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 作品数:154 被引量:540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 包覆成孔剂法制备高性能多孔氮化硅陶瓷工艺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制备高强度且分布均匀的氮化硅陶瓷,采用包覆成孔剂法改进普通添加成孔剂的方法,常压烧结氮化硅多孔陶瓷,采用阿基米德法、三点弯曲法分别测试材料的孔隙率及抗弯强度,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放大镜对氮化硅多孔陶瓷显微结构和表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包覆过的成孔剂强度比添加未包覆的成孔剂强度高,孔隙率为50%时,强度增加近一倍.强度的提高归因于特殊的微观结构,即气孔的均匀分布和孔与孔之间相间隔分布.
- 李坊森周万城胡汉军罗发朱冬梅
- 关键词:多孔氮化硅陶瓷抗弯强度
- Li和Bi改性的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Li和Bi改性的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Li和Bi离子提高铌酸钾钠陶瓷的居里温度,同时保持了高的压电性能和优良的温度稳定性。本发明的原材料包括无水碳酸钾、无水碳酸钠、无水碳酸锂、五氧化...
- 杜红亮周万城朱冬梅罗发
- 文献传递
- 球磨时间对环氧树脂/FeSiCr复合材料电磁性能及吸波性能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采用高能机械球磨法制备片状FeSiCr合金吸收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分析研究球磨时间对FeSiCr合金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环氧树脂/FeSiCr复合材料电磁性能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延长,FeSiCr合金由球状变为片状,环氧树脂/FeSiCr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逐渐增大。球磨时间达5 h时,获得厚片状FeSiCr合金,制备的复合材料试样厚度为1.4 mm时,在6.6~18 GHz波段反射率小于–5 dB,吸波性能优异。球磨时间延长至8 h和11 h时,获得薄片状FeSiCr合金,制备的复合材料试样厚度为2 mm时,在低频波段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分别在3.5 GHz和2.97 GHz达到反射率峰值–8.03 dB和–9.28 dB。通过调整球磨时间,可使环氧树脂/FeSiCr复合材料在2.6~18 GHz内不同频段实现优异的吸波性能。
- 翟影朱冬梅罗发南涵漪阮兴翠
- 关键词:磁导率吸波性能
- 不同重力条件对PbO-B_2O_3玻璃分相的影响
- 2006年
- 研究了PbO—B2O3在不同重力条件下的分相现象,并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试样的成分均匀性以及试样不同部位的显微结构.结果发现,玻璃发生分相后形成连续的富硼相和分散的富铅相.对于分相在高重力阶段发生的试样,顶部富铅相的尺寸远远小于试样的底部,试样顶部的含铅量远远低于试样的底部,因此该试样的成分均匀性最差,其次是在正常重力下发生分相的试样.
- 朱冬梅罗发周万城RAY C SDAY D E
- 关键词:分相
- LiMn_2O_4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循环稳定性
- 2006年
- 根据Li_2CO_3/MnO_2混合粉体的热重–差热分析,利用Ozawa法计算出混合粉体反应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活化能,据此在不同的预热处理温度条件下合成出正极材料LiMn_2O_4,对LiMn_2O_4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化学性能检测。优化了工艺参数,确定的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600℃预保温和830℃保温12h。该工艺合成的LiMn_2O_4粉体具有尖晶石结构和良好的形貌。组装成的电池在常温下循环时,初始放电容量为122(mA.h)/g,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96%左右。
- 李智敏杜红亮苏晓磊罗发朱冬梅周万城
- 关键词:锰酸锂正极材料固相反应合成活化能循环性能
- 等离子喷涂石墨/氧化铝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以石墨为吸收剂,氧化铝为填料,聚乙烯醇为粘结剂,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石墨/氧化铝粉末,通过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石墨/氧化铝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讨论了石墨含量对涂层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涂后的涂层中有新相AlN(氮化铝)生成。涂层的密度和孔隙率与石墨含量有关,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涂层的密度逐渐减小,而孔隙率逐渐增加。介电性能测试表明,涂层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随石墨含量地增加而增大。
- 杨勋朱冬梅周万城罗发
-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介电性能
- 掺杂p-TP和POPOP的闪烁玻璃的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把有机闪烁激活剂 p- TP和 POPOP掺入低熔融温度的无机玻璃中 ,对闪烁玻璃的荧光光谱、玻璃的透光率和有机激活剂在玻璃中的实际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 TP和 POPOP可以掺入低熔融温度玻璃中并稳定存在 ,但是由于有机激活剂在引入过程中的挥发 ,它们在玻璃中的含量相对较低。由于玻璃基体中重原子的影响 ,闪烁玻璃的发射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POPOP已起不到波长转换剂的作用 。
- 朱冬梅赵宏生周万城
- 关键词:掺杂无机玻璃闪烁玻璃
- 机械合金化与热处理制备Al_3Ti金属间化合物被引量:4
- 2011年
- 以高纯Al粉和Ti粉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和空气中热处理制备了Al3Ti金属间化合物粉末。使用XRD和SEM测试分析了球磨过程中粉末的物相结构和形貌的变化过程,对热处理后的粉末进行了XRD晶体结构测试。结果表明,高能球磨60h后,原料粉末转变为非晶态粉末。将非晶态粉末在500℃以上热处理后,转变为Al3Ti金属间化合物。
- 刘涛周万城周亮罗发朱冬梅
-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
- 合成条件对纳米SiC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用蔗糖、SiO2、Al2O3溶胶,利用碳热还原法合成了碳化硅粉体。研究结果表明,在1450℃有少量碳化硅合成。随着合成温度的提高,合成产物逐步由非晶态转化碳化硅;随着合成产物中碳化硅含量的升高,合成粉末的复介电常数增大。与合成的纯碳化硅相比,添加少量Al2O3溶胶后合成的碳化硅的复介电常数明显升高,其原因在于Al、O分别替代Si、C,导致SiC晶格中出现带电缺陷所致。在N2气氛中合成的碳化硅的复介电常数明显高于Ar气氛中合成的SiC的复介电常数,这是由于N原子固溶到SiC晶格中产生带电缺陷引起的。添加较多Al2O3溶胶后,合成产物的复介电常数的实部、虚部低于添加少量Al2O3溶胶时的合成产物的复介电常数的实部、虚部。分析认为,添加较多Al2O3溶胶后,合成产物中出现一定数量的Al2O3,它的复介电常数的实部、虚部均低于SiC的,从而导致合成产物的复介电常数降低。
- 罗发朱冬梅苏晓磊李智敏周万城
- 关键词:碳化硅复介电常数溶胶-凝胶掺杂
- (1-x)(K_(0.5)Na_(0.5))NbO_3-x(Sr_(0.4)Ba_(0.6))_(0.7)Bi_(0.2)TiO_3无铅铁电陶瓷介电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在铌酸钾钠陶瓷基体中掺入Sr、Ba、Bi和Ti元素,制备了(1-x)(K0.5Na0.5)-NbO3-x(Sr0.4Ba0.6)0.7Bi0.2TiO3((1-x)KNN-xBSBT)(0.01≤x≤0.04)陶瓷。XRD测试结果表明,(1-x)KNNxBSBT(0.01≤x≤0.04)为纯钙钛矿相;介电温谱表明,(1-x)KNN-xBSBT为弛豫铁电体;0.97KNN-0.03BSBT陶瓷介电常数具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在室温至400℃介电常数变化很小。
- 姜丹罗发程花蕾周万城朱冬梅
- 关键词:弛豫铁电陶瓷铌酸钾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