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志鸿

作品数:18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细胞
  • 3篇细胞株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基因
  • 3篇急性
  • 3篇分子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信号
  • 2篇预后
  • 2篇杀伤
  • 2篇杀伤作用
  • 2篇髓系
  • 2篇髓系白血病
  • 2篇转录
  • 2篇转录调控

机构

  • 17篇厦门大学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龙岩市第一医...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揭阳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8篇方志鸿
  • 8篇骆宜茗
  • 7篇徐兵
  • 7篇王思力
  • 6篇黄耘
  • 6篇林志娟
  • 6篇周勇
  • 5篇赵金涛
  • 5篇樊亚群
  • 5篇苏蕊
  • 4篇李志峰
  • 4篇查洁
  • 3篇李志峰
  • 2篇骆锦忠
  • 2篇谢泗停
  • 1篇夏维林
  • 1篇余莲
  • 1篇刘庭波
  • 1篇韩忠朝
  • 1篇韩明哲

传媒

  • 4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第四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CR/ABL对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转录调控及其信号转导的实验研究
方志鸿樊亚群骆锦忠韩忠朝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初步探索
2018年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寻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潜在代谢标志物,探索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化学计量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分析7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7名健康人血清的高分辨^1H核磁谱图。结果应用OPLS-DA模型(变量解释度R^2Y=99.0%,预测度Q^2=94.5%)发现在两组血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9种代谢化合物。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相比于健康对照者在血清中浓度升高的代谢物有乳酸(r=0.60,P<0.01)、肌酸(r=0.63,P<0.01)、甘氨酸(r=0.84,P<0.001)和胆碱(r=0.59,P<0.01),其他代谢物则降低,包括乙酸(r=-0.88,P<0.001)、高密度脂蛋白(r=-0.77,P<0.001)、柠檬酸(r=-0.82,P<0.001)、谷氨酰胺(r=-0.53,P<0.05)和磷脂酰胆碱/磷酸胆碱(r=-0.52,P<0.001)。结论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初步发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代谢产物具有显著差异。
曾含嫣冯柳宾林志娟方志鸿骆宜茗徐兵
关键词:代谢组学血清
Survivin在BCR//ABL转化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调控、作用与治疗策略的研究
背景:BCR//ABL可组成性激活多种不同的信号途径,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信号最终传递至细胞核内并调控凋亡和生存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延缓白血病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存活,维持恶性细胞和克隆在体内...
方志鸿
关键词:白血病SURVIVINC-MYC转录调控
文献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67例生存期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异质性的浆细胞肿瘤,预后不良。本研究旨在探讨MM患者的预后因素和临床适用的分期。方法收集1998年12月至2010年5月67例确诊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并将患者分别按照Bataille分期、Durie-Salmon(DS)分期和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法进行分期,进行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评价MM预后因素,比较三种分期法的生存情况。结果 67例患者男41例,女26例,中位年龄62岁,中位生存期33个月,2年生存率74.1%,5年生存率25.6%。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骨髓浆细胞总数、白蛋白、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乳酸脱氢酶、血钙、尿酸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β2-MG、白蛋白、肌酐和年龄为独立预后因素。DS分期中三期间生存期存在显著差异,ISS分期和Bataille分期中,Ⅱ期和Ⅲ期的生存期存在统计学差异,而Ⅰ期和Ⅱ期的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M患者高β2-MG、低白蛋白、高肌酐、高龄者预后较差。DS分期对我国患者比较适合。
骆宜茗王思力樊亚群骆锦忠骆锦忠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生存期预后
miR-150通过调控多种细胞代谢途径和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目的 miR-150是造血调控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其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有关,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但它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miR-150在白血病中的生物学作用和分子机制。
方志鸿林志娟赵金涛骆宜茗李志峰查洁邓漫漫周勇徐兵
关键词:白血病靶基因信号通路抑癌基因
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三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ANK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 ANK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ANKL 呈高度侵袭性,疾病异质性强,多以不明原因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肝损害、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及骨髓中可见大颗粒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表型 CD2+、CD7+、CD56+,TCR 重排阴性,病程进展快,多数患者短期内死于多脏器衰竭。例1患者经培门冬酶、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获长期生存。结论 ANKL 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白血病,预后差,以培门冬酶、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以及 allo-HSCT 有望改善 ANKL的预后。
李志峰方志鸿赵金涛林志娟樊亚群
阿帕替尼抑制白血病细胞株Nalm6增殖及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邓漫漫王焱查洁周勇方志鸿李志峰徐兵
含维奈克拉联合方案治疗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含维奈克拉的联合方案治疗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龙岩市第一医院和揭阳市人民医院4家血液诊疗中心接受含维奈克拉联合方案治疗的50例成年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应用不同剂量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或小剂量化疗方案,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AML患者复合完全缓解(CR)率62.0%(31/50),总有效率(ORR)76.0%(38/50);28例患者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达有效[CR+部分缓解(PR)],最迟在接受3个疗程治疗后达有效;初治组28例,复合CR率60.8%(17/28),ORR 78.6%(22/28);复发难治组(RR组)22例,复合CR率63.6%(14/22),ORR 72.7%(16/22),两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74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治疗有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8.451,95%CI 1.306~54.697,P=0.025)。维奈克拉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4.5个月(1.1~15.0个月),治疗有效患者16例复发,维持有效的中位时间5个月(1.1~11.0个月)。全部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治疗后骨髓抑制,其次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全部患者均无因发生骨髓抑制相关并发症而停药>1周。结论含维奈克拉的联合方案治疗AML具有较好疗效,对老年患者减低剂量治疗亦疗效佳,耐受性好。
黄月婷刘龙蓝天碧陈爱珍吴桂香李志峰骆宜茗赵金涛周勇林云方志鸿夏维林余莲姜义容徐兵
Apatinib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祖细胞样细胞株kg1α的杀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patinib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干祖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patinib对kg1α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PI法检测不同浓度Apatinib诱导kg1α细胞和原代CD34^+AML干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Apatinib处理kg1α细胞后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AKT、Raf和PTEN)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Apatinib(2.5,5,10,20,40μmol·L^(-1))作用48 h和72 h后对kg1α细胞均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的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patinib对kg1α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作用48 h和72 h后的凋亡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Apatinib作用48 h后对7例原代AML干细胞均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atinib处理kg1α细胞48 h后AKT/p-AKT、p-Raf表达降低,而p-PTEN表达增加。结论 Apatinib可抑制AML干祖细胞样细胞kg1α细胞的增殖,且可诱导kg1α细胞和原代CD34^+AML干祖细胞的凋亡,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PI3K/AKT通路实现的。
李志峰邓漫漫查洁周勇方志鸿徐兵
关键词:PI3K/AKTPATHWAY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住院化疗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8
2015年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住院化疗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化疗的191例成人AL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91例AL患者累计完成化疗728个疗程,其中385个疗程出现感染,占52.9%。明确感染部位者374例次,常见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36.3%,153/374)、血流感染(17.1%,64/374)、口腔(13.6%,51/374)和肛周(13.4%,50/374)。共检出16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59.1%,革兰阳性菌占32.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未获得完全缓解(OR=0.142,P〈0.001)、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97d(OR=12.764,P〈0.001)、住普通病房(OR=I.821,P〈0.001)、住院时间〉10d(OR=0.720,P=-0.039)是AL患者住院化疗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AL患者住院化疗易发生感染,未获得完全缓解以及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时间97d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更高;缩短住院时间、住层流病房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骆宜茗刘庭波谢泗停王思力方志鸿苏蕊李志峰黄耘林志娟韩明哲
关键词:白血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