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绍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唇裂修复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之一,客观评价各术式的修复效果对于唇裂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唇裂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具体方法包括:标尺测量、CT测量、三维测量及照片测量、石膏测量等,现对诸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为唇裂修复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方绍伟仇元新
- 关键词:唇裂术后评价
- 改良Tajima切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为了更好地修复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尝试探索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对经典的Tajima切口进行改良,设计新的手术切口。结果新的切口较原切口可以获得更好的,持久的术后效果。结论改良Tajima切口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它的应用将给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
- 方绍伟池朝玲朱光辉
- 关键词:唇裂术后畸形鼻畸形术式选择
- 右旋糖苷酶与氟化钠对口腔多菌种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外源性右旋糖苷酶与氟化钠联用对口腔多菌种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多菌种生物膜模型;用p H电极检测处理因素对生物膜培养基p H值的影响;采用菌落计数法观察处理因素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右旋糖苷酶对培养基p H没有影响,氟化钠可抑制生物膜培养基p H值的下降且其作用不受右旋糖苷酶影响;实验浓度氟化钠及右旋糖苷酶单独使用及联合应用均可影响多菌种生物膜的形成,玻片表面的活菌数明显下降,1 U/ml右旋糖苷酶与80μg/ml氟化钠联用有协同作用。结论右旋糖苷酶与氟化钠联用对影响多菌种生物膜的早期形成有协同效应。
- 仇元新方绍伟秦宗长胡涛
- 关键词:牙菌斑生物膜氟化钠
- 先天性面横裂62例整复体会被引量:3
- 2014年
- 面横裂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畸形,常伴有耳及面部发育不良。自1996~2013年,我院共收治45例,采用上唇粘膜肌肉瓣联合皮肤“Z”字成形术修复35例,上唇粘膜肌肉瓣联合皮肤直线法修复10例。其中14例施行口轮匝肌复位术,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朱光辉卢彬张树青高培培池朝玲方绍伟
- 关键词:先天性面横裂整复先天畸形口轮匝肌肌肉瓣
- 犁骨瓣整复术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早期腭部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
- 目地:研究犁骨瓣整复术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腭部生长发育的早期影响,为犁骨瓣整复术的早期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2006-2008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病房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在唇裂修复同期行犁...
- 方绍伟郑谦李盛石冰张睿
- 关键词:整复术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生长发育
- 文献传递
- 先天性多耳畸形4例报道被引量:1
- 2011年
- 多耳畸形是一种少见的耳廓畸形,常表现为耳屏区域出现类似耳廓形态结构的增生物,常伴有其它畸形或为某种综合征的表现之一。笔者自2007~2009年收治4例多耳畸形患者,现报道如下。
- 朱光辉池朝玲方绍伟
- 关键词:耳畸形先天性耳廓畸形综合征
- 变异链球菌葡萄糖基转移酶转录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7年
- 葡萄糖基转移酶是变异链球菌自身合成的一种重要的固有酶,是变异链球菌重要的致龋因子,它以蔗糖作为代谢底物,合成生物膜重要的胞外多糖葡聚糖,葡聚糖一方面介导细菌蔗糖依赖的生物膜形成,另一方面当外源性糖源缺乏时,被降解供细菌继续代谢。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葡萄糖基转移酶而控制龋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变异链球菌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转录的调控因子作一综述。
- 仇元新方绍伟秦宗长
- 关键词:变异链球菌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转录
- Abbe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畸形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9
- 2008年
- 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是临床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其畸形主要表现为鼻小柱过短甚至缺如,鼻尖扁平,鼻孔缩窄横阔,鼻唇角不明显,唇珠缺失,前唇长度不足,上唇红唇组织不足,上唇过紧等(图1)。由于畸形严重,其Ⅱ期修复很难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挑战。
- 方绍伟郑谦
- 关键词:术后畸形双侧唇裂ABBE瓣唇腭裂序列治疗
- 先天性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珠缺损的再造修复
- 王家盛李文方绍伟
- 关键词:双侧唇裂唇珠缺损
- 先天性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珠缺损的再造修复
- 研究目的:纠正先天性双侧唇裂术后常遗留之唇珠缺损或唇珠不显畸形。研究方法:采用唇珠区局部组织填充或组织瓣转移方法矫正此类畸形。研究结果:自2000年始经113例临床实践再造唇珠丰满。研究结论:双侧唇裂术后唇珠缺损或唇珠不...
- 王家盛李文方绍伟
- 关键词:双侧唇裂唇珠缺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