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广伟

作品数:258 被引量:4,467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4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天文地球
  • 10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8篇太湖
  • 56篇湖泊
  • 53篇蓝藻
  • 49篇水华
  • 43篇沉积物
  • 41篇营养盐
  • 38篇营养化
  • 38篇富营养化
  • 37篇水体
  • 36篇蓝藻水华
  • 28篇浅水湖泊
  • 27篇
  • 25篇植物
  • 24篇浮游植物
  • 23篇水库
  • 23篇污染
  • 22篇太湖水
  • 21篇底泥
  • 19篇太湖水体
  • 17篇水质

机构

  • 248篇中国科学院
  • 30篇江南大学
  • 23篇浙江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3篇杭州市环境保...
  • 1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1篇河海大学
  • 11篇江苏省水文水...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南京水利科学...
  • 6篇华北水利水电...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258篇朱广伟
  • 132篇秦伯强
  • 87篇许海
  • 71篇张运林
  • 70篇朱梦圆
  • 37篇高光
  • 22篇陈伟民
  • 20篇罗潋葱
  • 19篇李未
  • 16篇吴挺峰
  • 16篇邹伟
  • 15篇陈英旭
  • 14篇詹旭
  • 14篇孙小静
  • 13篇张路
  • 12篇张战平
  • 10篇杨桂军
  • 10篇赵林林
  • 9篇龚志军
  • 9篇杨文斌

