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霞
- 作品数:25 被引量:220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绿色金融和数字技术协调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4
- 2023年
-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绿色金融和数字技术协同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绿色金融与数字技术拓展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推导分析绿色金融与数字技术协同发展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绿色金融与数字技术协调发展指数,以2011年至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测度分析以及实证检验,证实了两者协调发展能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两者协调发展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处于环境规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金融初始禀赋高地区的企业以及属于污染类行业的企业,两者协调发展对企业高质量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发展数字经济大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和数字技术协调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需要构建新型数字化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制定有效的绿色创新激励制度。
- 李秀珍方霞杨振宇张云
- 关键词:绿色金融数字技术
- 不对称国际经济体系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一个劳动力平价视角被引量:6
- 2005年
- 本文试从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视角,以劳动力平价为分析基础,分析在不对称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通过对中美劳动力平价以及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韩国三国的劳动力平价的比较研究,发现对美元而言,人民币1998年之前存在着较严重低估,1998年之后低估程度缩小;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韩国三国而言,10年来一直处于竞争性均衡中,在劳动力平价上不存在比较优势。因而,只有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考虑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影响,才能保证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 方霞陈志昂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实际汇率
- 基于G-PPP模型的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
- 本文从东亚各经济体与中国和美国、日本的贸易结构入手,阐述了“人民币”作为东亚区域“货币锚”的必要性。通过比较东亚货币与人民币、美元和日元的购买力平价趋同程度,揭示了东亚是否正在脱离美元本位,人民币是否在事实上具有隐形“货...
- 方霞陈志昂
-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结算人民币国际化
- 文献传递
- 数字金融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被引量:4
- 2022年
- 基于2011-2019年全国1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双向固定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金融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显示,技术创新是数字金融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且高水平技术创新存在更显著的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在东部城市和大城市中更明显。深挖异质性产生的原因后,进一步验证了金融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在数字金融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本文为中国发展数字金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 方霞潘若静赵平
- 关键词:数字金融技术创新
- 基于G-PPP模型的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被引量:53
- 2009年
- 当前的国际货币动荡正在使东亚各国脱离美元本位,寻求新的汇率制度安排。本文运用G-PPP模型,分金融危机前后两个时间段,论证东亚区域寻求稳定的"货币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比较东亚货币与人民币、美元和日元的购买力平价趋同程度的差异,揭示人民币是否在事实上具有隐形"货币锚"功能。实证结果表明:危机前东亚各经济体货币呈现低频锚定美元,而危机后呈现锚定人民币的现象。这一实证结果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东亚货币合作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 方霞陈志昂
- 关键词:货币锚最优货币区购买力平价
- 人民币区域货币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福利效应研究
- 2024年
- 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实践。本文基于Frankel-Wei模型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使用2009—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对沿线国家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锚定人民币能有效提高各国社会福利,且其边际效应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这在社会福利成长阶段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通过提高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对低收入、“陆上”丝绸之路、低贸易竞争力、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水平高的国家社会福利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在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后,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对沿线国家社会福利的提升作用得到加强。进一步分析发现,锚定美、英、日、欧四种货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无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汇率制度选择的视角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水平,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 方霞杨振宇周龙平赵平
- 关键词:社会福利
- 人民币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研究—兼评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
- 购买力平价既是衡量汇率偏离度的基准,也是进行国际经济比较的核算依据.购买力平价及与此相关联的实际汇率等问题,一直是理论界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也是确定汇率等宏观政策的决策依据.该文针对东南亚经济危机后国内理论界出现的人民币...
- 方霞
- 关键词:实际汇率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
- 文献传递
-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银行信贷风险定价能力——基于中国省区贷款利率浮动与信贷风险关系的考察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实证研究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定价能力以及利率市场化对其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定价能够从总体上对较长期的信贷风险做出正确反应,中国银行业具有信贷风险定价能力,且这种能力因利率市场化而显著提升;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定价对增量风险更为敏感,利率市场化的作用更为显著地通过提升定价的增量风险敏感性来体现,其含义是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定价能力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 赵平方霞
-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浮动
- 数字金融、财产性收入与共同富裕——基于地区和家庭层面的分析被引量:9
- 2023年
- 数字金融以速度快、成本低、地域穿透力强等特性助力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对实现共同富裕有促进作用。文章在阐述数字金融、财产性收入与共同富裕内在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CHFS数据,分别构建地区层面和微观家庭层面共同富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果。结果发现:无论地区层面还是微观家庭层面数据均证实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驱动共同富裕;分维度看,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提高地区层面共同富裕的“发展性”和“共享性”,数字金融发展对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边际作用更大;从微观家庭层面看,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增加微观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助推共同富裕,且数字金融对低收入群体共同富裕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政府需加大数字金融实施力度,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倡导居民进行财富管理,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普惠作用。
- 方霞谭龙昕陈思宇张云
- 关键词:数字金融共同富裕财产性收入财富管理
- 信息不对称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被引量:1
- 2004年
-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指凡是影响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目前和将来做出理性判断的、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信息,都应按照规范的标准公布于众.从本质上说,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证券市场的运转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
- 方霞贾春梅
-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股东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