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芬
- 作品数:40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名人故居保护与人文北京建设
- 文化底蕴深厚的名人故居,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着人文北京的内涵,对于建设人文北京具有重要意义。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曾配合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以"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对策"为题对北京旧城区的名...
- 张宝秀成志芬
- 关键词:名人故居人文北京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 <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是我国学术界的热点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其传承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要有效并可持续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
- 成志芬张宝秀
- 文献传递
- 性别视角下北京老年人户外文化活动空间差异分析--基于一个小样本的调查分析
-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北京男女老年人户外文化活动存在空间差异.北京男性老年人户外文化活动的地点呈多元化、分散化的特点,而女性老年人活动地点呈现集中化的特点.男性老年人选择最多的地点是空地(如大型商场前、楼间空地等...
- 成志芬
- 关键词:性别老年人
- 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6
- 2006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名人故居的利用工作也正在加强。虽然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总体上目前我国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显得比较薄弱。把国内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情况及主要做法与国外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发现我国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面临着以下共性问题:1)使用功能单一;2)经费不足;3)管理混乱,缺乏适用的管理办法。建议借鉴国外经验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灵活、多样的利用方式;2)全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3)尽快确定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办法。
- 成志芬张宝秀
- 关键词:名人故居
- 北京旧城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研究
- <正>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北京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古今名人荟萃,名人故居的数量和影响居全国之首。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于旧城区,它们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形...
- 张宝秀成志芬
- 关键词:旧城区名人故居
- 文献传递
- 名人故居保护与人文北京建设
- 张宝秀成志芬
- 关键词:名人故居人文北京
- 国外经验与北京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
-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与传统。在近现代历史中,北京旧城居住过诸多名人,这些名人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
- 张宝秀成志芬
- 北京市海淀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文章分析海淀区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现状,找出其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进一步考证海淀区名人故居;出台名人故居保护条例,制定管理办法,明确管理部门;正式对外开放、挂牌保护一批名人故居,尤其要挂牌保护文化类名人的故居;以著名景点为依托,加大宣传力度;正确理解保护与利用故居之间的关系,有效利用空置的名人故居。
- 成志芬张宝秀
- 关键词:名人故居
- 关于“乡愁”的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评价被引量:47
- 2015年
- "乡愁"涉及空间和地方,且与人之情感密切关联,故关于乡愁的研究与地理学密切相关。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指引人们的空间实践。文化地理学的任务之一则是从文化上理解和评判空间和地方的现象。本文分析立场是人文主义地理学,以及由之派生的道德地理学。本文从空间和地方两个维度分析乡愁的背后的道德,并列举了较为成功的乡愁实践案例。归纳出的结论有三:第一,乡愁的道德具有大小、距离、移动性的空间维度。第二,乡愁的道德具有身体层面、经验层面和社会建构层面的地方性质。第三,无论是空间道德评价还是地方道德评价,都在回答对自己、对他者、对自然的态度,在评判留住乡愁的空间规划实践是否"合理"。本文最后提出了文化地理学关于乡愁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的分析框架,以供读者讨论。
- 周尚意成志芬
- 关键词:乡愁道德
- “乡愁”研究的文化地理学视角被引量:26
- 2015年
- "乡愁"涉及空间和地方,且与人之情感密切关联,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很有必要依据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框架、核心概念、基本理论,梳理、分析地理学者如何在乡愁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视角和观点。本文采用经验主义的方法,最终建立一个文化地理学视角的乡愁研究框架。该框架是用尺度、距离、移动性刻画乡愁的空间性;用身体感知、情感记忆和文化建构分析乡愁的地方性;用对自己、对他者、对自然的三个道德评价维度,评判留住乡愁的空间实践是否成功。
- 成志芬周尚意张宝秀
- 关键词:乡愁道德评价文化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