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勤

作品数:22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鼻咽
  • 5篇植入
  • 5篇人工耳
  • 5篇人工耳蜗
  • 5篇人工耳蜗植入
  • 5篇耳蜗
  • 5篇耳蜗植入
  • 4篇中耳
  • 4篇中耳炎
  • 4篇耳炎
  • 4篇放疗
  • 4篇放疗后
  • 4篇鼻咽癌
  • 3篇术前
  • 3篇疗法
  • 3篇放射疗法
  • 3篇鼻咽癌放疗
  • 3篇鼻咽癌放疗后
  • 2篇咽肿瘤
  • 2篇听骨

机构

  • 2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22篇方勤
  • 18篇唐安洲
  • 17篇谭颂华
  • 7篇尹时华
  • 5篇周永
  • 4篇陈平
  • 3篇谢利红
  • 3篇蔡红武
  • 3篇李杰恩
  • 3篇唐翔龙
  • 2篇苗文杰
  • 2篇刘磊
  • 2篇黄健健
  • 2篇杨学敏
  • 2篇龚莉
  • 1篇吴正规
  • 1篇唐军
  • 1篇覃惠清
  • 1篇何光耀
  • 1篇李静雨

传媒

  • 5篇听力学及言语...
  • 4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癌症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9
2003年
周永唐安洲蓝新海李杰恩谭颂华方勤
关键词:鼻咽癌鼻窦炎手术治疗放射疗法适应症
广西南宁市耳聋患者的基因研究
刘奕康龚莉王梦琳唐杰唐翔龙柯荣丹谭颂华方勤唐安洲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听骨链状态的评估方法被引量:9
2016年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并存,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可继发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国内传统的中耳炎分型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而随着颞骨CT的广泛应用及耳显微外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中耳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现代耳科学将胆脂瘤型从中耳炎中分离,称为中耳胆脂瘤,以区别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杨学敏唐安洲尹时华方勤谭颂华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纯音测听颞骨CT
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9
2005年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对鼻咽癌(NPC)放疗后的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方法:对32例(51耳) NPC放疗后经鼓膜切开抽液冲洗治疗无效的SOM患者进行鼓膜置管和随访,对治疗耳的咽鼓管功能、听力及其 他症状的改变进行评估。结果:随访6个月~5年,治愈8耳,治愈率为15.7%,有效41耳,总有效率为96.1%。 7耳(13.7%)咽鼓管功能好转,所有重复置管耳的耳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置管后耳漏发生率为25.5%, 鼓膜穿孔发生率为9.8%。结论:鼓膜置管治疗SOM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对于咽鼓管功能已经严重损害 的患耳,重复鼓膜置管是维持耳功能的可靠手段;鼓膜置管的并发症利大于弊。
周永唐安洲李杰恩谭颂华方勤
关键词:鼓膜
伴脑白质病变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研究现状
2022年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目前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儿童重获听力最主要的方法,但术后聋儿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枢情况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2]。伴大脑异常的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并不少见,并且随着对婴幼儿听力筛查、诊断流程的规范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普及,发现听障儿童中枢异常者明显增多。
方勤黄健健唐翔龙唐安洲谭颂华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听障儿童脑白质病变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听骨链触动试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评估的应用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听骨链触动试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39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手术前予耳内镜检查、内镜下听骨链触动、纯音测听、鼓膜贴补试验、咽鼓管功能及颞骨CT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术前耳内镜下听骨链触动试验的结果、鼓膜贴补试验的结果及术中显微镜下探查听骨链的活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耳内镜下听骨链触动试验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89.5%、80%、84.6%。鼓膜贴补试验的是50%、57.59%、54.5%。结论不同角度的耳内镜对中耳鼓室结构、听骨链活动情况进行观察,与手术中显微镜下所见有较高的符合率,术前使用耳内镜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学敏唐安洲韦福依尹时华方勤柯荣丹谭颂华
关键词:耳内镜纯音测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锥形束CT观察中内耳细微结构的应用价值
2021年
