢棒式底电极传热过程二维数学模型”,在验证模型正确可信的基础上 ,对直流电弧炉底电极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 ,所得结论对直流电弧炉的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海温治石洪志刘向军郭鸿志刘晓杨宝权汪钺强
关键词:直流电弧炉底电极传热模型数值仿真炼钢
直流电弧炉底电极热状态数值仿真及监控方法的研究
徐海
关键词:直流电弧炉数值仿真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上)被引量:55
2002年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90年代兴起的集节能、环保等多重优点的高新技术,是国际燃烧界公认的燃烧领域的革命。就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综述,并针对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工业炉界应用该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确信,通过该技术在我国工业炉界的推广使用,对我国的节能和环保事业必将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代朝红温治朱宏祥徐海李洪利刘洪郑克明
关键词: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环境保护节能
提高清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的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通过对宝钢1号高炉清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质能平衡测试和理论分析计算,找出了该系统浓缩倍数偏低的真正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所做工作对同类系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尹国梅温治冯俊小于涛朱鸿详徐海杨倩宇李娟张龙莱居勤章郑庆荣李士华
关键词:高炉
直流电弧炉水冷钢棒式底电极传热数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在分析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 4种直流电弧炉底电极型式的基础上 ,详细讨论了水冷钢棒式底电极的两种数学模型。
徐海温治石洪志刘向军郭鸿志刘晓杨宝权汪钺强
关键词:直流电弧炉传热模型数学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