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萧
-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海南岛海风锋逐月统计与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1979—2014年的欧洲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统计海南岛海风锋辐合的逐月演变情况,了解到4—8月海南岛北部沿海午后有海风锋辐合,其他月份海南岛西南部沿海在午后有海风锋辐合。在此基础上,利用WRF模式进行了风场的模拟,对4—8月海风锋的初始辐合位置和移动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8月海风锋辐合多产生在儋州-临高-澄迈-海口一带;6月以后,海风锋辐合初始位置最东发生在海口-文昌北部,海风锋辐合向东最远能推至文昌-琼海沿海一带;同时,海南岛东北部环境风场受海风增幅作用抑制了海风锋辐合的向东推进。
- 施萧冯箫赵小平郭学文杨本湘樊晶
- 关键词:边界层海风锋
- 高精度高空风预报技术探讨被引量:2
- 2023年
- 针对航天气象保障中高分辨率高空风的预报需求,利用欧洲数值预报、GRAPESGFS、导航探空数据,通过WRF模式直接输出、高空风模式产品融合、动力统计订正等方法实现了20 km以下逐250 m的高空风短期预报,并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3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U风预报好于V风;5~14 km高空风预报效果好于其它层次;在模式产品融合基础上进行的动力统计订正,预报效果最好,对于同层U、V风,4 m/s偏差内预报准确率为77.4%,6 m/s偏差内预报准确率为93.2%。
- 施萧冯箫
- 基于环流分型的逐时气温预报技术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2009年1—2月T213模式产品38 a来的常规观测报文以及场区逐时气温记录,综合运用环流分型和Kalman滤波方法,基于逐月环流型的气温增率建立了场区72 h逐时气温释用预报模型,并针对场区2009年3—7月各天72 h逐时气温进行了具体的预报。结果表明:Kalman滤波算法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的最高、最底温度预报,通过环流分型得到的逐时气温预报准确率能够达到73.2%,可以作为逐时气温预报一种较好的方法。
- 施萧裴军林江晓华党建涛杨道勇
- 关键词:环流型KALMAN滤波
- 西昌卫星发射场及周围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利用1974~2010年NCEP/NCAR月平均可降水量再分析资料和同期西昌发射场的实测降水资料,对发射场及周围地区大气可降水量进行气候分析。结果表明,发射场及周围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四季都呈南湿北干的分布,夏季可降水量含量最大,冬季最小。发射场区可降水量分布在整体上大致为西北-东南向的凹字形,具有南北向扩散,东西向阻隔的作用。发射场干、湿年夏季可降水量差异明显,发射场及周围地区可降水量的平均降水转化率也明显不同,这些都影响了发射场降水气候的变化。
- 许平平江晓华党建涛施萧张晓杰
- 关键词:场区降水量气候
- 基于两套资料集的海南岛热带气旋降水特征对比
- 2020年
- 利用2009—2018年两套不同站点数量的降水数据集(CP和TP),对比分析海南岛热带气旋降水特征。结果表明:(1)两套资料统计的最大降水值存在显著差异,且TPmax>CPmax,而站点平均降水值无显著差异,且TPavg
- 冯箫施萧李勋
- 关键词:热带气旋降水极端降水
- 海南岛不同土地覆盖资料对WRF模拟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在WRF数值模式中应用GLC2009、MODIS和USGS 3种不同的土地覆盖数据,对海南岛一次海风锋降水过程进行模拟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GLC2009显示海南岛的农耕地和森林面积最接近实况,MODIS和USGS划分的农耕地比例过高,山区森林比例偏低;②GLC2009、MODIS和USGS对主体降水位置模拟较好,但降水量级比实际偏高,其中GLC2009避免了MODIS和USGS在海南西南部出现的降水空报情况;③GLC2009模拟的10 m风场清晰刻画东海岸海风锋的辐合发展,这是因为合理的森林覆盖提高了地表粗糙度并增强了风场辐合,其低的反照率对地面气温的增加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增强具有促进作用。④GLC2009模拟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都要高于MODIS和USGS,较高的陆气间的热通量交换同样有利于海风锋的发生和发展。
- 冯箫施萧
- 关键词:WRF
- 对流参数主分量旋转法在西昌地区雷暴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为研究对流参数主分量旋转方案对西昌地区雷暴预报的影响,利用2006~~ 2008年雨季(6~~9月)T213模式输出产品,采用F-分值法和主分量旋转法,分别初选和精选因子,并结合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西昌北郊某站的雷暴释用预报的模型,并对该站2010年雨季雷暴进行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精选因子的KMO检验值在0.65~~0.85,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显著,说明该站的雷暴对流参数适用于因子分析;极大方差旋转能够较好地分离因子载荷,对雷暴信息的提取能力较强;试报的TS评分在0.3左右,24小时预报的Hedike评分可达0.337,模型的预报准确率较高,持续性较好.综上所述,采用主分量旋转法对雷暴的MOS预报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 刘宸钊裴军林汪正林党建涛施萧
- 关键词:气象学因子载荷
- 一次海风锋天气过程分析与数值模拟被引量:8
- 2017年
-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和WRF模式,对2015年5月24日午后,海南岛东北部出现的一次较强的海风锋降水天气进行过程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期间,海南岛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中低层水汽来源充沛,降水前后K指数变化明显;两支分别来自海口海岸线向东南移动与来自文昌海岸线向西北移动的海风锋的发展、增强与移动,是导致本次降水的主要原因。另外,中部山区小尺度的地形辐合有利于过程期间海风锋的加强与发展;WRF模式的模拟结果说明,海风锋发展最旺盛的时候,锋面高度达约1000 m,宽度约0.15个经度;海风锋垂直环流圈的建立伴随着地面降水的加强;地面降水减弱时,海风锋环流圈逐渐消失。
- 童志明施萧冯箫
- 关键词:海风锋降水数值模拟
- 海南航天发射场非台暴雨位涡诊断分析
- 2015年
- 利用海南省文昌市气象站1970—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通过湿位涡诊断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近41年海南文昌发射场非台暴雨天气热力、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湿位涡能够较好地反映暴雨发生的动力、热力特征.暴雨发生时,低层湿位涡正压项MPV1<0,中高层MPV1>0,海南位于湿对流不稳定区;湿位涡斜压项MPV2的数值比MPV1小一个量级,各天气系统对应MPV2分布具有典型的上负下正特征;相对湿位涡MPVre在低层表现为一致的负值区.另外,不同天气类型暴雨的湿位涡分布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湿位涡分布特征与暴雨系统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湿位涡作为表征天气系统动力、热力学特征物理量之一,将为海南航天发射场暴雨预报预警提供帮助.
- 赵小平朱晶晶裴军林施萧
- 关键词:湿位涡
- 海南东部沿海一次海雾天气过程的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利用站点观探测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和ERA-Interim数据对2017年2月21日下午到23日早晨海南岛东部沿海一带出现的一次海雾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海雾具备辐射和平流两种性质,海雾生命周期中,层云和海雾发生4次相互转化,而新一轮冷空气使海雾过程结束;(2)海雾发生在入海变性的高压脊天气系统中,100~200 m有逆温层存在,为海雾的生成维持提供较好的背景环境;(3)海雾期间边界层高度小于300 m,边界层适度的抬升有利于海雾生成和维持;(4)低层偏南风为海南岛东部海面输送水汽和热量。在海雾生成发展阶段,感热输送大于潜热,而消散阶段潜热输送大于感热。风场输送的热量增大海气温差,增强湍流热量输送,造成降温增湿使海雾生成维持。
- 冯箫施萧林晓斌
- 关键词:湍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