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兴果
- 作品数:35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18F-FDG PET/C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标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是目前肿瘤诊治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相对新的技术,其利用肿瘤细胞对&18 F-FDG的高摄取率,与背景细胞的低摄取率形成鲜明对比,对肿瘤组织的影像学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在肿瘤诊治的临床实践中有着CT、磁共振成像(MRI)难以比拟的优势。本文探讨&18 F-FDG PET/C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分期、预后、治疗及疗效评价、复发等过程中的价值及相关进展。
- 李嘉旭敬兴果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 ^(18)F-FDG PET/CT联合外周血炎症因子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价值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定量参数与外周血促炎因子衍生性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erived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dNLR)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在这项回顾性双中心研究中,共收集了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在2018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至少接受4个疗程免疫联合治疗,根据RECIST 1.1标准,将患者分为疾病控制组(n=42例)和疾病进展组(n=20例)。评估基线^(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临床特征及促炎因子dNLR在两组间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累积生存率差异,建立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Cox多变量预测模型。结果:与疾病进展组相比,疾病控制组患者的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全身肿瘤病灶负荷(total MTV,tMTV)及dNLR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dNLR>3是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截止随访时间,62例存活47例(75.8%)。Cox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dNLR>3和tMTV>68.5 cm^(3)是预测PFS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dNLR>3和tMTV>68.5 cm^(3))较中间预后(dNLR>3或tMTV>68.5 cm^(3))和预后良好组(dNLR≤3和tMTV≤68.5 cm^(3))患者的PFS和OS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18)F-FDG PET/CT定量参数tMTV值结合dNLR在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方面有一定价值,联合应用可以提供不同预后分层依据。
- 谢馥霞李梦丹王小会敬兴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 医护人员^(125)I粒子辐射防护的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及治疗计划系统在医护人员^(125)I粒子辐射防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10月在该院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20例恶性肿瘤患者,测量其无屏蔽下不同距离的辐射剂量率及屏蔽下体表的辐射剂量率,并进行比较。根据测得的辐射剂量率计算出医护人员的年辐射剂量水平。结果无屏蔽下不同距离的辐射剂量率随距离的增加明显降低。屏蔽下体表的辐射剂量率与无屏蔽不同距离下的辐射剂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操作者、术后医护人员的年辐射剂量均低于放射性工作人员年职业个人剂量限值。结论应采取距离防护与屏蔽防护,合理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对医护人员提供较好的辐射防护。
- 谯捷敬兴果
-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辐射防护治疗计划系统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信息处理断层显像在探测甲状腺癌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核医学科已经接受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并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并在随访中测定血清Tg水平增高,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患者33例,随后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利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18F-FDG PET/CT在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在33例血清Tg阳性,131I-WBS阴性患者中,21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阳性,12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阴性。18F-FDG PET/CT显像的敏感度87.0%(20/23),特异性90%(9/10),准确性87.9%(29/33),阴性预测值75%(9/12),阳性预测值为95.2%(20/21)。当Tg>18ng/ml时,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18F-FDG 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18F-FDG PET/CT对于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复发转移的探测具有临床价值。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PE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
- 管丽丽敬兴果庞华段东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甲状腺球蛋白
- 18F-FDG PET/CT对舌癌原发病灶的诊断价值
- 管丽丽敬兴果庞华段东
