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 作品数:46 被引量:180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眼睑透明细胞汗腺瘤一例 2007年 透明细胞汗腺瘤(clear cell hidradenoma)又称结节状汗腺瘤、实质性囊性汗腺瘤及小汗腺末端孔管瘤等。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胸腹部;而发生在眼睑国外仅有5例报道,国内未见报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文丹 刘双珍 吴小影 王洁月关键词:透明细胞汗腺瘤 眼睑 结节状 小汗腺 胸腹部 基于角膜生物力学对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手术优化及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手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建立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手术的有限元模拟体系,模拟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变化,为SMILE手术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并探讨角膜胶原交联(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 CXL)手术对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交联强度梯度分布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描述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建立SMILE手术的压痕有限元模型,设置不同的切口位置、切口弧度、侧切口角度和角膜帽厚度,分析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对SMILE术后角膜进行CXL手术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不同辐射能量对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随着切口位置角度变小、切口弧度增加、侧切口角度从90°增大到135°或减小到45°、角膜帽厚度减小,SMILE术后角膜最大von Mises应力不断增大;随着辐射能量增加,CXL术后最大von Mises应力不断增加。结论 构建的有限元模型可有效表征SMILE术后角膜的生物力学响应,为SMILE手术的优化设计提供模拟依据;CXL手术有助于提高SMILE术后角膜的生物力学强度。 肖策文 肖厦子 文丹 夏晓波 夏晓波关键词:角膜 携带靶向干扰小鼠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短发夹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小鼠视网膜的干扰效率研究 2011年 目的 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靶向干扰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短发夹RNA(shRNA)共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小鼠视网膜组织,观察其对Egr-1基因的干扰效率.方法 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Egr-1基因shRNA有效靶序列,构建携带GFP和靶向干扰Egr-1 shRNA的慢病毒载体LV-shRNA(Egr-1).15日龄C57BL/6小鼠完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LVshRNA(Egr-1)慢病毒载体经玻璃体腔注射转染至实验组小鼠右眼内,不针对任何特异基因的LV-NC 慢病毒载体通过同样的转染途径转染至阴性对照组小鼠右眼内,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小鼠左眼不做任何处理设为空白对照组.2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情况,实时定量PCR(RQ-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Egr-1的表达,观察Egr-1基因的干扰效率.结果 慢病毒载体经玻璃体腔注射途径转染小鼠视网膜后,GFP广泛分布于视网膜全层,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注射眼比较,RQ-PCR检测显示实验组注射眼Egr-1 mRNA表达明显下调(0.290+0.074比1.006±0.033、1.010±0.086,均P<0.001),抑制率为71.29%;免疫印迹显示实验组注射眼内Egr-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0.224±0.035比0.674±0.050、0.688±0.049,P<0.001),抑制率为67.44%.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实验组注射眼在视网膜除内核层有少许Egr-1阳性细胞分布外,没有荧光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和靶向干扰Egr-1基因shRNA的慢病毒载体,经玻璃体腔注射转染小鼠眼内其转染效率高,分布范围广,且对小鼠视网膜Egr-1基因抑制效率高. 蒋晶晶 刘双珍 文丹 王沙关键词: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慢病毒载体 基因表达调控 离焦性近视小鼠脉络膜及视网膜厚度和血流全域量化分析 2023年 目的:量化分析离焦性近视小鼠脉络膜及各层视网膜厚度和血流的变化,为小鼠近视模型动物的脉络膜、巩膜缺血缺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研究。