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波
- 作品数:11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支具在指背腱膜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各式支具在指背腱膜修复术后指屈伸障碍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急诊行指背腱膜修复术后指屈伸障碍患者共29例34指,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3组,术后7周内即开始佩戴支具并功能锻炼为早期康复组(8例11指);术后7周后佩戴支具并功能锻炼为晚期康复组(12例13指);术后未佩戴支具,只行功能锻炼为对照组(9例10指)。3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定患指运动功能。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患指运功功能均有显著提升,早期康复组、晚期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结论指背腱膜修复术后早期应用支具对防治指屈伸障碍有着积极作用。
- 龙青燕肖永涛颜修盛钱丽芳朱海波侯瑞兴
- 关键词:外固定器康复
- 动力矫形器矫治手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 王友兵朱海波王旭豪伍书贤巨积辉
- 文献传递
- 动力矫形器矫治手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 :报道动力性矫形器在矫治手部屈曲功能障碍的制作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对30例手部不同程度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矫形器来矫形,比较矫形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 结果:30例患者...
- 王友兵朱海波王旭豪伍书贤巨积辉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动力矫形器矫治手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 王友兵朱海波王旭豪伍书贤巨积辉
- 关键词:动力装置矫形器
- 动力矫形器矫治手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 王友兵朱海波巨积辉
- 动力矫形器矫治手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报道动力性矫形器在矫治手部屈曲功能障碍的制作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手部不同程度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矫形器来矫形,比较矫形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矫形治疗后关...
- 王友兵朱海波王旭豪伍书贤巨积辉
- 关键词:制作方法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动力矫形器矫治手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报道动力性矫形器在矫治手部屈曲功能障碍的制作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手部不同程度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矫形器来矫形,比较矫形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矫形治疗后关节活动...
- 王友兵朱海波巨积辉
- 文献传递
- 动力矫形器矫治手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 报道动力性矫形器在矫治手部屈曲功能障碍的制作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 例手部不同程度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矫形器来矫形,比较矫形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30 例患者矫形治...
- 王友兵朱海波王旭豪伍书贤巨积辉
- 关键词:动力装置矫形器
- 动力矫形器矫治手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报道动力性矫形器的制作方法及矫治手部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手部不同程度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矫形器来矫治,比较矫形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矫形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掌指关节矫形者.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增加10°~40°,被动活动度增加10°~60°;近侧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增加10°~50°,被动活动度增加10°-80°;远侧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增加10-30°.被动活动度增加10°-30°。结论对于手部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矫形器矫治,可明显改善手指的主、被动活动度,有效地改善和预防手屈曲功能障碍, 故应尽早佩带。
- 颜修盛巨积辉王友兵朱海波王旭豪伍书贤
- 关键词:动力装置矫形器
- 动力矫形器矫治手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 报道动力性矫形器在矫治手部屈曲功能障碍的制作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30 例手部不同程度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矫形器来矫形,比较矫形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
- 王友兵朱海波王旭豪伍书贤巨积辉
- 关键词:动力装置矫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