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荣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工程系统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篇电热化学
  • 5篇等离子体
  • 5篇电热化学炮
  • 4篇弹道
  • 4篇内弹道
  • 3篇点火
  • 3篇放电
  • 2篇等离子体发生...
  • 2篇工质
  • 1篇弹道分析
  • 1篇等离子体增强
  • 1篇电弧
  • 1篇电弧电阻
  • 1篇电热轻气炮
  • 1篇电特性
  • 1篇电阻计算
  • 1篇射流
  • 1篇数值模拟
  • 1篇膛内
  • 1篇特性分析

机构

  • 9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9篇戴荣
  • 8篇栗保明
  • 2篇宁广炯
  • 1篇董健年
  • 1篇张建奇

传媒

  • 2篇兵工学报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弹道学报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火炸药学报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消融控制电弧等离子体增强固体含能工质点火与燃烧特性的研究
戴荣
关键词:内弹道电热化学炮点火
SPETC炮等离子体发生器自由喷射放电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从多个方面对固体工质电热化学 (SPETC)炮中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自由喷射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不同毛细管几何参数、不同消融毛细管材料、不同PFN放电参数、不同脉冲叠加方式等条件下的百余次放电实验 ,结合数值分析 ,得出了在上述不同条件下 。
戴荣栗保明宁广炯董健年
关键词:电热化学炮等离子体发生器放电特性
固体含能工质等离子体单药粒点火特性分析被引量:12
2001年
作为固体工质电热化学 (SPETC)炮等离子体点火特性的基础性研究 ,本文利用等离子体切割机提供的等离子体源 ,对单基、多基火药的等离子体点火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得出了不同类型火药在不同点火强度条件下的点火特性 。
戴荣栗保明张建奇
关键词:等离子体发射药
电热轻气炮电弧电阻计算及其弹道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该文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电热轻气炮放电室中的电弧电阻,给出了计算电弧电阻的2种工程计算方法。其中平均电阻法直接由电弧电阻与充气压力、初始电能密度的实验拟合公式确定电阻;电弧通道法则根据电弧的特点推出电弧电阻公式,并通过实验确定有关系数。2种方法均可在电热轻气炮研究的不同情况下获得应用。针对127mm电热轻气炮,文中给出了有关参数分析结果。
戴荣栗保明
关键词:电弧电阻内弹道弹道分析高压放电
全文增补中
电热消融毛细管几何参数放电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在电热化学 (ETC)发射系统中 ,作为等离子发生器的工作元件 ,毛细管的几何参数是影响系统电热转换效率 ,以及等离子体与膛内工质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在高、低两种电能水平以及不同管径下 ,对多种长度的消融毛细管作发生器放电实验 ,详细分析了在不同电能水平下 ,负载稳态阻抗、峰值电流。
戴荣栗保明宁广炯
固体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过程及弹道效应分析被引量:11
1999年
总结了常规火炮点火的现状,分析了固体药电热化学炮(SPETC)点火的潜在优势,并对等离子体点火过程中存在的燃速增强机理进行了讨论。作为等离子体点火的弹道效应分析,利用电热增强固体药内弹道、等离子体发生器、脉冲功率源三者的耦合编码,计算了不同点火功率、不同毛细管径对SPETC炮弹道性能的影响。
戴荣栗保明卢顺祥
关键词:点火内弹道燃速固体发射药电热化学
全文增补中
固体工质电热化学炮膛内两相流模型与计算被引量:3
2000年
该文建立了固体工质电热化学炮 (SPETCG)内弹道一维两相流模型。对常规火炮两相流模型的主要改进包括 :在初期点火阶段 ,建立了描述等离子体射流分布的积分近似数学模型 ;在燃烧阶段 ,引入了描述等离子体射流的混合长度模型和燃烧增强因子。并且考虑了高温等离子体环境对相间换热的强化效应。根据SPETCG环境中等离子体射流注入特点 ,在计算网格设计中引入了自适应方法。通过与常规弹道作比较 ,指出了SPETCG内弹道过程与常规弹道不同的特点 。
戴荣栗保明
关键词:两相流等离子体自适应技术电热化学炮
电热加速器集总参数模型弹道效应分析
1998年
电热轻气炮是实现弹丸超高速发射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其放电过程中,电能密度、充气压力、药室容积以及工质种类等参数是影响系统弹道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给出电热轻气炮数学物理模型基础上,利用所建内弹道与放电回路的耦合编码详细分析了主要系统参量对弹道性能、能量利用率的影响.以12.7mm口径氦工质电热轻气炮为例,在弹丸质量为8g时,对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戴荣栗保明
关键词:电热轻气炮数值模拟内弹道
电热化学炮等离子体增强燃烧过程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在电能密度范围 0 5 8~ 0 98kJ/ g、装填密度范围 0 3~ 0 35 g/cm3条件下 ,实现了电热化学炮固体药点火、等离子体单脉冲或双脉冲增强燃烧过程 ,进行了等离子体燃烧增强特性分析 ,并结合数值分析对等离子体射流理想的注入时机予以了讨论 。
戴荣栗保明
关键词:电热化学炮等离子体脉冲射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