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清科

作品数:236 被引量:3,026H指数:30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8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63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12篇天文地球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7篇水利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73篇黄土区
  • 71篇土壤
  • 38篇黄土高原
  • 35篇陕北黄土区
  • 31篇地形
  • 30篇水分
  • 29篇植被
  • 26篇土壤水
  • 26篇土壤水分
  • 24篇微地形
  • 23篇黄土丘陵
  • 22篇沟壑
  • 20篇丘陵沟壑区
  • 19篇丘陵
  • 18篇生态
  • 18篇黄土丘陵沟壑...
  • 14篇晋西黄土区
  • 13篇林地
  • 11篇陡坡
  • 11篇造林

机构

  • 221篇北京林业大学
  • 29篇中国水利水电...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国家林业局
  • 9篇西北林学院
  • 8篇西南林业大学
  • 7篇教育部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内蒙古民族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泰山学院
  • 4篇延安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榆林学院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宁夏职业技术...

作者

  • 236篇朱清科
  • 46篇秦伟
  • 43篇张岩
  • 23篇邝高明
  • 22篇赵磊磊
  • 22篇刘中奇
  • 20篇朱金兆
  • 20篇王晶
  • 19篇赵荟
  • 18篇薛智德
  • 18篇魏天兴
  • 17篇聂立水
  • 15篇赵维军
  • 15篇马欢
  • 14篇王蕊
  • 14篇王瑜
  • 13篇毕华兴
  • 12篇张宇清
  • 12篇卜楠
  • 12篇李萍