传媒

  • 53篇湖泊科学
  • 40篇环境科学
  • 18篇中国环境科学
  • 15篇环境科学研究
  • 8篇环境科学学报
  • 8篇中国科学:地...
  • 7篇环境化学
  • 5篇科学通报
  • 5篇水科学进展
  • 5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科学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农业环境保护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13篇2022
  • 12篇2021
  • 18篇2020
  • 21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6篇2014
  • 18篇2013
  • 8篇2012
  • 14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23篇2005
2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湖蓝藻死亡腐烂产物对狐尾藻和水质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为揭示富营养化造成淡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消亡的机制,就太湖蓝藻大规模死亡腐烂后的产物对水体水质以及沉水植物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水质参数(pH值,浊度(NTU),温度,溶解氧(DO),电导率(Ec),盐度,磷酸根(PO34-))以及狐尾藻Fv/Fm指标。将采自太湖梅梁湾的蓝藻水华,降解一个星期左右。随后在处理组中加入该蓝藻降解物,对照组中不加入。结果表明,加入蓝藻死亡腐解液后,水体的溶解氧、pH值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浊度则显著升高。对照组中穗花狐尾藻生长良好,其Fv/Fm约为0.8,而经蓝藻腐烂液处理的实验组,穗花狐尾藻在2d之内便接近死亡状态,其Fv/Fm值降至0.3左右。以上结果表明蓝藻死亡腐烂后形成的腐解液确实能在很短时间内给沉水植被带来灭顶之灾。而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形成大量附着生物,故本实验可排除其对水生植物的影响。证实了蓝藻死亡腐烂后的降解液极有可能是导致沉水植物消亡的主要原因。
刘丽贞秦伯强朱广伟宋玉芝王小冬丁艳青
关键词:穗花狐尾藻水质
太湖水体氮素污染状况研究进展被引量:94
2014年
氮是引起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要素之一.传统观点认为氮缺乏时,湖泊生态系统可以通过生物固氮作用从大气中获取氮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因此认为淡水湖泊水体的生产力主要受磷限制.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氮限制与氮和磷共同限制更为普遍,且氮的限制常常伴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了解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的氮素污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太湖水体氮素的污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从外源、内源两大方面介绍了太湖水体中氮素的来源,着重分析和比较了河道输入、大气输入以及沉积物释放不同污染源的输入比例.太湖水体氮素污染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其中西部和北部污染较重而东南部相对较轻,入湖河道输入的外源污染是造成太湖水质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及生活污染在太湖外源污染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湖泊底泥所造成的内源释放也是氮素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目前对释放量的估算主要是基于底泥悬浮引起的总量估算,关于这些释放量能有多少比例可以被浮游植物利用还不清楚,尤其是有机颗粒物在水体中停留期间的矿化再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在氮素的生物转化过程中,生物固氮目前对太湖氮素输入的贡献很小,反硝化作用是太湖水体氮素自净的主要途径.
吴雅丽许海杨桂军朱广伟秦伯强
关键词:太湖氮素污染来源氮素平衡
太湖出流河道藻颗粒变化及其水质效应被引量:1
2021年
河湖连通是保障城市水体水生态健康的一种常用工程手段,但对于蓝藻水华严重的湖泊,湖泊出流携带的藻团颗粒会对河道水质产生明显的影响.为了分析富营养化湖泊引水对受水河道水质的影响程度,以太湖梅梁湾连通河道梁溪河为例,连续3a开展夏季河道蓝藻颗粒通量及其水质的高频监测,分析河道蓝藻水华颗粒物通量变化规律及其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①梅梁湾藻情的好转及河道入口加压抑藻井运行显著降低了梁溪河的叶绿素a浓度与藻颗粒通量,2019年夏季河道叶绿素a浓度与通量均值分别为54.34μg·L^(-1)和84.7 t·d^(-1),显著低于2017年;②连通河道调水工程对改善受水水体的水质效果显著,除DTP外,梁溪河其余各形态氮、磷浓度2017~2019年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调水工程将湖水外排后,对梁溪河水质有一定改善效果;③携带大量蓝藻水华颗粒物的湖水进入河道后,显著增加了河道颗粒态氮、磷等营养盐含量,2017~2019年梁溪河水体中氮、磷均以PN和PP为主,分别占TN和TP的62.5%和70.8%;④梅梁湾水体大量携带的藻颗粒未对连通的京杭大运河等其他河道产生水质影响,2019年8月京杭大运河水体中叶绿素a相较于6月下降了65%,说明蓝藻颗粒物未在运河中积累;⑤在湖泊藻情未能得到有效改观的前提下,调水携带的藻颗粒态会对连通河道局部河段水质和景观产生冲击.
郭宇龙许海陈旭清郑建中詹旭朱广伟朱梦圆
关键词:调水工程蓝藻水华
一种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短期预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短期预报方法,包括:在浅水湖泊湖泛易发水域设定若干监测点,对气象参数和水环境参数进行测定;利用空间网格划分和插值算法,将监测点的水环境参数插值到全湖,其空间分布作为水质数值模型的...
李未朱广伟张运林秦伯强
文献传递
一种浅水湖泊湖泛自动监测系统及湖泛自动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水湖泊湖泛自动监测系统及自动监测方法,该系统包括支撑平台、供电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中心,所述支撑平台包括由若干桩支撑的平台;所述供电系统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供电;所述数据采集器...
吴挺峰朱广伟秦伯强
文献传递
三十年来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变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5
2019年
