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延青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切除鼓膜张肌肌腱的鼓室成形术远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伴Ⅰ期听骨链重建术中切除鼓膜张肌肌腱的远期听力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I期听骨链重建术病例,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长期随访资料者76例,根据术中是否切除鼓膜张肌肌腱将其分为剪肌腱组(36例)和保留肌腱组(40例),随访12至3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前后0.5、1、2、4 k Hz纯音平均气导听阈(AC)、平均气骨导差(ABG)的变化及术后听力重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剪肌腱组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为35.9±13.6d B和13.5±5.9d B,而保留肌腱组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分别为34.7±13.0d B和14.8±4.8d B,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两组听力重建的成功率分别为88.9%和90.0%。两组在听力改善、气骨导差闭合及听力重建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在开放式鼓室成形伴I期听骨链重建术中切除鼓膜张肌肌腱对术后听力恢复产生远期影响。
- 邓瑞方延青欧熊刘杨文易王冰程晓婷陈兵
- 关键词:鼓室成形术远期
- 锥上间隙的颞骨HRCT和术中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确定锥上间隙的位置及出现率,以协助慢性中耳炎患者面神经术中定位;同时评价颞骨HRCT对锥上间隙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前颞骨连续HRCT图像及同期无明显耳部疾病行颞骨HRCT检查的门诊病人的颞骨连续HRCT图像160例(对照组),通过术中观察和HRCT图像观察,确定锥上间隙的位置及出现率。结果锥上间隙位于后鼓室面隐窝骨壁上,砧骨窝和鼓窦入口下方,鼓索嵴上方,面神经管锥曲段及锥隆起外侧,后鼓环内侧。锥上间隙在对照组HRCT图像上、慢性中耳炎患者术中、手术耳术前HRCT图像上的出现率分别为:76%(122例),68%(190例),58%(162例)。在锥上间隙存在的HRCT图像上(284例),87%(247例)的病例可在后半规管层面观察到该间隙。结论锥上间隙位于面神经锥曲段外侧,两者的位置关系密切且相对固定。锥上间隙连同面神经定位的常规解剖标志对中耳手术中面神经锥曲段的定位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然而,当锥上间隙不典型时,颞骨HRCT对锥上间隙的诊断价值是有限的。
- 方延青陈兵
- 关键词:面神经慢性中耳炎HRCT显微外科手术
- 锥上间隙的三维重建和手术观察
- 目的: 通过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图像观察、手术中观察及三维重建阐明锥上间隙的位置、发生率、形态学特点,以期有助于慢性中耳炎患者面神经的术中定位和识别。 方法: 收集30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前颞骨...
- 方延青
- 关键词:慢性中耳炎3D重建面神经中耳
- 关系化面神经术中定位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术中定位、识别和保护面神经一直是耳科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准确地面神经术中定位,不仅要参考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数据,还需要利用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弥补测量数据的误差或局限。同时,还需要尽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实用化,使其更好地被临床医生利用。本文以临床应用为出发点,就常规中耳术中面神经的关系化定位问题进行综述。
- 方延青邓瑞欧熊戴培东刘杨文易王冰沙炎陈兵
- 关键词:面神经中耳手术
- 咽鼓管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咽鼓管又称欧氏管,位于鼓室前壁的偏上部,一端由前壁进入鼓室,另一端进入鼻咽部,其开放结构使中耳气压和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促进中耳的保护、清理、通气;任何原因导致的咽鼓管开放功能紊乱均可引起中耳积液,继而引发感染和中耳炎。咽鼓管功能紊乱在儿童(〈10岁)中发病率约40%,
- 王冰方延青刘杨文易程晓婷邓瑞欧熊陈兵
- 关键词:咽鼓管功能中耳疾病鼻咽部咽鼓管咽口
- 后鼓室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在中耳手术中,后鼓室操作的挑战性是长期以来被公认的。后鼓室空间狭小、难以完全暴露,容易成为病灶残留的潜在区域,且后鼓室的解剖结构精细复杂,至今还未被完全清楚的界定。本文就后鼓室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的新近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为该区域的手术处理提供较准确的解剖学基础。
- 方延青陈兵戴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