于2022年11—12月,选取22只雄性3周龄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组)、离焦性近视组(II组),每组11只。I组在开展实验的28 d里未做任何处理。II组右眼予以透镜离焦28 d建立离焦近视模型,左眼不做处理。检影验光并利用高分辨率扫频全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A)测量眼轴长度(AL),检测并量化整体、各区域及各层次的脉络膜、视网膜厚度及血流变化。采用t检验比较I组和II组间屈光度、AL及各层次各区域脉络膜、视网膜血流及厚度变化。结果:造模前,I组、II组屈光度分别为(+4.80±1.03)D、(+5.00±1.05)D(t=0.42,P=0.673),AL分别为(3245±106)μm、(3252±116)μm(t=0.14,P=0.894)。造模28 d后,I组、II组屈光度分别为(+6.13±1.60)D、(-0.14±2.80)D(t=5.47,P<0.001),AL分别为(3329±112)μm、(3438±35)μm(t=2.91,P=0.009)。II组脉络膜厚度较I组薄,在鼻侧1000μm处最明显(t=3.00,P=0.011);II组脉络膜血流密度较I组小,血流密度减小在鼻下区域最明显(t=2.67,P=0.018)。II组视网膜内层厚度较I组薄,组间在鼻上、中央、鼻、颞下、下、鼻下区域及全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3.92,均P<0.05);II组视网膜外层厚度较I组厚,除颞侧区域外,其余区域及全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4.02,均P<0.05)。II组视网膜全层厚度、视网膜内层血流密度与I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I组视网膜外层血流密度与I组相比,仅鼻侧区域高于I组(t=2.70,P=0.015);II组视网膜全层血流密度与I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焦性近视小鼠视网膜内层变薄、外层增厚,脉络膜变薄、血流减小,这为在小鼠模型上进行脉络膜视网膜缺血缺氧相关近视机制研究提供� 傅秋满 李元君 卢颖 胡涂 尹叶薇 杜凯旋 孟书涵 张艳妮 赵立婷 文丹关键词:近视 脉络膜 视网膜 小鼠 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细胞的凋亡及c-myc的表达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形觉剥夺性近视眼(FDM)中视网膜细胞的凋亡及c-myc蛋白在视网膜的表达。方法:孵化2 d的雏鸡,右眼眼睑缝合4,8,1 2周后检影验光,眼底视网膜照片和光镜观察,TUNEL(TdT-m ed iated b iotin-dUTP n ick-end labelling,TUNEL)检测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视网膜的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及流式细胞术定量测定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1 2周时缝合眼中出现漆裂纹样眼底改变,视网膜内、外核层发现凋亡细胞,出现明显凋亡峰。8,1 2周视网膜c-myc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鸡眼近视形成伴眼底改变时,视网膜细胞出现凋亡,c-myc在近视视网膜细胞的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丹 刘双珍 毛俊峰 谭星平关键词:形觉剥夺性近视 视网膜 流式细胞术 环形硅胶管在泪小管断端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环形矸胶管在两种泪小管吻合术中运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镜下可直接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采用直接插入法,不能直接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的采用Worst泪道探针置管法留置硅胶管。结果两种方法合理运用硅胶管做为泪小管支撑物,治愈好转率均达95%以上。结论直接插入法和Worst泪道探针置管法联合硅胶管的合理运用值得推广。 文丹 许雪亮 刘双珍 向前 毛俊峰关键词: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硅胶管 高度近视SMILE和FS-LASIK术后早期局部调节和中枢视感知觉功能变化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早期双眼调节功能和视感知觉功能的变化及差异。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行SMILE和FS-LASIK手术的患者60例(120眼),其中SMILE组35例(70眼),FS-LASIK组25例(50眼)。测量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调节功能(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幅度、调节反应、调节灵活度)和视感知觉功能(知觉眼位、注视稳定性、精细立体视)。用t检验、Wilcoxon检验或λ2检验进行组间数据比较,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Kruskal-WallisH或λ2检验进行组内不同时间点间比较。结果:SMILE组正相对调节术后1、3个月较术前提高(P<0.05),单、双眼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术后1、3个月均较术后1周提高(P<0.05),术后3个月单眼调节幅度高于术前(P=0.028)。垂直眼位、5 m精细立体视术后1、3个月较术前提高(P<0.05)。