为弄清长江中下游通江/历史通江湖泊富营养化现状、成因及修复策略,对该区域27个大型湖泊和水库开展了4个季度的水质调查,并结合部分湖泊1988-1992年及2008年两个时段富营养化调查成果,分析近3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型湖泊富营养化关键指标变化的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绝大多数湖泊处于富营养水平,较1980s有明显加重,浮游植物叶绿素a及总磷是最主要的营养状态指数贡献因子;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与湖泊的江湖连通状况、换水周期等流动性状况、渔业养殖及管理、流域纳污、治理强度等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密切相关;与历史调查结果相比,氮、磷的增幅相对较小,而有机质污染程度明显加重、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大幅增高,表明营养盐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水文节律的变化、江湖阻隔、不合理的渔业养殖活动等,对该区域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加剧、浮游植物生产力增高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治理途径和策略上来看,增加湖泊的流通性、恢复部分湖泊的自然水文波动节律、优化湖泊渔业管理、提升湖泊流域营养盐的有效截留能力、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是控制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提升区域湖泊生态质量的关键.
朱广伟许海朱梦圆邹伟国超旋季鹏飞笪文怡周永强张运林秦伯强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平原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渔业网围养殖
苏南水库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20
2016年
为了解我国东南湿润区丘陵山地型水库硅藻的群落结构特征和控制因素,于2015年6月硅藻水华敏感期对苏南地区18座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营养盐、水深、库容等因素与硅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硅藻达到轻度水华水平(硅藻细胞含量介于100~1 000万cells·L^(-1))的水库有10座,对供水和景观功能产生明显影响;苏南地区水库普遍处于中营养和富营养水平,总氮浓度普遍偏高,磷及营养状态指数与硅藻生物量的关系密切;苏南地区水库中的浮游植物在数量上以蓝藻门中的席藻为主,在生物量上则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其中硅藻门浮游植物平均占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46.8%,是浮游植物异常增殖的主要门类;硅藻门中,主要是针杆藻、小环藻、曲壳藻和直链藻这4个种属占优,特别是针杆藻和小环藻,平均占硅藻总生物量的51.6%和21.4%;较深的水体,利于硅藻成为主要优势藻门;较大的水库流域库容比和较高总磷水平会导致水库营养水平和叶绿素浓度增加,促进浮游植物从硅藻门向绿藻门、蓝藻门演替,增加藻类危害的风险.因此,对于该地区水库,需要加强流域管理,并且针对水库自身的特点,包括水深、流域库容比等,确定其特定的富营养化控制策略,从而减少硅藻等藻类水华发生的风险,提升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能力.
任杰周涛朱广伟金颖薇崔扬许海朱梦圆夏明芳陈伟民
关键词:水库水源地硅藻营养盐水深
风浪对太湖水体中胶体态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的影响被引量:47
2007年
为了解不同风浪条件下太湖水中胶体态营养盐和浮游植物含量的特征,选择不同风速情况进行现场观测和采样,用切向流超滤法获取胶体,测定胶体态有机碳、氮、磷及其他形态营养盐含量.同时收集浮游植物样品,测定其密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在风速小于4m/s时胶体氮(CN)和胶体磷(CP)含量随风速变大而升高,而在风速大于4m/s时其含量不再升高,甚至略有降低;叶绿素a(Chl-a)、浮游植物密度、蓝藻密度和蓝藻生物量均在风速小于4m/s时随风速增大而升高,在风速大于4m/s时随风速增大而降低,说明小风浪有利于蓝藻生长或漂浮,而大风浪对其生长或漂浮不利.CN和CP含量与浮游藻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藻类生长旺盛的夏季,太湖水中胶体氮、磷的主要来源为藻类产物.
孙小静秦伯强朱广伟张战平
关键词:风浪太湖营养盐浮游植物
太湖梅梁湾理化指标分层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解大型浅水湖泊水体理化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在太湖梅梁湾布设62个采样点,垂向分为3层,调查水体中Chla、TN、TDN(溶解性总氮)、TP、TDP(溶解性总磷)的质量浓度及SD(透明度)、DOS(溶解氧饱和度)等水体理化指标,统计分析了夏季太湖水体理化指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梅梁湾水体理化指标垂向时空变幅不同,垂向相对变幅平均值ρ(TN)为68.0%,ρ(TDN)为40.1%,ρ(TP)为138.0%,ρ(TDP)为35.7%,ρ(Chla)为66.0%,DOS为79.0%,营养盐总量的垂向差异比溶解态大;②平面上,水华堆积区ρ(TN)、ρ(TDN)、ρ(TP)、ρ(TDP)、ρ(Chla)、DOS平均值分别为梅梁湾平均值的4.45、2.45、6.45、4.74、2.08、1.02倍,比垂向差异大;③风场驱动下蓝藻堆积对水体各理化指标空间分布的影响巨大;④ρ(Chla)垂向分层明显,ρ(Chla)的垂向变幅表层0.2 m处显著高于下层,可达89.7μgL.浅水湖泊的水体理化指标时空变异大,受气象条件、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故在监测点位布设及数据分析时,应考虑垂直分层采样、滨岸带采样并详细记录采样条件.
赵林林朱广伟许海
关键词:太湖营养盐蓝藻水华
太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被引量:77
2004年
根据太湖MS岩芯重金属元素与Al的线性回归分析及元素/Al、V/Al比率散点图变化规律,讨论了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重金属元素主要为自然来源;2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尽管沉积物中Al、Fe、Zn、Mn、V、Cr等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沉积物粒度变粗而明显下降,但除Hg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污染之外,其它重金属元素仍以自然来源为主,物源有所变化;70年代末期以来,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人为污染逐渐加重,Pb、Cu、Zn、Hg、As等元素既有流域母质来源,又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污染。
刘恩峰沈吉朱育新夏威岚朱广伟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太湖重金属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