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梅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皮肤
  • 3篇真菌病
  • 3篇肉芽
  • 3篇肉芽肿
  • 3篇面部
  • 3篇甲真菌
  • 3篇甲真菌病
  • 3篇儿童
  • 2篇癣菌
  • 2篇眼睑
  • 2篇体外
  • 2篇天疱疮
  • 2篇皮肤癣
  • 2篇皮肤癣菌
  • 2篇肿胀
  • 2篇蕈样
  • 2篇蕈样肉芽肿
  • 2篇细胞
  • 2篇小孢子菌
  • 2篇慢性

机构

  • 24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浙江省舟山警...

作者

  • 29篇曾梅华
  • 25篇桑红
  • 20篇陈军
  • 13篇孔庆涛
  • 13篇胡文星
  • 12篇邓德权
  • 8篇张敏
  • 7篇颜文良
  • 7篇刘芳
  • 6篇谢其美
  • 5篇任芳
  • 3篇倪杏艳
  • 3篇吴凡
  • 3篇冯姣
  • 2篇廖晓东
  • 2篇刘娟
  • 2篇刘海波
  • 2篇高玉雪
  • 1篇刘锡阳
  • 1篇张月荣

传媒

  • 7篇中国麻风皮肤...
  • 7篇实用皮肤病学...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3篇中国真菌学杂...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6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睑红斑肿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2015年
眼睑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眼睑分上、下睑,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眼睑的皮肤细薄,皮下组织疏松,可因积水或出血或黏蛋白、碱性蛋白沉积而肿胀,皮肤病中,感染、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等均可累及眼睑,虽为不同疾病,因累及部位相同,临床症状相似,在鉴别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概述以眼睑红斑肿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陈军孔庆涛曾梅华胡文星任芳桑红
关键词:眼睑红斑结缔组织病皮下组织碱性蛋白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1例
2015年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慢性肉芽肿性皮肤病,由于该病渐进性发展,且临床多无自觉症状,故一些病程较长的患者就诊时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均不典型,与其他的肉芽肿性皮肤病较难鉴别,本文报道的1例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已有7年病史。
曾梅华陈军邓德权孔庆涛桑红颜文良张敏
关键词:类脂质渐进性坏死肉芽肿性自觉症状病理检查皮肤病
蕈样肉芽肿一例
2017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已婚。因额部浸润红斑伴全身褐色斑块3年余入院。患者于3年前开始躯干、四肢出现褐色斑疹,额面部浸润红斑疹,无明显痛痒不适,自用维生素E乳膏后皮疹可稍有好转,日晒等刺激后有加重倾向。曾就诊于外院查血尿常规、自身免疫抗体未见异常,取额头处皮损行病理检查示:皮肤淋巴组织高度增生(真皮小血管及附属器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曾梅华陈军刘芳邓德权桑红
关键词:蕈样肉芽肿淋巴细胞浸润维生素E乳膏自身免疫抗体血尿常规淋巴组织
Q开关532nm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 532nm激光和I PL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为QS532组100例,I PL组100例,分别采用QS532激光治疗仪治疗1次,I PL治疗仪治疗2次,比较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QS532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皮损平均消退达82.25%;I PL组治疗1次后第4周皮损平均消退达60.72%,QS532组治疗效果优于I PL组;QS532组治疗后第12周,患者皮损平均消退达82.54%,I PL组治疗2次后第12周皮损平均消退达77.80%,QS532组治疗效果更明显。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价,QS532组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分别为71%和29%,无轻度满意和不满意的患者;IPL组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分别为76%和20%,轻度满意率为4%,无不满意患者。两组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QS532组,有26例患者于术后4周内患处出现色素加深,占总例数的26%,均于6个月内消退;I PL组,无炎症后色素沉着的病例出现。两组均未出现瘢痕、色素减退、永久性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结论:QS532激光和IPL均可很好地治疗雀斑,QS532激光治疗效果优于IPL,I PL的安全性优于QS532激光,我们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两者可以联合应用,取长补短。
曾梅华高玉雪廖晓东林宁宁朱叶刘屾韩阳涂彩霞
关键词:激光强脉冲光雀斑安全性
眼睑红斑肿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目的 眼睑(eyelids)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眼睑分上、下睑,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眼睑的皮肤细薄,皮下组织疏松,故可因积水或出血而肿胀,因累及部位相同,临床症状相似,其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总结...
陈军孔庆涛曾梅华任芳胡文星桑红
3例儿童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患者进行饮食、局部、心理、疼痛等方面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及专业护理后,1~2周内,水泡干涸,结痂脱落,症状消失而痊愈。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科学的饮食干预和积极的健康教育在儿童带状疱疹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倪杏艳刘娟邓德权桑红张敏谢其美曾梅华陈军胡文星
关键词:儿童带状疱疹护理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2014年
患者,女,38岁。右耳廓暗红色丘疹2年。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上部血管增生,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根据患者临床及镜下特点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消退,未见复发。
陈军曾梅华孔庆涛刘芳胡文星颜文良桑红
127例甲真菌病病原学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甲真菌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了解无伴发系统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致病真菌菌种构成,为预防及治疗甲真菌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27例无伴发系统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标本163份,同时对标本进行真菌学检查、培养及鉴定。结果患者职业以办公室人员54例(42.52%)最为常见;163份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有120份(73.62%),包括皮肤癣菌101份(84.17%),酵母5份(4.17%)、非皮肤癣菌1份(0.83%),同时感染13份(10.83%)。结论主要致病菌为皮肤癣菌,指、趾甲感染中单纯酵母和非皮肤癣菌占有一定比例。在临床治疗中,真菌学检查意义重要,必要时选择兼顾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的广谱抗真菌药。
冯姣陈军范明吴凡吕桂霞曾梅华邓德权刘芳桑红
关键词:甲真菌病病原学
枸杞多糖调控自噬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体内体外生长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背景和目的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是第二大皮肤癌,仅次于基底细胞癌。CSCC起源于角质细胞。发病率占非黑色素瘤类型皮肤癌的20%,然而其转移的发生率达...
曾梅华
关键词:枸杞多糖JNK信号通路
多点平皿培养法和常规试管培养法分离206例甲真菌病病原菌比较
2014年
目的比较多点平皿培养法和常规试管培养法在甲真菌病病原菌分离中的差异。方法同时采用多点平皿培养法和常规试管培养法对206例甲真菌病患者的253份靶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及鉴定。结果多点平皿培养法和常规试管培养法甲真菌病病原菌的阳性率分别为72.73%和52.96%(P<0.05),污染率分别为8.70%和4.74%(P<0.01)。多点平皿培养法和常规试管培养法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皮肤癣菌分别为92.00%和93.15%、酵母菌分别为6.50%和6.85%、霉菌分别为1.50%和0%。多点平皿培养法和常规试管培养法分别检出混合感染16例和12例。结论多点平皿培养法分离甲真菌病病原菌优于常规试管培养法,该方法可提高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检出率。
吴凡冯姣桑红刘芳孔庆涛陈军曾梅华邓德权
关键词:甲真菌病试管培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