目的:探究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在颞骨细微结构测量的可行性及正常值范围。方法:15例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人类尸头标本分别行CBCT、高分辨率CT、Micro CT扫描,对包括听骨链、耳蜗、半规管及面神经等在内的中内耳结构进行形态学测量,比较三种扫描方法所测结果间差异。结果:三种不同CT扫描所测参数组间对比除镫骨底板厚度(P<0.01)及耳蜗底周管径(P<0.01)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BCT对面神经骨管缺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CBCT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小,成像质量高,能较准确地显示颞骨内各精细结构的形态特点,是耳科影像学的可靠评估方法。
方勤周文雯刘艳玲刘玲媛谭颂华
关键词:多平面重建颞骨
HR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听骨链中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HR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听骨链中断的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外伤性听骨链中断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术前均采用颞骨HRCT扫描及听骨链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处理,对重建后的听骨链进行多角度观察,评价听骨链损伤部位和病变程度,并与显微镜下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行颞骨HRCT扫描所观察的听骨链损伤与术中所见听骨链损伤的符合率仅为28.57%,听骨链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所观察的听骨链损伤与术中所见听骨链损伤的符合率为85.71%,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能更清晰、立体地显示不同程度的听小骨破坏。结论:术前颞骨HRCT三维重建技术可较好地显示和诊断听骨链中断的部位及病变程度,对听骨链病变做出准确评价,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及评估手术风险。
柯荣丹唐安洲唐翔龙龚莉方勤谭颂华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三维重建
NGB基因转染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验证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基因转染对庆大霉素致豚鼠耳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BR反应阈均不超过40dB SPL的120只健康花色豚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人工外淋巴液对照组(经左耳注入人工外淋巴液);Ⅲ组:人工外淋巴液实验组(经左耳注入人工外淋巴液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Ⅳ组:空质粒转染组(经左耳注入空质粒pEGFP-C1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Ⅴ组:NGB基因转染组(经左耳注入pEGFP-NGB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均经后腿肌肉注射120mg.kg-1.d-1,共给药14天。停止给药后喂养14天,各组均行ABR检测,耳蜗基底膜铺片、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形态学及NG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给药后Ⅰ组ABR反应阈平均为37.22dB SPL(左耳)和36.94dB SPL(右耳),Ⅱ组阈值平均为37.22dB SPL(左耳)和37.50dB SPL(右耳),Ⅲ组阈值平均为119.44dB SPL(左耳)和122.22dB SPL(右耳);Ⅳ组阈值平均为119.72dB SPL(左耳)和120.83dB SPL(右耳);Ⅴ组阈值平均为83.89dB SPL(左耳)和100.56dB SPL(右耳)。Ⅴ组ABR反应阈较Ⅰ组和Ⅱ组显著升高(P<0.05),较Ⅲ组和Ⅳ组显著降低(P<0.05)。Ⅴ组中手术耳ABR反应阈较非手术耳降低(P<0.05)。耳蜗基底膜铺片示Ⅰ组和Ⅱ组内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失,Ⅲ组和Ⅳ组内外毛细胞极少量残存,其中ABR阈值大于135dB SPL的豚鼠耳蜗毛细胞几乎消失殆尽,Ⅴ组毛细胞部分缺失,且主要是外毛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Ⅴ组耳蜗毛细胞NGB蛋白表达量较其余各组均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组几乎均未见明显阳性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验证了阳离子脂质体介导NGB基因转染对庆大霉素致豚鼠耳毒性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
任毅周琦唐安洲谭颂华方勤谢利红尹时华
关键词:脑红蛋白基因转染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组合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组合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1月的64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生,实施组合式教学法的32名为综合组,实施常规教学的32名为常规组,观察两组考核成绩及学生满意度。结果综合组学生实践成绩(92.76±4.13)分、理论成绩(93.15±4.26)分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7、4.893,P<0.05)。综合组对授课方式(89.76±4.15)分、互动情况(87.43±4.32)分、学习兴趣(89.51±4.37)分、课堂氛围的满意度评分(90.18±4.33)分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4、7.369、8.198、8.018,P<0.05)。结论将组合式教学法应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能促进学生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的提升,利于加深学生对耳鼻喉头颈外科知识的了解。
方勤李静雨
关键词:组合式教学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满意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