传媒

  • 27篇中国水土保持...
  • 19篇北京林业大学...
  • 19篇西北林学院学...
  • 18篇水土保持通报
  • 13篇水土保持研究
  • 9篇农业工程学报
  • 7篇干旱区研究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干旱区资源与...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应用基础与工...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11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23篇2012
  • 16篇2011
  • 23篇2010
  • 13篇2009
  • 17篇2008
  • 13篇2007
  • 14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2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流域林地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陕北吴起县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为分析陕北黄土区小流域林地空间格局特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陕北吴起县为例,按照1%的均匀抽样比例,选取39个小流域,根据林地面积比例、林地斑块密度指数、林地斑块形状指数、林地植被覆盖度、林地坡位指数等表征林地空间分布特征的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流域进行分类,分析林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壤侵蚀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39个小流域可以分为4类,第1类林地面积比例较大,分布在中下坡位,第2类林地面积比例较小,分布在中中坡位,第3类林地面积比例很小,分布在中上坡位,第4类林地面积比例很大,分布在中中坡位;2)第1和4类,土壤侵蚀模数和林地植被覆盖度在0.05显著水平上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土壤侵蚀模数和林地空间分布特征指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为0.577(P<0.05),表明林地植被覆盖度增加是土壤侵蚀的主要抑制因素,同时,林地面积比例、林地斑块密度、林地形状指数的增加也会抑制土壤侵蚀,在一定范围内,林地靠近坡顶不利于防治土壤侵蚀。
姚文俊张岩朱清科
关键词:小流域系统聚类分析土壤侵蚀黄土高原
陕北黄土区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究气候因子对油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机制,为在半干旱黄土区构建稳定、可持续的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陕西吴起县典型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样地平均木的胸径和根茎处的圆盘样本,并从吴起县气象站获取当地1970-2009年的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利用树轮年代学和年轮气候学的相关方法,研究该地区气候因子对油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机制。【结果】(1)生长季前降水量和生长季气温是影响研究区油松人工林生长及稳定性的关键限制性因子,且气温主要通过影响油松林土壤水分条件来影响年轮宽窄;(2)油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雨季中后期(8-10月)和当年1月降水量,尤其是当月>10mm的有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对于当年3月,只与>10mm的有效降水总量显著相关(P<0.05);(3)油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9月及当年5,8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当年4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陕北黄土区吴起县油松人工林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期为前一年生长季后期(8-10月)和当年生长季初期(4-5月)。
梁非凡朱清科王露露李萍郑学良赵彦敏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气候因子径向生长陕北黄土区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植被承载力与植被生态恢复建设被引量:21
2008年
土地植被承载力是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关系调控、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态植被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了土地植被承载力对植被结构的影响,认为在大气降雨量为唯一土壤水分输入量的黄土高原,土地植被承载力决定了植物群落密度,直接影响植被结构。从植被地带和群落适应性原理、缓解土壤干旱、控制植被生产力三个方面探讨了生态恢复与土地植被承载力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建设必须优先考虑土地植被承载力,根据土地植被承载力进行植被生态恢复建设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曹军胜朱清科薛智德
关键词:植被结构植被生态恢复黄土高原
灌丛内人工林窗的相对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条件被引量:4
2008年
为加快延安地区人工促进植被恢复进程,探讨不显著降低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科学合理的人工干扰方式和强度,采用照度计测定和烘干法,测定密闭灌丛内鱼鳞坑和条带人工林窗相对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鱼鳞坑林窗与灌丛内相对光照强度相差不大,灌丛展叶期阴坡坡面日平均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44.54%和36.48%;生长季节坡面日平均相对光照强度小于10%,7月中旬分别为7.30%和3.33%,10月中旬分别为9.81%和4.08%。2)条带林窗坡面日平均相对光照在4月中旬、7月中旬和10月中旬分别为76.38%、71.92%和65.70%,是灌丛内相对光照强度的2.09、21.60和16.10倍;植物生长期上午有效光合作用强烈的08:00-11:00,相对光照强度超过80%,下午高温强光辐射时,相对光照强度在50%左右或以下。条带林窗一方面上午可增强光照强度促进苗木光合作用,另一方面可避免或减少苗木遭受下午强光的伤害。3)植物整个生长发育季节内,条带林窗0-100cm深土层土壤含水量4、6、10月份分别高出灌丛内2.41%、1.48%和3.17%;鱼鳞坑林窗内,6和10月份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0.86%和1.87%。条带林窗内光照得到调整,土壤含水量增加,对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薛智德张乾功朱清科陈卫平
关键词:相对光照强度土壤水分
对恢复生态学几个问题的探讨被引量:8
2008年
人类经济依赖于健康而有活力的生态系统提供的自然资源和服务。生态恢复旨在通过自然过程,辅以人为积极的干扰,使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到能够自我维持、具有恢复力和相互连接的状态,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环境支撑与资源保障。为恢复而做的参照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对过去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充分研究、以及对各种生态关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动态变化的目标综合体。鉴于变化的环境和人口压力,恢复的生态系统没有必要恢复到其原来的状态,它将可能沿着一个改变了的轨迹发展。对不同退化类型、程度和区位的生态系统,采取什么措施、强度和投入规模,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的追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等,通常的做法是在这些因素之间寻求一种均衡。结合国内外恢复实践的经验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生态恢复的策略和原则。
常磊朱清科薛智德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平阶整地人工油松林种内竞争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以吴起县胜利山水平阶整地模式的20龄人工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探讨了不同径级基株所受的邻体竞争强度与邻体范围的关系.结果如下,(1)该区人工油松纯林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2.8m,其中小径级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4m,随着径级的增大,该取值范围变化趋势不明显;(2)总体竞争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增大的趋势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邻体范围与基株竞争强度的关系模型为倒数关系Cl=a+bL-1;(3)油松邻体竞争强度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大而减小,呈现幂函数关系Cl=aD-b.其中当油松基株胸径在0—2cm这个阶段中,油松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该林地可以选择以2.8m为间距对小径级植株进行间伐择伐,减轻植株间的竞争消耗,实现植被群落达到健康稳定状态.
李萍朱清科谢芮谢静王晶王露露郑学良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平阶油松种内竞争
陕北黄土区植被特征对坡面微地形的响应被引量:16
2016年
为掌握陕北黄土区不同植被特征对坡面微地形的响应,以陕西省吴起县合沟流域半阴、半阳2个坡向的原状坡及其5种微地形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坡向各类微地形的物种组成、草本生物量、植被盖度及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植被盖度、草本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多优于原状坡,其中切沟和塌陷的植被状况最优,其次为浅沟和缓台,陡坎最差;2)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切沟>塌陷>缓台>浅沟>陡坎>原状坡,其中切沟和塌陷的植物群落所处的自然演替阶段高于其他微地形;3)经过15年自然恢复,半阳坡形成以星毛委陵菜、赖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半阴坡形成以铁杆蒿、茭蒿等地带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半阴坡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状况、草本生物量、植被盖度以及植物多样性特征指数均优于半阳坡。掌握不同微地形植被配置的差异,有助于提高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卢纪元朱清科陈文思王瑜
关键词:微地形物种组成植被盖度植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综合效益评价——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被引量:18
2009年
通过实地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 a来,吴起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转移,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吴起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赖亚飞朱清科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生态效应经济效应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分异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分析了不同沟壑区动力效应模型(DEM)地形数据,揭示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地形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立地类型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沟壑区阴坡阳坡面积比例在不同坡度的分布特征各不相同。高原沟壑区两个坡向都呈左偏态分布,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呈双峰分布,残垣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呈近正态分布。(2)残垣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梁峁坡主要分布在25°以上坡度区间,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梁峁坡注要分布在15°~25°区间。(3)残垣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各坡形面积比例在沟坡上均表现出凸形坡>凹形坡>平坦坡的规律;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和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各坡形在梁峁坡的分布对比,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为凸形坡>凹形坡>平坦坡,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为凸形坡>平坦坡>凹形坡。
常存朱清科张岩
关键词:地形特征
澄城县杨家陇试区泡桐生长调查分析
1989年
本文通过对杨家陇农业试验区的农田、主干路两侧泡桐生长状况的调查测定和分析,结果证实,试区内农田泡桐生长不良的原因,主要是由栽培经营、耕作技术措施不得当所致。
王忠林朱清科
关键词:泡桐农田农业试验耕作技术栽培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