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红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清
  • 3篇电针
  • 3篇针刺
  • 3篇鼠血清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大鼠血清
  • 2篇电针大鼠
  • 2篇针刺调节
  • 2篇生化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功能
  • 1篇蛋白
  • 1篇刀豆
  • 1篇刀豆蛋白A
  • 1篇低血压
  • 1篇电针刺
  • 1篇电针刺激
  • 1篇多糖

机构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徐红
  • 4篇范少光
  • 2篇翟青竹
  • 1篇陈薇
  • 1篇韩济生

传媒

  • 2篇生理学报
  • 1篇Curren...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06
  • 1篇1991
  • 3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针刺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电针大鼠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发现、生化特性鉴定和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4
1990年
针刺是传统中医学中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利用针刺来止痛、调节血压、治疗神经性耳聋、小儿麻痹,并用于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过敏及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20多年来,对针刺的镇痛作用和调节血压的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累累。关于针刺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
徐红
关键词:电针免疫功能
电针大鼠的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分析
本室以前的工作表明:电针(2Hz,3V,30min/d)刺激SD大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5d 后,大鼠血清中产生出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本工作对此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电针大鼠的血清不仅显...
徐红范少光
关键词:电针刺激刀豆蛋白A脂多糖
文献传递
束缚应激大鼠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研究被引量:15
1991年
为研究应激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将 SD 大鼠四肢束缚于支架上,仰卧位,室温(20℃)下维持20h,对照组留置原饲养笼中,不予惊动。然后在乙醚轻麻下穿刺心脏取血,肝素化后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淋巴细胞,或待凝后分离血清。结果表明,应激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刀豆素(Con A)诱导的转化反应明显下降(p<0.01,n=8,ANOVA),而且应激大鼠血清可明显抑制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这提示应激大鼠血清中可能存在某种具有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活性物质。进一步的分析实验表明,这种血清经加热56℃(30min),30%甲醇或透析(透析袋孔径阻滞分子量为6000)处理,抑制活性均不受影响;但经加热100℃(3min),80%甲醇或胰蛋白酶(64/μg/ml)处理,抑制活性丧失。提示这种抑制活性物质很可能是一类蛋白质。
查宏斌徐红翟青竹陈薇范少光
关键词:淋巴细胞束缚应激
针刺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电针大鼠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发现、生化特性鉴定和作用机制分析
针刺是传统中医学中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利用针刺来止痛、调节血压、治疗神经性耳聋、小儿麻痹,并用于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过敏及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20多年来,对针刺的镇痛作用和调节血压的功能进...
徐红
关键词:免疫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生化鉴定
文献传递
脑内γ-氨基丁酸(GABA)在急性失血性低血压时对血压的影响被引量:2
1990年
本实验通过大鼠和家兔侧脑室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研究正常血压和急性失血性低血压时,中枢GABA对血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荷包牡丹碱均有明显的升压作用,但后者显著大于前者,且这种升压效应不被去肾或去肾上腺所影响。同时发现:急性失血性低血压时,兔脑脊液中GABA含量明显增加,提示在急性失血性低血压时,中枢GABA具有阻止血压回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对中枢交感神经系统的抑制引起的。
徐红翟青竹范少光韩济生
关键词:Γ-氨基丁酸血压荷包牡丹碱
电针大鼠的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9
1990年
本室以前的工作表明:电针(2H_z,3V,30min/d)刺激 SD 大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5d后,大鼠血清中产生出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本工作对此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电针大鼠的血清不仅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小鼠淋巴结 T 淋巴细胞转化,还可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小鼠胸腺细胞和脾脏 T 淋巴细胞转化;同时也发现电针大鼠的血清能显著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淋巴结 B 淋巴细胞转化。提示此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对不同淋巴器官及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无选择性作用。(2)将电针大鼠的血清同小鼠淋巴结细胞培养1h,电针大鼠的血清就可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 T 淋巴细胞转化;将小鼠淋巴结细胞同 Con A 预培养30min,电针大鼠的血清的抑制作用便消失,提示电针大鼠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作用于 Con A 刺激 T 淋巴细胞活化的早期阶段,同时也排除了此抑制因子的细胞毒作用。(3)电针大鼠的血清显著抑制蛋白激酶 C(PKC)激活剂 PMA和 PMA 加 ca^(2+)通道 A23187刺激的小鼠淋巴结细胞转化,提示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通过抑制 PKC 的活性或抑制 PKC 介导的细胞活化通路,抑制有丝分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
徐红范少光
关键词:淋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