- 核素^(99m)Tc-DTPA液体胃排空测定法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对99mTc-DTPA液体胃排空测定方法的临床价值探讨,为临床提供一个简便、安全、及时、准确的胃功能检查方法。方法通过SPECT配低能通用准直器对正常组和病例组99mTc-DTPA液体试餐显像,测定胃半排空时间及30min胃排空率。结果通过对病例组药物治疗前后胃半排空时间、30min胃排空率及胃动素比较说明胃排空测定方法稳定、药物治疗有效。结论99mTc-DTPA液体胃排空检查是一种及时、简便、安全、无创、且可重复的胃排空功能检查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敬兴果古赛雷成明
- 关键词:核素^99MTC-DTPA胃排空
-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原发不明转移瘤患者原发灶检出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转移瘤中的临床价值,为不明原发灶转移瘤患者的检出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筛选出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发表的关于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寻找原发不明转移瘤(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CUP)的原发病灶诊断价值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合并诊断性能的效应量和绘制森林图,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和漏斗图,检验异质性大小并探讨其来源。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合并灵敏度(sensitivity)、特异度(specificity)、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LR)、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为0.88(95%CI:0.81~0.92)、0.76(95%CI:0.65~0.84)、3.61(95%CI:2.4~5.4)、0.16(95%CI:0.10~0.27)、22(95%CI:11~46)。SROC曲线下面积AUC=0.89(95%CI:0.86~0.92)。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明确不明转移瘤的原发灶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应尽早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相关研究应注意明确CUP的定义。
- 李嘉旭许璐李梦丹张贝敬兴果
- 关键词:18F-FDGPET/CTMETA分析
- 血清Tg变化在甲癌术后^(131)I首次清甲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首次清甲中血清Tg变化对于清甲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手术后行放射性^(131)I首次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所有患者服用^(131)I前的血清Tg(TgD0),以及服用^(131)I后第5d的血清Tg(TgD5),观察清甲成功与失败两组间TgD0、TgD5以及TgD5/TgD0的差异。结果:服^(131)I前的血清Tg值(TgD0)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而清甲成功组服^(131)I后第5d血清Tg值(TgD5)、血清Tg前后变化率(TgD5/TgD0)明显的高于清甲失败组。结论:服用^(131)I后第5d的血清Tg(TgD5)、血清Tg前后变化率(TgD5/TgD0)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首次清甲是否成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程刚敬兴果闫亚云邓红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
- 核素骨显像在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骨显像在恶性骨肿瘤治疗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75 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在 HIFU治疗前、后分别行局部血流、断层及全身骨显像,并与X线、CT及平片检查对比。结果 骨显像不仅可了解骨恶性肿瘤的血供、病灶范围,而且可反映肿瘤的代谢改变、了解有无全身骨转移,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定位帮助,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性检查方法。结论 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诊治方面,骨显像对骨肿瘤的治疗和随访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可作为恶性骨肿瘤治疗病灶定位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 敬兴果李建国梁纬蓉邓佑黔
- 关键词:骨显像恶性骨肿瘤
- 18-氟代脱氧葡萄糖代谢显像在宫颈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 2016年
-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CT)代谢显像在宫颈癌治疗前准确分期及预测预后等方面的临床价值。回顾了27例宫颈癌患者,均行全身^(18)F-FDG SPECT/CT显像,所有图像均通过图像融合软件进行分析。准确测量宫颈癌原发灶、淋巴结的大小及T/B(靶/本底)值。采用SPSS17.0分析比较宫颈癌原发灶T/B值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病灶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随访确诊。结果显示27例宫颈癌患者宫颈原发灶的T/B值为5.9(3.2),并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Ⅱa期者明显高于≤Ⅰb期者(P<0.05);而原发灶的T/B值与原发灶最大径、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等无明显关系(P>0.05)。27例宫颈癌患者全身^(18)F-FDG显像检出13处转移淋巴结;18 F-FDG代谢显像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78.9%、77.8%、60.0%、88.2%。转移淋巴结的T/B值为6.3(3.5),其中远处转移淋巴结的T/B值明显高于盆腔淋巴结(P<0.05);淋巴结T/B值与淋巴结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17例患者宫体摄取FDG,其中15例患者经病理证实:2例为宫颈癌浸润宫体;13例为子宫内膜生理性改变摄取FDG,前者T/B值明显高于后者(P<0.05)。宫体浸润与淋巴结转移阳性呈正相关(P<0.05)。本研究显示,^(18)F-FDG代谢显像对盆腔外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及宫体浸润的诊断具有明显价值,有利于准确分期,并且宫颈癌原发灶的T/B值与分期有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危险度,初步预测患者预后。
- 李欢欢李素平敬兴果庞华段东游金辉
- 关键词:宫颈癌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代谢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