FS-LASIK组正相对调节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提高(P=0.02),术后3个月较术前、术后1周提高(P<0.05),单、双眼调节幅度术后3个月较术前,术后1周、1个月提高(P<0.05),单、双眼调节灵活度术后1周低于术前(P<0.05),术后1、3个月较术后1周提高(P<0.05),且在术后3个月恢复到术前水平。5 m精细立体视术后3个月较术后1周提高(P<0.05)。组间比较:FS-LASIK组术前双眼调节幅度(t=-2.067,P=0.043),术后1个月负相对调节(t=-3.181,P=0.03)及术后3个月单眼调节幅度(t=-2.126,P=0.036)高于SMILE组,而术后1周正相对调节(t=-2.249,P=0.028)、单眼调节灵活度(t=3.013,P=0.003),术后1个月双眼调节幅度差值(t=3.031,P=0.004)小于SMILE组。FS-LASIK组术后1周、1个月2.5 m精细立体视和5 m精细立体视,术后3个月5 m精细立体视等级总体低于SMILE组(P<0.05)。结论:SMILE与FS-LASIK不仅能改善高度近视双眼局部调� 向爱群 杜凯旋 吴小影 尹叶薇 傅艳燕 卢颖 傅秋满 胡涂 李元君 文丹关键词:高度近视 正常人眼及不同屈光度近视眼的高阶像差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正常人眼和不同屈光度近视眼的高阶像差差异,以探讨高阶像差与近视屈光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正常人眼及低、中、高度近视眼分成4组,使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分别测量角膜和全眼的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及总高阶像差... 肖巴伊 文丹 谭星平 夏晓波中低度近视SMILE术后超早期视觉质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超早期患者视觉质量变化,探讨其变化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中低度近视患者23例46眼行SMILE术,术前及术后24 h超早期行主观视觉质量问卷,测量最佳矫正视力的全程视力(远视力5 m,中视力60 cm,近视力33 cm)、对比敏感度(CS)、眩光敏感度(GS)及集合近点(NPC)和调节幅度(AA)。结果视觉质量主观问卷显示术后超早期主观视觉质量较术前下降(P=0.001)。术后裸眼视力(UCVA)明显提高(P=0.0001)。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远视力没有变化(P=0.096),而中视力和近视力均较术前下降(P=0.039,0.003)。术后CS、GS降低(PCS=0.0001,PGS=0.04),NPC、AA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68,0.13)。结论SMILE术后超早期患者可获得预期理想远视力,但中、近视力尚未恢复。超早期中出现的异常视觉质量改变可能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的改变有关。 赵旸 傅艳燕 吴小影 尹叶薇 向爱群 卢颖 杜凯旋 李元君 胡涂 李杏莉 李杏莉关键词:视觉质量 眩光敏感度 玻璃体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反义寡核苷酸对近视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玻璃体腔内注射不同浓度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反义寡核苷酸(ASON),观察NMDAR1 ASON对豚鼠近视的调节,探讨其在近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3周龄三色豚鼠随机分为6组:A组(正常对照,10只)、B组(右眼遮盖3周,10只)、C1组(右眼遮盖3周+玻璃体腔注射100 ng NMDAR1正义寡核苷酸)、C2组(右眼遮盖3周+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C3组(右眼遮盖3周+玻璃体腔注射10 ng NMDAR1 ASON)、C4组(右眼遮盖3周+玻璃体腔注射100 ng NMDAR1 ASON).C1~C4组在遮盖2周时予以玻璃体腔注药1周.实验前及实验3周时对各组进行视网膜检影和A超测眼轴,免疫组化法测NMDAR1的蛋白表达变化,RT-PCR定量检测NMDAR1的mRNA含量变化.各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采用one-way ANOVA检验,将各组测量值与NMDAR1 ASON注射浓度进行二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A、B、C1~C4组之间屈光度、眼轴长度、NMDAR1蛋白表达及mR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247、142.213、43.215、592.435,P<0.05).B组及所有C组右眼呈近视状态,眼轴较自身对侧眼长.B组与C1、C2组遮盖眼屈光状态及眼轴、NMDAR1的蛋白表达及mRNA含量变化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C3、C4组遮盖眼依次近视屈光度数下降,眼轴延长减慢,NMDAR1的蛋白含量和mRNA含量下调.屈光度与注射浓度呈正相关(r=-0.695,P<0.05),眼轴长度、NMDAR1蛋白表达、NMDAR1 mRNA表达与其呈负相关(r=-0.731、-0.625、-0.821,P<0.05).结论 形觉剥夺可明显上调豚鼠视网膜NMDAR1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NMDAR1 ASON玻璃体腔注射能通过下调NMDAR1的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来减缓近视的进展. 文丹 刘双珍 毛俊峰 谭星平 夏朝华 付春燕关键词:近视 形觉剥夺性 寡核苷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